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孕妇学校的研究

2015-10-21唐玲芳

延边医学 2015年23期
关键词:难产产程几率

唐玲芳

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学校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将120例首次分娩的产妇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参与新型孕妇学校学习。常规组参与传统孕妇学校学习。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产程耗时、窒息几率、难产几率以及出血量的影响。结果:观察在产程耗时、窒息几率、难产几率以及出血量、剖宫产术分娩和难产率等方面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新型孕妇学校学习,提高了孕妇对孕期知识的知晓率,大大降低了难产发生率,提高正常自然分娩率,从而保护母婴健康,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孕妇学校通过传播围产期知识,影响孕妇个体健康行为,在增强孕妇自我保健意識。提高产科质量,降低产科母婴发病率,减低剖宫产率。保证围产期孕妇、胎儿、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影响,如:家里离医院太远,工作忙没时间,对孕妇学校重视不够等,使孕妇及家人不能及时完成孕妇学校的课程。笔者使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在孕妇学校中的应用,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结合国内外孕妇学校相关文献,现将实施的过程综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120例首次分娩的产妇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年龄:23-32岁,平均年龄:26.6±1.2岁,体重58-80KG,平均体重70.2±2.2KG,平均身高:158.6±4.8CM;孕周:37-40周;常规组年龄:24-32岁,平均年龄:26.8±1.1岁;体重:59-79KG,平均体重:70.0±2.4KG,平均身高:159.2±4.6CM;孕周37-40周。全部产妇体征状况正常,无高龄产妇,胎儿无宫内窘迫。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在新型孕妇学校接受信息化教学,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面授法,可采用QQ群,微信群。并优化课程设计,采用多元化授课方式,制作幸孕圈微讲堂。将课程细化很多个知识点,以5-10分钟的微课视频形式呈现,并支持手机应用学习,新型孕妇学校的授课优点如下:(1)教学时间较短:便于孕妇接受。(2)教学内容较少:主题突出。(3)资源容量较小: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娩方式、产程耗时、窒息几率、难产几率以及出现量等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临床情况分析研究,观察组在产程耗时、窒息几率、剖宫产分娩、出血量以及难产几率等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临床情况分析研究

3.讨论

新型孕妇学校完善授课流程,结合信息化教学技术,采用QQ群,微信群。并优化课程设计,采用多元化授课方式,制作幸孕圈微讲堂。将课程细化成四个模块,及孕期保健、产时指导、产褥康复、新生儿护理。将各期的预防保健细化如下:孕期保健:①妊娠诊断及母体的变化②孕期保健及系统管理③孕期常见并发症的预防④孕期营养和体重管理 ⑤胎教的种类和方法⑥准爸爸课堂。产时指导:①入院前准备及环境介绍②自然分娩的健康教育③剖宫产分娩的健康教育④拉玛泽呼吸运动⑤水中分娩的健康教育⑥陪伴分娩(现场观摩)。产褥康复:①产褥保健指导②产褥期情绪调试③乳房自我护理。新生儿护理:①母乳指导②新生儿沐浴与抚触③新生儿筛查。通过制作的微视频,以5-10分钟的微课视频形式呈现在云平台上发布,并支持手机应用学习。是孕妇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增强了医生——孕妇,护士——孕妇,孕妇——孕妇之间的交流。实施碎片化学习,提高了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及受教育的普及率,提高了教学效果。降低了剖宫产率,减少了生育资本,提升了医院形象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彩霞,霍圆圆. 孕妇学校的需求及教育模式研究进展[J]. 社区医学杂志,2011,9(14):52-53.

[2] 顾燕红,朱昊平,李丹. 优化孕妇学校课程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J]. 国妇幼保健,2013,28(1):79-81.

猜你喜欢

难产产程几率
母牛难产的病因与防治
延伸化助产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产妇的心理状态及产程的影响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宿江记
肩难产的高危因素分析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
做一辈子硬骨头
晒后修复SOS
晒后修复S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