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静则班静,班静则智生

2015-10-21王增力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班级管理

王增力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孩子生活在一种浮躁不安的家庭氛围中,在校的状态也是多动浮躁的。加之班级实践活动不断增多,有些学生就很难拥有一份宁静的心态,升入六年级后学习后劲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学习的独立性和一种平心静气的学习状态。因此,文章重点结合多年班级管理经验阐述静与学、静与慧的关系。

[关键词]班级管理;学习习惯;静能生慧

《昭德新编》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正所谓静能生慧,静能开悟,静能正道。然而,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它是默默汲取,蓄养生命的能量。许多名家、学者都努力为自己营造一个“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天地。事实告诉我们,只有静下心来,才会有非凡的创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乃至班级管理中也随处可见“静能生慧”的踪迹。

一、静心沟通,把一缕清风渗入躁动的心

“去浮躁生静气”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和学生进行直接地、面对面地沟通交流,可以在出现问题前打下预防针,避免情况的恶化与升级。优秀的班主任会坚持利用课间休息或两操时间和学生进行个别谈话,通过宽严有度的语言,适时的提醒,把一缕缕清风渗入那一颗颗躁动的心。为了更好地沟通,厚厚的谈心本,写满孩子们的悄悄话。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每天都会抽出一定时间去阅读和回答孩子们的心声,为他们在浮躁中创造一份静如止水的心境。

老师首先要坐得住,静下来。老师静,则学生静;老师躁,则学生躁。身教胜于言教,每天,早早地来到班级,静静地看书,当孩子们来到班级后也会自觉地、静静地在书海里徜徉。老师还要努力营造思考型的课堂,引导学生去静静地思索,少一些形式上的花哨,多一些扎扎实实地思考。在班级树立静心学习的学生榜样,引导他们课间去下棋、读书等,使班级少些喧闹,多些恬淡与安然,这其实也是一种无声的沟通。

二、静心听课,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即“会听——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会想——养成质疑问难的好习惯;会说——养成爱说善说的好习惯;会记——养成勤记笔记的好习惯”。

靜心听课,要求学生上课时既要静下心来听懂老师讲解,又要静下心来倾听同学们的发言。首先,老师自己必须做到:一是上课时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促使学生仔细听课;二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仔细听课;三是运用学生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保持学生良好的注意。其次,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听的习惯进行培养和训练:第一要重视听讲。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听的重要作用;第二要专心听讲。课上应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眼睛要盯着老师或黑板,看老师的表情或板书内容,耳朵听老师讲课,头脑思考所讲的内容,思路应与老师同步;第三要会听门道。教学中要让学生听得出来,明白老师每一步讲解的目的,并积极配合,达到老师既定的目标;第四要勤记笔记,如果上课时既能理解又会记笔记,既动了脑,又动了手,就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五要课前预习。教会学生预习的好习惯,让学生学会思考、会质疑,有三思而行的学习态度,养成静心学习的好习惯!

三、静心练字,营造一种幽静恬淡的学习环境

练字除了能让学生书写美观外,还能修身养性,更能为班级营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境界。除书法课以外,我们班每周都要抽出一节课来练字。让孩子们利用废旧的报纸练习硬笔或软笔书法,孩子们伴随着轻柔的音乐,摒弃心中的嘈杂,体会那种山谷泉涌,茅舍箫音的宁静,一颗颗焦躁不安的心灵得到净化。每学期,都要请班级里书写漂亮的孩子当书法小老师,让他们指导、带动班级其他孩子练习书法。形成师徒结队、帮扶练习的良性循环,徒弟与徒弟之间又可以竞争合作。静悄悄的课堂上,只听到笔尖滑动的声音,一段时间后,孩子们的作业干净整洁了,卷面清爽美观了,孩子们的心也更静了。

四、静心读书,享受一份悠然自得的宁静

读书除了能让学生增长知识外,还能令他们体会到“临风听暮蝉”、“独坐幽篁里”的静谧。为培养孩子们的读书兴趣,班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例如“共读一本书——《爱的教育》”、“走近《史记》”等活动。除每天半小时的阅读要求外,班级还坚持每周两节连堂阅读课。在静静的阅读中,让孩子们品出一份悠然自得的宁静。课下,班级学生个个争相朗读名篇佳作、古典诗词,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巨匠的故事。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兴趣浓了,班风也正了。班级的书香氛围,孩子们的闹中取静使人欣慰。

五、学会整理,理出严谨的思维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整理自己的书本,整理自己的试卷,整理自己的房间,整理课本知识点等,这些都是在整理的思维。使思维更加清晰,生活态度也会更加积极。这种好习惯可以摆脱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安排时间和学习任务。当自己感到心情烦躁时,不妨去整理一下。

六、学会休息,严谨有序的闹中取静

学生过度“动”,必然心难“静”。为了避免孩子因开展活动而变得躁动不安,努力在动中思静,在闹中取静,班主任开展活动时就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抓好课前纪律、课前准备,使学生在上课前就静下心来,从心理上做好上课的准备。二是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要井然有序,不急躁,稳步推进。三是班干部队伍要反应迅速,及时有效地处理班级突发事件,不出现乱堂现象。

七、学会考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考试也需要学习。如语文考试前,拿到试卷后要先看作文,带着作文要求去做前面的基础题目,边做题边在记忆深处谋篇布局。如:英语考试前,先把听力部分看一下,找出每句话的重点并做出记号,这样有所侧重,正确率也会高许多;理科考试前,要准备几张大草稿纸,在打草稿时要从头至尾清晰有序,这样就可以将草稿纸和试卷对照起来检查,既节省时间,也提高了纠错率。培养孩子的静气,学会静心学习,静心考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获得知识拥有智慧非常重要,需要我们以静传静,以静养静。

八、结语

心静班愈静,班静则智生。采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会使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少一份浮躁,多一份宁静,孩子们听课认真了,竞赛中妙语连珠,书法比赛挥毫泼墨,古诗文诵读精彩纷呈,成绩测评名列前茅,流动红旗在班级飘扬……身心健康,志向高远正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理想!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班级管理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