APP下载

民族高校《概论》课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问题分析

2015-10-21李香喜沈万根

关键词:民族高校教学团队概论

李香喜 沈万根

[摘要]目前,民族高校《概论》课程建设中也是重视教学团队建设,但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存在团队结构的梯次性不合理;重科研、轻教学,重行政、轻能力;“教”与“学”无法密切结合等问题,为此,应该采取积极措施解决存在问题,以促进民族高校《概论》课实效性。

[关键词]民族高校 《概论》课 教学团队 问题分析

一、引言

所谓教学团队,就是指以在校学生为对象,以一些能力相辅相成、互补共助并能很好交流和沟通的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为主要途径,以系列课程和专业建设为平台,并且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而形成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

近些年来,高等学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基地,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民族高校则一方面承担了高等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另一方面又在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研究少数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启动了“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项目,要求“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广西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以及内蒙古民族大学等民族高校针对国家提出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方面的要求虽然都进行了相应的了解和改革。但是目前,各民族高校在《概论》课的教学团队建设方面仍处在摸索阶段,在团队结构的梯次性、团队效果的长期性与稳定性、团队的目标性、互补性及合作性等方面还存在缺点和不足。如何进一步改进民族高校在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民族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是我们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二、存在问题

我国民族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在某些方面作出了一些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也随之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教学团队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所发挥的作用起到了负面的影响,不利于教学团队的建设。在对民族高校《概论》课教学团队建设的总结中发现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在组成結构、课程建设、教材编选等方面均有许多不足。对于《概论》课教学团队的建设是推进高校《概论》课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手段,是高校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举措,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高校建设《概论》课教学团队的良性发展,我们一定要在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发现困难,并从这些困难中挖掘出造成其现状的深层次原因。

第一,团队结构的梯次性不合理。在教学团队中,老、中、青的比例不够科学。由于老教师比较有经验,所以带头人一般都是有资格老的年纪稍大的教师担任,这样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减少了青年教师的实战演练的机会。而且,在思维的活跃性以及对新观念、新思想的接受及理解方面上,中青年教师更加有优势,这样有利于教学研究的创新和教学课程的改革,能够提供更宽广的思路和更多角度的建议。而且中青年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去完成教学研究。另外,有些教学团队的规模过大,成员过多,长此以往必定会造成人浮于事、滥竽充数的局面,而且,还会导致办事效率的降低,以及人心的涣散。干实事儿的人少了,只占位置不做贡献的人多了,不利于我们加速教学课程的创新和改革。

第二,重科研、轻教学,重行政、轻能力。现在许多教学团队过于重视教师的科研成果而忽视了教师的教学成果。高校为了完成教育主管部门的任务,必须以职称评聘为指挥棒,引导全体教师将自己的资源投向容易产生实际效果科学研究领域。在职称考核中,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成果所占的权重较大,那些教学业绩平平但科研优秀的教师在考核中占先,而那些教学业绩突出而科研业绩欠佳的教师,在考核中往往不利。这种考核方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一步感觉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在这种体制和要求下一些教师不得不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放在了搞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和争取各种奖项上。并且屡在主要目标难以突出的情况下,大部分高校为便于操作,逐步将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细化为一些具体指标,如教学改革课题和论文、优质课程、教学成果奖、教学竞赛奖和教学课件等。这些指标都是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需要考察的,是刚性指标。但是,不应将这些次要的指标替代主要目标,否则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就是课题、论文、专著和获奖了,这与教育部大力推进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不相符合,与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也不相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们的正业是传道授业和解惑,是教书育人,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高校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尽管也涌了一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兢兢业业的教师,但部分教师仍然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科学研究方面,一直为多搞项目、多出论文、专著和多获奖项而奋斗。[2]这样不利于对本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会造成重心偏移。并且还会在浪费人力、物力资源的同时获取不到等值的回报。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投入量大但又进展缓慢。

第三,“教”与“学”无法密切结合。首先,团队中的一些教师只是坐在办公室里研究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而不能很好的走入课堂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想法。从教学规律上看,教师应该对所教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现状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取有质量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概论》课授课时间少(每周只有一节)、授课时间长(分为两个学期、两个阶段)再加之每个学期授课的老师还有所更换,这就导致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难度增加。又因为教师对学生投入的时间不足,所以他们很难做到在授课之前对学生的情况有足够的了解,也很难在授课过程中了解学生,更没有时间在课程结束之后去了解学生。大部分教师只是依据自己多年的授课经验,去完成教学任务。其次,部分学生对《概论》课并无兴趣,在课堂上并不认真听讲,睡觉、玩手机、听音乐等,他们无法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与老师几乎没有交流。从教学规律方面看,学生一定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相长,才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是,由于师生之间缺少相互的沟通和交流,不能产生双方之间的足够的信任,加之学生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不够,因此,尽管教师努力改善,也无法得到满意的成效。

其次,教学团队内队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够充分和默契。教学团队需要有强大的凝聚力,团队成员之间要互帮互助相辅相成,共同努力完成团队目标。高校《概论》课教学团队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的情况看,高校《概论》课教学团队缺少合作共赢的理念,竞争大于合作。部分《概论》课教师往往专注于自己课题的研究上,对于带头人的位置争先恐后,在作为参与者参与课题或者课程建设项目时,态度消极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大多只是挂名,而课题或者课程建设项目的大部分研究和调查工作都是主持人单独完成。这样就失去了团队的意义和集体优势,队员之间无法真正的交流沟通,不能汇集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看法和思想。同时,老教师无法将自己多年的教学和研究经验传授下去,青年教师也无法从中获益,这样做也不利于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锻炼,也无法实教学团队的效果的扩大化。

三、结束语

强化民族高校《概论》课教学团队建设是能够进一步提高《概论》课的整体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有利于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并且能够加快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在通过《概论》课教学改革促进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始终以学生为服务对象,坚持以学生为根本,同时也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加强教学相长的学习型教学团队的建设。

第一,在《概论》课的教学中,要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我们应该优化教学内容,教材内容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教师应对自己所讲授的教材内容有充分的了解,要仔细研究教材,掌握教材编写内容的整体框架,弄清教材的编写的内容重点和难点。这就应该要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第二,要加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由于中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教学有其自身的不同特点,应该处理好老、中、青三代教师成员的关系,中老年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青年教师则更能够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是改革和创新的有力推助,而且他们大都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注入活力。所以无论是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上还是年龄结构上都要合理配置,建設科学合理的教学团队结构。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中资格老、经验足的教师对新进的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重点培养青年教师,优化团队的结构。在交流与研究中,青年教师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学习教学经验,老教师也要不耻下问想年轻教师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习了解新思想、新观念,与时俱进,从而让老中青三代教师均能得到良好的专业发展。

第三,增强教学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默契程度对课程教学的发展和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相互合作,互利共赢,从而达到1+1>2的目标。因此,《概论》课教学团队应该加强团队在教学理论上的探讨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从而使得团队成员在补其所短的基础上,更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团队综合实力的提升方面扬其所长。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为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出应有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毛自鹏.《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教育与职业,2011.1.P54

[2]王珏敏.《财经类高校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研究》.山西财经大学,2013.P6

[3]王小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的问题及原因探析》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0.4.P49

[4]杜惠敏.《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专题教学的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32期.P242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延吉)

猜你喜欢

民族高校教学团队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艺术概论
高脚竞速运动引入民族类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配合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双师团队建设研究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