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建筑外窗与窗台结合处施工工艺

2015-10-21许婷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质量通病施工工艺

许婷

摘 要:长期以来,建筑外门窗渗漏这个质量通病一直在困扰着施工单位,其将严重影响外门窗的使用质量。所以对建筑外窗与窗台结合处的施工工艺的研究显的尤为重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因此,本文详细的阐述了建筑外窗与窗台结合处的施工工艺。

关键词:建筑外窗;质量通病;实际应用价值;施工工艺;

0.前言

建筑外墙渗漏问题,是建筑工程中主要质量通病之一,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给人们造成财产损失和精神负担。建筑外门窗的渗漏情况要是发生了,其维修将十分繁琐,主要原因是漏水的部位不容易确定,很难根治 一般要经过多次维修才可以保证不渗漏,这将严重影响用户的日常生活。

1.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筑外墙窗底部与窗台内外侧结合处节点有很多种,如02J121-1《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一)》中的2/A8、2/A9、2/A10等国家、地方标准图集中的细部节点,以上这些节点已经适用较长时间,对于控制外墙窗底部与窗台内外侧结合处的漏水现象和冷桥现象,起到了较明显效果。但在其具体施工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优化解决。主要有以下几点:

(1)目前所有节点的窗台外侧找坡都是靠保温材料(EPS板或XPS板)或保温材料外侧的抹面砂浆。如用保温材料找坡,由于所有保温材料进场时都是平面的,没有坡度,如用其找坡则需要工人现场二次加工,这样首先大大影响了施工速度,最重要的是由于保温材料较松软,无法保证坡度均匀一致,不但影响美观,还大大增加了漏水的风险。如用保温材料外侧的抹面砂浆找坡,则更不切合实际,如果坡度找的太大,则根部及表面抹面砂浆厚度增加,抹面砂浆极易开裂,反而成了漏水的隐患;反之如果坡度找的太小,则起不到找坡排水的效果;

(2)国标图集节点中的外窗框底部设计的为保温材料(EPS板或XPS板)直接填塞,由于材料本身的特点和施工中的客观因素,大大降低了建筑外窗框底部的密实性,从而增加了发生漏水和冷桥的可能性。

(3)广东标图集节点中的外窗框底部设计的虽然为聚氨酯发泡,但未考虑如何更好的提高发泡的密实度和膨胀应力,因为绝大部分工程在施工此节点时,采用的施工顺序为:建筑外窗框安装→四周打聚氨酯发泡→建筑外窗内外收口,由于在打发泡前窗框内外两侧没有任何阻挡,所以发泡向两边膨胀,所以无法更好的发挥发泡的密实度和膨胀应力。

(4)所有节点的密封膏(即外窗打胶)设计有两种形式:1、在窗口外侧的保温材料与窗框间留有缝隙,然后将密封膏打入其中。此种方法在施工中极为罕见,因为首先缝隙宽度不好控制,其次对打胶工人要求较高,一旦缝隙较大密封膏打不满或是密封膏无法进入窗口最底部,密封胶一旦开裂,窗台漏水则在所难免。2、密封膏一面接触窗框立面,一面接触抹面砂浆。此种方法在施工中较常见,但是因为密封膏、抹面砂浆、窗框为三种不同介质,密封膏在两侧的接触面上极易产生开裂现象,尤其是在窗框立面上。由于密封膏在窗口底部防水中占据的重用较大,所以这也无疑增加了窗口底部漏水的风险。

(5)所有图集在设计窗口底部外侧的保温节点时,未考虑外窗台水平面保温板与立面保温板的接缝,为最大的减小漏水的风险,二者之间的接缝应留置水平缝,而不是立缝。

(6)所有图集在设计窗口底部内外侧时,未明确考虑室内与室外的窗台高低差。

2.与现有工艺相比的优缺点

(1)采用在窗口底部外侧窗台上由保温基层(即水泥砂浆抹灰层)直接向外找坡,从根本上避免了用保温材料或抹面砂浆找坡产生的诸多问题。另外,由于坡度的最高点留置在距窗框内边的三分之一处,与现有设计坡度最高点在外窗框边相比,大大减小了向内渗水的可能。由于此施工步骤可以在外墙抹灰的施工过程中直接完成,所以大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方便施工,有很高的可操作性。

