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对平原区河道生态治理的思考

2015-10-21王兰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6期

王兰

摘要: 作者从目前情况来看,河道的水资源和砂石被肆意开采、滥用,造成河流的防护能力下降,淤积严重。对于河道生态治理的关键在于调整规划设计理念,分级防洪标准一线穿,设计多阶复式断面,一阶滩地短期用,行洪漫流无风险; 二阶滩地年际用,超标洪水还河滩。河岸堤防确定合理治导线;主洪槽保自然,一阶护堤随势弯,二阶护堤直顺川。

关键词: 平原河流; 河流生态系统; 生态护堤; 复式断面

1 基本情况

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属黄淮平原,全市总面积11959km2,有耕地1239万亩,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是名符其实的“中原粮仓”。周口市境内河流众多,均属淮河流域,其中100km2以上的骨干河道有60条,流域面积在200km2-3000km2的中小河流25条,分别属于淮河流域的沙颍河水系、涡惠河水系、黑茨河水系和洪汝河水系。沙颍河属于淮河流域的沙颍河水系是淮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河南省伏牛山区,流经平顶山、漯河、周口、阜阳等四十个市县,于安徽省颍上县沫河口汇入淮河,河道全长620km,河南省境内长410km。沙颍河水系山区支流众多,界首以上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的一级支流有6条,即北汝河、澧河、小颍河、贾鲁河、新运河、新蔡河。

周口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温、降水和风向均随季节变化。春秋季节较短,气候温暖,春夏之交多干风,夏季炎热,降雨集中,冬季较长,寒冷,雨雪少。年内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份,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旱涝灾害时常发生。该区河道大部分为雨源型河道,流域洪涝灾害发生时机与降雨一致,一般为每年的6~9月份。

2 阐述现状问题点

沙颍河周口段属于平原河流,从沙颍河上游山区来水特征及史料分析,沙颍河本段河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上游汇流区山洪冲刷及北部黄河洪水共同长期作用的结果。从河道历史形成过程及近期演变特征看,河道岸线变化主要由于汛期平槽水流引起,堤线变化由于特大洪水溃堤后修复引起,河床冲淤深度范围小,相同地段有冲有淤,长期基本稳定。到2008年,沙颍河全线治理工程已完成,河道防洪标准已达20年一遇,治理涉及堤防、险工险段治理、建筑物等多种工程类型。上游将新建燕山水库,完善滞洪区建设,更好地调控沙颍河上游下泄水量。沙颍河全线治理从建国以来是第一次,规划全面、合理,工程完成后,沙颍河河道的整体安全将会大大提高。沙颍河河道的未来演变趋势会趋于平缓,河道平面、断面将会更长时间处于一种稳定状态,随着对上游来水调控能力的加强,河道断面冲淤变幅将会有所削减。

从沙颍河治理后的效果来看,对于平原性河流的整治,应着眼于生态治理。以生态建设为出发点,以防洪排涝为目的,结合新农村经济建设,利用资源、开发资源,保护资源,实现其有限资源而无限利用。

体现以人为本,回归自然。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满足人们亲水的本性、用水的本能。

所谓回归自然,就是在保证人们用水安全的前提下,即要對河流实行强制治理,又要在治理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物种的多样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3 治理平原地区河流的合理方法

3.1 科学地规划设计理念

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取决于水文情势、水力条件和地貌景观格局。因此,河道生态建设应考虑生物的多样性,既有利于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为水生及两栖动物创造繁衍栖息环境,又有利于提高河流自身的自净能力[1]。河道除必须满足排泄地表径流外,为维持河流的生态健康,应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征、维持水流的多样性。即自然河流断面要有宽窄交替,缓流与急流并存,浅滩与渊潭交错,偶有弯道与沙洲[2],岸边富有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等水草、巨石的大量存在,具备各种水生物繁衍栖息的空间。为此,河道生态治理也必须从生态、人文、经济及社会效应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既要恢复自然河道的生态功能,维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又要满足人类依赖生存的客观要求,正确处理好人水和谐相处的环境,维护人类亲水、用水安全的需求。

