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的友谊,不朽的篇章

2015-10-21郭有喜胡海波

湘潮(理论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湘南会师朱德

郭有喜?胡海波

一、宁冈砻市朱毛第一次会师,迎来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全盛时期

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受挫的秋收起义部队,在浏阳县文家市里仁学校召开了前委紧急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排除异议,坚决反对攻打长沙,决定“引兵井冈”,在罗霄山脉中段扎根和发展革命力量,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途中,经过三湾改编和古城会议,尤其是“支部建立在连上”的原则,解决了军队建设和建立根据地的不少重大问题,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和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点燃起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1928年1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余部,撤离犁铺头,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湘南暴动。但遭到湘粤两省敌人的“会剿”,暴动总指挥部在郴州受到威胁。3月上旬,毛泽东根据湘南特委“调部队支援湘南暴动”的精神,亲率第一团作为左翼,楔入桂东、汝城之间。命令第二团向彭公庙、资兴方向前进,共同策应和掩护朱德撤退。当朱德的队伍撤到酃县沔渡时,毛泽东迅速由桂东进入酃县,与湘敌斗争,有力地牵制了敌人,保证了朱德的部队安全上山。4月24日,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相继到达宁冈,驻扎在砻市附近的各个村庄。4月28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一团火速回到砻市,在龙江书院,与朱德、陈毅胜利会师。5月4日,召开会师庆祝大会,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为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这是井冈山斗争中一次突破性的跨越,也是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红四军成立后,士气旺盛,军威大振。朱毛运筹帷幄,高举红旗,在不足4个月里,从首战五斗江,二战草市坳,三战龙源口,至永新围敌,连战连捷。以不足4个团的兵力与数倍于我的“进剿”军队周旋斗争,使割据地一天天扩大,土地革命一天天深入,民众政权的组织一天天推广,红军和自卫队一天天壮大。至6月23日龙源口一战后,根据地扩展到宁冈、永新、莲花三县和吉安、安福各一部分,遂川北部,酃县东南部,并在红色区域里,分配了土地,建立了区乡政权,县政府和边界政府。井冈山根据地进入了全盛时期。

二、毛泽东来桂东迎还红军大队,堪称第二次会师

6月29日,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杨开明带着湖南省委的指示信进入根据地。指示信错误地估计形势,认为湘敌“十分动摇”“恐慌万状”,指责湘赣边界的一系列政策是“保守主义”,要红四军立即离开根据地,向湘南发展,指示信还特别强调“泽东同志须随军行动”,指定杨开明取代毛泽东留在湘赣边界代理特委书记,取消军委,成立赴湘南作战的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以敏锐的政治和军事眼光,指出“这是个大问题”,决定召开红四军军委、湘赣边界特委、永新县县委联席会议,讨论和研究湖南省委指示信。会上,毛泽东认真分析形势利弊,坚持继续发展井冈山根据地,反对向湘南发展的主张,赢得了与会者绝大多数的支持。最后,会议决定不执行湖南省委的意见,红军继续留在湘赣边界,坚持工农武装割据,巩固与扩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然而,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和省委派充边界特委书记的杨开明趁毛泽东、宛希先诸人远在永新之机,不察形势,不顾联席会议决定,公然违背大力经营永新、巩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正确方针,下令向湘南进攻。然而,曾处于犹豫不决、左右矛盾的朱德最后未能堅持毛泽东的主张,维护联席会议的决定,也未能听取毛泽东不要冒进湘南、攻打茶陵、回师永新的紧急指示,违心地于7月17日率领红二十八团、二十九团由酃县沔渡出发,向郴州进发。这实际上仍然是执行和贯彻了湖南省委的指示精神。攻打郴州失败后,部队向资兴、汝城、桂东方向转移,于8月初进入桂东县境,军部设普乐东水老屋里。红四军主力进驻桂东沙田后,对部队进行了整编,将二十九团所剩的百号人和军部特务营编入二十八团。一营于18日占领桂东县城,二、三营驻守沙田一带。休整期间,红军分兵发动群众,深入乡村开展土地革命,帮助桂东建立红色政权,并先后召开了红四军第四次党代会和士兵代表大会。

其时,蒋介石获悉红军主力去了湘南,下令湘敌吴尚第八军,赣敌王均第三军,金汉鼎部、胡文斗第六军共计11个团,协同“会剿”井冈山。红军三十团和永新群众以四面游击的方式困敌25天,虽创造了红军游击战史上的奇观,但最后终因敌我悬殊太大而失去了永新,整个井冈山根据地面临丧失的危险。由于分兵冒进湘南,致使边界和湘南两方面失败,即“八月失败”。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得知开往湘南的红军主力部队兵败郴州,退守桂东,焦急如焚,决定留一部分会同袁文才、王佐两部坚守井冈山,而自率三营前往桂东,决心迎还红军大队,并于8月19日到达桂东县城。朱德、陈毅等接信后立即从沙田赶赴桂东县城。于8月23日,在县城唐家大屋与朱德会合,并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史书上有人称这是朱毛第二次会师。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实际情况看,这是最客观的评价。从其历史意义看,又是对这一历史事件最准确的定义。毛泽东在他的文章中称这次军事行动为迎还红军大队,8月23日的前委扩大会议,议决红四军主力“重回井冈山”,其含义是不言而喻的。