(2)外窗框底部设计的为聚氨酯发泡填充,这样不但增加了窗框底部的密实性,而且由于聚氨酯发泡也属于保温材料,所以避免了窗口底部发生冷桥,所以保持了设计的原有理念。

(3)建筑外窗框安装好后,先将窗口底部外侧的保温材料(XPS板)塞入窗口底部,之后再从室内打发泡,与现有工艺比较,更好的发挥发泡的密实度和膨胀应力。

(4)由于坡度的最高点留置在距窗框内边的三分之一处,所以在窗框外边缘与外侧抹面砂浆之间会留有一定的缝隙,将密封膏打入其中,使密封膏与窗框底部、立面及抹面砂浆均相接触,避免了由于立面接缝开裂才生的不良影响。

3.施工工艺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

(1)在窗台外侧施工1:3水泥砂浆找坡抹灰层前,一定要将混凝土窗台压顶表面清理干净,并在抹灰前还要在混凝土压顶表面满刷素水泥浆一遍,作為抹灰层与混凝土基层的“界面剂”,以便二者能更好的结合,避免空鼓、开裂的通病的产生。

(2)在施工窗台外侧的1:3水泥砂浆找坡抹灰层工程中,最重要的是控制坡度和坡度最高处留置的位置,即坡度最高处为40mm,最低处为15mm,坡度最高处应留置在距窗框内边的三分之一处。同时两侧的坡面在施工时应保证平整、顺直。此施工步骤为本施工工艺的关键,必须由专业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施工完窗台外侧的1:3水泥砂浆找坡抹灰层后,开始安装建筑外窗框,此施工步骤的关键是控制窗框底边距坡度最高点(底部抹灰层)的距离,不能小于30mm,以便下步工序的30mm厚XPS板能够顺利塞入。同时也要控制好上一道工序的“坡度最高处应留置在距窗框内边的三分之一处”。 由于此道工序与下道工序会间隔一段时间,窗框底部固定拉片应固定牢固,以免窗框产生位移。

(4)外墙保温施工队进场后,应先派专人粘贴外窗台水平面与立面的30mm

厚XPS板。此施工步骤的关键是:①30mm厚XPS板一定要塞入外窗框底部;②外窗台水平面XPS板与立面XPS板的接缝应为水平接缝。此施工工序可以在室内作业,所以并不影响在内侧打发泡和内墙收口的施工工序。

(5)窗台外侧的XPS板全部粘贴完后(根据工程量大小,可与室内打发泡同时展开),开始进行室内打聚氨酯发泡和XPS板表面的第一遍抹面砂浆,二者间不存在前后施工关系,XPS板表面的抹面砂浆也可随外墙保温大墙面的抹面砂浆一起施工。此施工步骤的关键是聚氨酯发泡一定要打密实,聚氨酯发泡一定要发出窗框内侧。

(6)打聚氨酯发泡施工完毕后,待发泡达到设计倍数后,开始进行窗口内侧1:3水泥砂浆收口。此施工步骤的关键是在切割发泡的过程中,一定不要用手拽发泡,以免发泡无法填满床框底部,由于目前工人素质较低,此步骤应严格把关。同时,内侧水泥砂浆在收口过程中应吃底框10mm,以保证窗台内侧收完口(水泥砂浆)后的高度比外侧成活后的高度高10mm。

4.结语

总之,要保证建筑外门窗避免发生渗漏现象,就要加强门窗设计 、材料 、制作安装及检测等方面的防治措施,切实有效地保证建筑外门窗的使用质量。

参考文献

[1]黄锦德.建筑外窗底部与窗台内外侧结合处的施工工艺[J].门窗,2012,07:36+42.

[2]蒋军,周刚毅.住宅外墙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科技促进发展,2011,S1:50+70.

猜你喜欢

质量通病施工工艺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及其控制管理探究
山区峡谷大跨径桁式钢管混凝土施工工艺浅析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地铁信号系统车站施工工艺研究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重点及施工工艺探讨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细节管理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防水渗漏质量通病的防治
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分析
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