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教学法在高一历史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5-10-21张翠霞

新课程·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笔者教学法班级

张翠霞

一、“问题教学法”的含义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高一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现象一:课堂上问题讨论的情况

课堂上,教师在高一历史第6课《雅典的民主政治》讲完后,抛出问题:“通过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你认为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哪个更好,理由是什么?”以下是四个班级的反应:

11班:一个同学站起来认为雅典的民主制更好,然后阐述了雅典民主制的意义;马上有同学站起来反驳,接下来形成两个各执己见的阵营互相辩驳,且都理由充分。教师在学生充分讨论后引导学生理解并得出比较统一的认识,即两种制度都是符合当时两个国家的国情的,既有积极的作用,也存在弊端。

12班:沉默很久,老师点名提问后有人回答,但只能答出哪个制度更好,说不出理由。由于时间关系,教师无法进一步引导学生继续讨论,只能匆匆给出答案。

13班:各执己见,但没有人主动站起来回答,只是在下面大声嚷嚷,甚至个别同学开始偏离主题互相攻击。老師立即喊停,进一步提问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14班:沉默,但点名个别回答时能够很好地答出观点并阐述理由。

教学现象二: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况

11班:平时有较多同学会主动问问题,但多数提问历史知识性问题,如“这到题目为什么错了”。在两次阶段考后,都有学生主动拿考卷上来与老师分析自己的失误,探讨如何学习历史的方法问题。

12班:无人提问。

13班:提问较多的集中在几个同学身上,与11班相似,也是一些知识性问题。在两次阶段考后,只有一个同学上来就试卷上的问题提问。

14班:个别人提问,主要涉及学科学法、解题方法等问题,如主观题怎么做才能少失分等。

班级情况分析:

以上为笔者今年所教高一年四个班级在课堂内外对问题的反应及提问情况。笔者发现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点:

11班:班风严谨,学习氛围浓厚,有几个学生较活跃,每堂课师生互动、配合得很好。

12班:比较沉闷,学习好的同学比较内向,课堂反应较慢。

13班:班级活跃,有的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很快,但也有同学反映说这些同学回答太快,其他同学没有思考的空间,还有个别学生会起哄。

14班:实验班,大部分学生对文科不感兴趣,但综合素质较高。

面对不同班级、性格各异的学生,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历史课堂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更好地提高课堂有效性,笔者尝试用问题教学法。

三、探索与实践

关于教师课堂提问学生的反映,以前有个很形象的说法:小学生抢着答、中学生没人答。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以便于教学实践的开展,笔者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题见表一)。该问卷的设计意图是:第1~3题是调查学生的问题意识,第4、5题是考查学生方法的掌握情况,第6题是希望由此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通过调查,笔者欣喜地发现学生整体上回答问题的意愿较高,也就是说采用问题教学法的基础是好的。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不懂得提问和讨论问题。

针对教学中和调查中发现的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一些调整:

11班:继续之前的教学和提问方式,同时课堂上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不同提问的关键词应该如何回答、答题规范等,目前此班班风学风很好,三次阶段考均居年段同类班级第一。

12班:调整提问方式,更多采用群答的方式,使学生慢慢适应这种教学模式。

13班:在原来基础上对课堂进行微调,如学生反映的有同学回答过快的个别学生在私底下告诉他们先思考再回答,对课堂上起哄的个别同学教师严肃地指出:回答问题,老师很欢迎,但是捣乱坚决制止。

14班:首先找准位置,其次明确目标,最后激发兴趣。通过多提问一些趣味性和有挑战性的问题,多联系现实和身边的社会现象等方法,让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中。

通过一个学期的探索、实践和反思,笔者认为高一历史实施问题教学是很有优势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部分学生愿意配合。但是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几个问题:

1.注意学情分析,针对不同的班级、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即孔子所谓“有教无类”。对愿意主动回答问题的班级和同学多一些个别提问,但是也要给那些相对较被动的同学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讨论的乐趣。

2.设问的层次性: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应当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不能一下子就提出很艰深的问题,容易吓到学生;同时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同学也要注意问题的深浅,让他们感受到思辨的乐趣。

3.提问方式的多样化:单一的群问或个别提问都会让课堂乏味,因此教师应当将两者结合,既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又让个别同学得到锻炼的机会,同时个别回答还可以结合及时点评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4.与学生多沟通,调查显示有部分学生认为,老师提问有很大的主观性,甚至有学生认为老师是为了惩罚自己才提问。因此需要向学生明确提问的目的:有的是为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些是带有提醒警示意义的,但绝对不会是为了让你出丑,这样的沟通有利于消除部分同学的抵触情绪。

参考文献:

陈后辉.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探索实践[J].湖北社会科学,2010(12).

猜你喜欢

笔者教学法班级
班级“四小怪”
老师,别走……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不称心的新班级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