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
2015-10-21景俊
景俊
【摘要】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取得显著的效果,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10..02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由于病情较为严重,容易发生各种护理风险事件,并且对医院与患者都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及其他危害。我院将收治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其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6例,女84例,年龄44~86岁,平均年龄(69.8±5.2)岁。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措施包括:①定期开展护理知识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素质。医院可以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开展应急预案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开展讲座、护理操作模拟等活动形式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1]。②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开展预见性护理。预见性护理指的是有预见性地为患者开展的优质护理。该项护理模式始终遵循“先预防,后治疗”,将可能诱发的意外风险事件发生率降至最低。例如,加强对患者如厕、起床环节的护理,防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风险事件;对便秘患者及时应用缓泻剂,告知不可用力排便,以防止发生心脏骤停、心力衰竭等病症;患者外出时由护理人员全程陪同,以防止发生意外紧急情況。③加强用药护理。护理人员安全给药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意义重大,所以护理人员在给药时严格校对与审查,并且在给药的过程中主动告知、问询,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其明白在给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应对策略。④维持仪器设备运转正常[2]。安排专业人员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维修,并且对护理人员的仪器操作水平进行严格的考核,保证其使用仪器的熟练程度,避免因仪器故障或操作不当诱发护理风险事件。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意外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同时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表统计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中,发生意外风险事件1例,发生率为1%;对照组中,发生意外风险事件8例,发生率为8%。观察组意外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满意度评分为(98.87±1.02)分;对照组护理后满意度评分为(90.15±2.04)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中,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①护理人员因素:一方面,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操作技能会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由于心血管疾病病情发展迅速、病情十分危急,一旦临床护理人员对风险的判断与识别能力不强,就会延误抢救患者的最佳时机,从而大大增加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3]。例如,护理人员心电图识别能力较差、除颤仪操作技能不够娴熟、抢救配合不够默契、基础专科知识掌握不全面等因素均可能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工作状态同样是护理风险因素之一。如果护理人员对本职工作不认真,在记录资料过程中马虎搪塞,就可能导致护理记录不够完整科学,甚至会掺杂个人的主观臆断,导致临床资料失真[4]。此外,部分护理人员还可能在给药过程中出现差错,药物剂量使用不够合理,轻则会加重患者病情,严重则可能导致死亡。②患者因素:一方面,其生理条件导致护理风险大大增加。多数心血管患者年龄较大,身体机能与脏器组织功能衰退,同时伴有大脑萎缩、骨质疏松等病症,增加骨折、滑倒、坠床等意外风险事件的发生率[5]。另一方面,有些患者在住院期间不遵医嘱执行下床走动甚至外出,并且还有患者自主摘除心电监测、不按时服药,这些都可能导致护理风险增加。
针对上述护理风险因素,本组对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结果发现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观察组护理的满意度评分为(98.87±1.0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15±2.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取得显著的效果,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花棉.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13:1203-1204.
[2] 齐勇梅,权开花.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初探[J].中国伤残医学,2014,08:266-267.
[3] 谢艺珍.浅谈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防范策略[J].当代医药论丛,2014,15:178-179.
[4] 李碧玉.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01:63-65.
[5] 韩 莹.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01: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