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罗田新屋垸古民居建筑研究考察报告

2015-10-21李一鑫

大观 2015年10期

李一鑫

摘要:新屋垸,别名紫薇山庄,是一座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九资河镇官司基坪村的传统民居建筑,距今已有约400年的历史。在2008年3月27日被湖北省政府列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民居建筑采用我国传统住宅建筑样式中的“围龙屋”形式,修建池塘,将山、水、屋有机结合,同时又具有湖北当地建筑特色。然而,近年来由于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这座明清古民居建筑,一度遭到忽视甚至破坏。

本文对建筑的形制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进行分析,以期新屋垸得到更为合理的发展和保护,在当今的时代下依然能够保留其历史风貌特色、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发挥重要的遗产价值。

关键词:新屋垸;围龙屋;保护开发

一、新屋垸整体概况

新屋垸地处湖北省东北部与安徽省西北部交界处的大别山地带,鄂东北地区多为海拔1000m以下的丘陵,且地势起伏较小,因此鄂东北地区建筑往往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由于地处山麓、气候较为湿润,夏季伏旱或暴雨频发,而冬季则气温较低,故建筑的保温尤为重要。因此,传统民居外墙墙角下部多为青石砌筑,用于防止雨雪风霜和地下潮气的侵蚀;上部则采用加厚的砖墙以增强其保温性。

鄂东北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主立面多为五开间或者三开间,成轴线对称,中间为厅堂而左右两侧为厢房卧室。主入口往往采用“凹进式”手法向内收进1-2cm,新屋垸的立面主入口刻意偏转一个角度,使其能够正对上远处的山坳,这在风水上称之为“望山”。

早在唐元宗年间,罗氏家族由于战乱、饥荒、瘟疫等原因,由江西向湖北、河南、安徽等地迁徙,直至罗氏三兄弟罗均美、罗均起和罗均荣在今九资河镇官基坪村落户。明嘉靖三年,罗均美迁至河南商城,罗均起迁至安徽西庄马家湾,而三兄弟中的罗均荣则在此定居。直至罗氏第十二代传人罗之珂与其子罗必勋、其孙罗有琦依靠种植茯苓、天麻等发家致富并修建宅院。罗有琦召集鄂、豫、皖三省工匠于1598年动工,历时五年修建完成,宅园建成后气势恢宏,与当时当地的旧屋相比,面貌焕然一新,因此得名“新屋”,又因宅子后院种植一颗紫薇树,故后人又称新屋垸为紫薇山庄,在后人看来,这棵紫薇树象征着罗氏祖先的庇佑,意为紫微高照、福禄延绵。现屋主罗则章已是罗氏家族的第二十一代传人。

二、建筑设计风格

新屋垸建筑风格属于典型的中国古典建筑样式中的围龙屋。

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干栏式以及云南一颗印并称为中国五大传统住宅形式。客家民居主要分布在闽西南和粤东地区,是中国南方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围龙屋是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广义上的围龙屋样式有同心圆形、半圆形方形及椭圆形,它结合了中原古朴遗风以及山区的地域特色,主要分布于南方丘陵一带。这种建筑形制最先源于中原地区,客家先民在古代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先进耕作技术,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围龙屋是一种富有极具岭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

围龙屋的建筑特色突出表现在“围”上,山围水、水围垸、垸围院、院围屋。围龙屋的主体是堂屋,它是二堂二横、三堂二横的扩展。它在堂屋的后面建筑半月形的围屋,与两边横屋的顶端相接,将正屋围在中间,有两堂二横一围龙、三堂二横一围龙、四横一围龙与双围龙、六横三围龙……,有的多至五围龙。围龙屋多依山而建,整座屋宇跨在山坡与平地之间,形成前低后高、两边低中间高的双拱曲线。屋宇层层叠叠,从屋后最高处向前看,是一片开阔的前景。从高处向下看,前面是半月形池塘,多用作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的用途;后面是围龙屋的建筑主体即半月形房舍建筑,在两个半月的接合部位一般由一块长方形平地隔开,叫做禾坪或者地堂,用于居民的活动和晾晒谷物场所。池塘与围屋两个半圆相合,包围方形正屋,形成圆形的整体,造型极似太极图,与此同时建筑往往依山傍水,风水极佳。

三、新屋垸建筑概况

新屋垸整体为三堂两横式建筑,西侧为三排横屋,东侧为两排横屋,这也是围龙屋堂横屋布局最常见的样式。罗氏家族所建的新屋垸属于围龙屋建筑样式发展阶段的“无围龙”时期,也是围龙屋发展过程中持续时间较长的样式与此同时,新屋垸的建筑风格还受到江西天井式建筑样式的影响。以天井作为核心空间进行封闭式院落组织,新屋垸共有32口天井,天井活水的流向至今都是一个未解之谜,因此,有专家推断新屋垸附近应该存在地下暗河。

整个新屋垸极其注重龙、水、格三个要素的有机配合。龙即来龙,一般指山的来势。新屋垸后山势连绵起伏,自西向东蜿蜒三十余里,在此处分为两支,古人左称“青龙”,右称“白虎”,共同守护垸子。正垸左边屹立着几棵千年古枫树,形似龙的胡须,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垸对面的山一起一伏,形同笔架,古称文峰山,而且像水一样围着全垸,故有“三山配合,八方圍绕,百般呵护”之说;水即印水,一般指江河湖塘。新屋垸垸前有一条小溪,它像腰带一样呈“U”状紧紧绕过垸前,俗称“腰带水”,也称“玉带水”,古人常把“山环如城、水萦如带”认作建筑风水学的最高境界。正因为这里达到了上述要求,故有风水名师把这里称为鄂东的“三间半屋基”的其中一间;而格指建筑物本身的科学布局。