3.2 合理的防洪设计标准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全省各流域统一制定防洪标准,以避免各地区防洪标准各自为政。一条河流要流经多个地区,但从发源地到河口却是一个河流生态系统,上游制约着下游,左岸关联着右岸。因此,河道的防洪标准,必须由上级主管部门依据《防洪法》、按流域面积、防洪部位的重要性……,依次从上游到下游分别制定其分级防洪标准,协调管理河道的生态治理。

3.3 复式断面的有效设计

平原河道一般河滩开阔,河道断面可设计成多阶复式断面。一阶复式断面按5% ~ 2% 频率洪水设计,二阶复式断面可取2% ~ 1% 频率洪水设计。即在枯水期,流量小,水流由主槽泄流; 当汛期流量大时,允许洪水漫滩到一阶乃至二阶复式断面,过水断面增大,洪水位降低,也就不需再修高防洪堤[3]。

如此设计的目的在于枯水期可根据复式断面的宽度和地形,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开发其功能: 在一阶复式断面滩地,可允许种植生育期短早熟矮秆作物品种。如春小麦、土豆、香瓜、西瓜、菠菜等。汛期到来时,或漫淤或收割。在二阶复式断面滩地,可允许种植大田作物。当遇超标准洪水时,或抢收或机械强制刈割,以防阻水行洪。

3.4 建造与人与物相协调的生态护堤

提及护堤往往都是混凝土、浆砌石。此类护坡不符合生态治河理念。对于主洪槽,除个别冲刷严重河段凹岸必须采取护坡外,其余部位应尽量保持河流天然状态下的沙洲、岸滩、岸线等形态[3],尽量保留原有河滩湿地生态环境,减少人为工程对河道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满足行洪、排涝等要求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采用毛石等堆砌、干砌护坡方式,在正常水位以下则采用箱型结构衬砌,为鱼类等水生动物营造水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环境。

对于一阶复合断面应采取土质岸堤,提倡缓坡、减少直立式护坡。堤线选择应按照治导线要求,综合考虑上下游河床曲率,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尽量兼顾两岸城乡规划、生产布局和群众利益,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

河道确需扩挖时,应沿滩地较宽的一侧或沿凸岸扩挖,并尽可能使河线相对顺直,未经充分论证,不宜改变整治河段的河道比降。

岸堤护坡可采用草皮、木桩、植生袋灌泥土与草籽混合物堆砌护坡形式,既能起到护坡抗冲刷,又能长草绿化,防止水土流失。

对于二阶复合断面护岸工程可采取顺直护岸形式。一般以土堤为主,有条件的地区,在堤外应设置护岸林带,发展果树、花木等经济林种[4],一则防止周边农户耕作,确保堤防安全。二则为农民创收。在堤内可根据地形、地貌,设计出与河岸景观相融的堤防形式,立足当地风土民情、突出地域文化,堤路一体、景堤融合,建设宜人亲水平台,塑造园林式滨水景观,以期达到人在堤上走却有无堤感,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

4 结论

综上所述,河道生态治理的关键在于调整规划设计理念,分级防洪标准一线穿,设计多阶复式断面,一阶滩地短期用,行洪漫流无风险; 二阶滩地年际用,超标洪水还河滩。河岸堤防确定合理治导线; 主洪槽保自然,一阶护堤随势弯,二阶护堤直顺川。生态护堤经济又景观。

[参考文献]

[1]闫长坤. 简述庄河市河道的治理措施[J]. 吉林水利,2006( S1) : 118 - 119.

[2]胡文明. 涡河河道治理思路与措施[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7( 9) : 69.

[3]吴加宁,董福平. 浙江省河道治理思路与措施[J]. 中国水利, 2004( 1) : 41 - 43.

[4]许鑫华. 人水和谐生态河道治理思路[J]. 才智,2008( 11) : 214 -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