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足浴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发热的护理疗效观察
2015-10-21蒋爱燕
蒋爱燕
【摘 要】目的 探讨中药足浴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发热的护理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36例患儿用37~40℃中药液进行足浴及相应的经络刺激,浴前、浴后30min、1h各测量体温一次,观察患儿对药浴操作的依从性、治疗效果和不良事件。结果 体温下降30人,有效率为83.3%,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结论 规范化、人性化的护理能够增加了患儿药浴的安全性和依从性,有利于提高疗效,易为患儿及家长接受。
【关键词】中药足浴;小儿外感风寒发热;护理疗效
小儿外感发热是临床常见病,是儿童感受外邪引起的伴随发热等一系列症状的外感疾病,如果处理不及时、不正确,容易发展成为急症、重症。由于儿童特殊的生理和解剖特点,中医认为小儿年幼,冷暖不知自调,或风寒直入,或汗出当风,我们针对小儿外感风寒证型,临床早期均多表现为恶寒、发热同见等风寒证症候,而药浴作为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外治法,其原理是通过药物对人体脉络的影响,调节人体的气血功能,以达到一个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而治愈疾病的效果[1]。中药足浴即在温水中加入中药的煎煮液或提取物,使药液浸渍足部,利用药浴的温热刺激和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达到治疗之目的。现选取我院36例外感风寒发热患儿使用中药足浴方法退热,同时进行规范化、人性化的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诊断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外感风寒发热患儿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6个月~4岁,体温37.5℃~39.9℃,平均体温(38.13±0.46)℃;病程2~48h之内。由于各因素的不同,年龄、患病时间、体温、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诊断为小儿外感风寒发热的标准除了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头痛身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
2护理措施
2.1操作方法 ①遵医嘱将所需中药浸泡、煎煮,滤除药渣,将煎煮液注入浴盆温水中,水温约37℃~38℃,原药渣加水,第二次煎煮、过滤备用。②医护人员应向家长和患儿详细介绍足浴的作用、方法、注意事项,取得配合。评估患儿症状、既往史、过敏史及精神、心理状态等,确定患儿是否适宜进行中药足浴。③选择环境安静、舒适,室温适中,最好配以柔和的灯光和音乐,让患儿精神放松。④一日两次,一般一次在晨起洗漱完毕,排尽大小便后,或早餐30分钟后;一次在晚餐30分钟后或临睡前。⑤药液的温度要保持温热,以舒适为宜,先将药液加热至38~42℃,再放双足。
2.2护理注意事项 ①饭后不宜立即进行足浴,以免影响消化。②切忌患儿单独足浴,要在家长或护理人员的看护下进行。③要先倒入药液,再插电源,以防引起产品损坏或火灾。④足浴按摩器要一人一用一消毒。⑤观察患儿精神、出汗情况,浴后30min、1h各测量体温一次,评价退热效果并记录,有异常现象及时报告医生。
3结果
体温无变化3人,体温升高<0.5℃3人,体温降低<0.5℃13人,体温降低>0.5℃17人。体温总下降率为83.3%,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
4讨论
外感发热的病机关键为肺卫失宣;肺主皮毛,司腠理开合,开窍于鼻,外邪自口鼻或皮毛而入,客于肺卫[2],束于肌表,郁于腠理,致使肌肤闭郁,卫阳受遏,导致恶寒、发热、无汗等;中药足浴是用中药煎煮取汁泡脚的一种保健治疗方法,是我国传统外治法的一种,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疗效确切,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近年来随着人们绿色保健意识的增强,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3]。
中药足浴也属护理学用热范畴,根据皮肤对冷热刺激能引起温度感受器产生强烈反应,但在几秒钟后对温度的感受就会逐渐减弱[4],及热疗可使血管扩张,但持续用热30min~45min后,则血管收缩[5]继发效应理论,并对36例中药足浴的患儿进行临床观察表明,药液温度应从37℃逐渐升至39~40℃;洗浴时间以15min~25min为宜,这样既降低了水温变化对患儿的强烈刺激;提高患儿对药温的适应度,又减少了因洗浴时间长导致疲倦,而产生烦躁、哭闹等抵触情绪。
综上所述,中药足浴护理的规范化、人性化,能指导护士进行规范性的中药足浴操作,能增加患儿的安全性和依从性,在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发热过程中,对中药足浴的实施质量及治疗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秦凤华,王雅丽,周莉莉.基于“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从中药药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观察[A].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7):782-784.
[2]汪受传.中医儿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2.
[3]王丹.中药足浴临床應用小结.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1):118.
[4]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7:316.
[5]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