新屋垸民居建筑总面积0.5平方公里,东西长48米,南北宽168米,一共有99间房间,取“久”字谐音,象征着福贵长久,寓意不断进取。建筑的整体造型呈元宝形、取聚财纳福之意,垸前方为半月形池塘,名“应星塘”,后半部分是建筑主体。新屋垸坐东北朝向西南,负阴抱阳,避风纳气,日照充足,视野开阔。它四周的建筑环境、内部建筑有分有合,最后又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这个封闭回合的格局,着重突出了“围”字。

新屋垸为三进式院落,第一进为垸门与三道大门,中间为禾坪,现居住在内的住户在此晾晒粮食谷物以及茯苓天麻等当地特产;第二进为左中右三间堂屋以及戏楼、私塾、卧室、厨房等房间布局,这也是整个新屋垸的主体生活单元。在封建社会里,大家族十分注重伦理纲常,这也在其所居住的建筑中有所体现,封建三纲五常认为长子如父,因此新屋垸正门所对应的中间房舍供罗氏长子居住,左边供二儿子居住,右边供三儿子居住,三个单元既能够单独成户又可相互连接,使整个家族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三个单元的居住主体中,都设有戏楼供其娱乐消遣,而中间的正堂常做会客之用。新屋垸正厅的堂屋装饰精美,上有一匾额,书“宿炳华堂”,可惜由于年代久远现已遗失。堂屋后是整个罗氏家族供奉先祖的地方,即祠堂。堂屋与祠堂用一扇屏风相隔,在会客时往往将屏风闭合,形成完整的空间格局。

新屋垸的墙身为三段式,即:毛石台基、青砖墙身、青瓦屋顶。新屋垸的台基用石头砌筑,且建成高台基样式,除了能够更好的承重之外还能够起到防潮的作用,免受潮气侵蚀,以保护墙基;而墙身采用青砖砌筑,冬暖夏凉,砌筑方法主要有全顺式与丁顺式;建筑整体的屋顶主要采用常见于北方的双屋硬山式,有利于防火防雨;以及马头墙,具有徽派和赣派特征。除此之外,新屋垸的装饰十分精美,可惜由于年代久远保存不得当,许多业已损毁,今天能看到的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

四、新屋垸保护与利用

新屋垸建筑具有浓郁的历史风貌和本土特色,是当地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其经典的建筑风格与精美的内部装饰都折射出一个家族发展传承的历史,也是鄂东北地区民居建筑的典范。

传统民居建筑是地域文化、民族风情和风俗习惯发扬传承的物质载体,新屋垸的整体建筑设计融鄂、豫、皖、赣地区的建筑风格为一体,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美学意义。然而,其保护的现状却令人堪忧,古建筑损毁情况严重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缮;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新式建筑拔地而起,新屋垸与周围环境日益难以融合,打破了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格局。新屋垸作为当地乃至整个鄂东地区具有代表特色的古建筑,急需找到适应其存在发展的道路。

因此,对于这座明清时期的物质文化遗产自身来看,可以从以下角度着手保护:

文物保护单位:加强对于新屋垸古建筑的关注和保护力度,在建筑的修复工作上尽量在保持其原有特色的基础上采用新的技术手段进行完善,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材料的真实性,以达到整体风格的和谐。

传统民居:新屋垸周边的传统民居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与新屋垸同样存在破坏严重的问题。由于新屋垸与周边建筑在规划时即是相互协调的关系,历经时代变迁整合成整体村落的格局和样式,因此,在保护时,对其进行结构上的加固和修复,更要注重对于原有风貌、布局的保留,使其风格得以延续和统一

与此同时,近年来,旅游业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变化,而新屋垸也应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不仅要保护,更要利用,为当地发展带来经济以及文化效益。

对于周边的传统建筑,尽量保持其原有风貌;而新的建筑尤其是旅游区建筑,应注重与当地传统民居特色相互适应,系统的以其价值特色和现状为基础,提出相应的保护开发措施,而不是一味模仿其他地域特色建筑而忽视了本土优秀风貌。新屋垸所处的旅游区新建的景区建筑大多在外观上直接模仿徽式建筑设计样式,与周边环境显得不相融合。人们常谈到全球化环境下现代设计的中国特色,同理,中国现代设计亦应具备地域特色,抽丝剥茧来看,所有的“特色”都具体的物化为“设计元素”,而一旦“元素”脱离了它所依附的“系统”或者和其他“元素”组成的结构,则显得突兀而毫无意义。正如当地新建筑的徽式风格,白墙黛瓦显然与当地本土建筑格格不入,这种对于徽式建筑“元素”的全盤照抄脱离了当地地理和人文环境系统,在设计的理念上也有所出入,因此显得尤为突兀。

新屋垸整体建筑设计所具有的美学价值和设计理念在当今仍具有指导意义,当地应整合其资源特色并加以发挥,将旅游区开发融入地域特色,通过提取传统元素,改变新建筑的材料、装饰细节(包括屋檐、山墙、门窗等),从而发挥优势,建成更具特色的旅游区域,以便更好地带动该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湖北省建设厅.湖北传统民居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巫濛.设计的原点——中国方式与生活特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吴卫光.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图像学意义——以粤东客家围龙屋为例[J].华中建筑,2008,(08)

[4]杨赐文.论围龙屋与客家居住文化[J].嘉应大学学报,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