三、朱毛桂东会师,谱写了历史新篇章

在古色古香的唐家大屋,朱毛这两位伟人风尘仆仆,同时伸出了强有力的大手,紧紧握在一起。这意味着伟大的军事理论、战略思想又与卓越的指挥才能、战斗实践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意味着共产党与军队,政权与武装的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此时此刻,他俩的内心既充满了遗憾与内疚,也充满了喜悦与希望。以后的历史表明:这次握手,握出了井冈山斗争的新起点,也握出了历史的新篇章。我们知道历史没有假如,只有严肃的史实,但不妨设想:假如真的没有这两位伟人的这次握手,其后果又将如何?也许中国的历史就要重写。显然,这两位伟人的这次握手,是留给桂东人民的一道永恒的风景线;是井冈山斗争的一次重要转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册上辉煌的一页。

(一)朱毛桂东会师,开创了井冈山斗争的新局面,夺回了砻市会师后的胜利果实,深化和发展了砻市会师的深远意义

8月23日朱毛会师后, 毛泽东在县城唐家大屋立即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朱德、陈毅、王尔琢、何长工、伍中豪、林彪、罗荣桓、龚楚、胡少海和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等人。会议就各自分兵的情况作了详细说明,初步总结了“八月失败”的教训,批判了“左”的错误路线,回顾了冒进湘南的深刻教训,决定取消由湖南省委任命的前委,另组行动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会议议决红军主力经崇义、上犹重返井冈山。其时,朱德就为自己未能坚决执行联席会议的决定和毛泽东的书信指示而感到内疚,表示“再不打几个漂亮仗,无面目见井冈山父老”。果真,8月30日,湘赣两敌乘红军主力欲归未归之际,调集7个团攻击井冈山。红军守军不足一营,但在朱云卿、何挺颖等领导下,运用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和朱德的战场指挥经验,发动群众构筑了五道防线,凭险抵抗,保存了根据地。这就是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在红军大队经崇义、上犹回师井冈山的路上,9月13日,在遂川击败追敌刘士毅部独立师七师,占领遂川。朱德自豪地说,我们现在可以见井冈山父老了。9月26日,部队回到井冈山,10月1日战胜敌熊世辉部周浑元旅收复宁冈全县,11月9日击破周旅,翌日进占永新。至此,根据地南自遂川井冈山南麓,北至莲花边界,包括宁冈全县,遂川、酃县、永新各一部,成一南北狭长的整块,又与莲花的上西区,永新的天龙区,万年山区紧密连成一片。井冈山根据地又出现了“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稳操胜券的战斗局面。

朱毛重回井冈山后,在政治上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坚决和敌人作斗争,造成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反对冒进政策”等7项政策;在军事上进一步贯彻落实“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消灭敌人”和“十六字令”(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作战原则,并共同抵制了湖南省委“向湘东发展”的错误主张。接着又正式提出了武装割据的概念,奠定了建立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革命理论。

(二)朱毛精诚团结、相互信任、默契配合作战的指挥才能和伟大的战斗友谊是我军史上光辉的典范

朱毛由桂东会师,重回井冈山后,彼此增进了了解、信任与友谊。朱德多次向毛泽东表示,今后我们再不能分开了。而毛泽东就幽默地说:“毛之所附,皮之存焉,皮之不存,毛之何附?”从此,“朱毛不分家”“朱毛不可分家”,在部队、在根据地被传为佳话。砻市会师后,根据地的鼎盛和朱毛重回井冈山后的新局面,及“八月失败”的沉痛教训,都从正反两方面有力证明只要朱毛联手,则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军队同设平级军事长官和政工长官,即司令与书记,军长与政委(党代表),参谋部与政治处,这种军政同存的组织体制是我军与世界上任何一支武装相区别的显著标志。这既体现了我党指挥枪的原则,又坚定了部队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既保证了军令的畅通无阻,又增强了党政军的统一和凝聚力,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这就是我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因此,军政干部的团结配合决定着部队的战斗力,成为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所以,“朱毛一家”成了全军上下学习的楷模,他俩的精诚团结、默契配合是我军史上光辉的典范。

远在南京的蒋介石得知朱毛重回井冈山的消息后,惶惶不可终日,视为插在自己心上的一把尖刀,认为朱毛是其心腹大患,想方设法要消灭朱毛及其所领导的红军。于是他冒天下之大不韪,丧心病狂地连续发动了五次反革命“围剿”,把红军逼上了二万五千里的战略大转移。面对日本入侵,国土沦亡,他仍不顾国民抗议,执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致力“剿共”。

延安时期,有外国记者来访。见到朱德、毛泽东后,惊讶地说,怎么是两个人?我还以为朱毛是一个人呢!朱毛,多么神奇迷人的字眼,真是浪漫,富有诗意啊!确实,在几十年的峥嵘岁月里,“朱毛”二字,对敌人,是匕首,是投枪;在人民心中,是希望,是福音;他是友谊的象征,胜利的美好代名词。

(三)朱毛构筑的军事战略思想是所向披靡的利剑,所领导的武装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强大劲旅

“八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党内的盲动主义、冒险主义的“左”倾错误思想的渗入,直接干扰了军委的正确领导,致使朱德的指挥失灵,造成毛泽东的主张和战略思想无法贯彻执行。失败的教训使他俩都意识到:朱毛两人的命运是否能拴在一起,这关系着红四军的成长壮大,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后来的历史向世人做出了响亮的回答。

正确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原则付诸于实践,首先就是朱德的根据敌我情况和地物环境的灵活运用与卓越指挥,也就是说,朱德是把毛泽东的军事理论、战略思想、作战原则运用到具体战役战场和战斗实践并得到检验的第一人。而毛泽东又通过朱德的认真执行和具体实施,不断总结提高,丰富完善自己的军事理论和战略思想。因此,朱、毛和陈毅、彭德怀、刘伯承等一批军事家共同创造的军事理论、战略思想是所向披靡的一把利剑,他们共同领导和指挥的军队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驰名于世界的雄師劲旅。朱毛由桂东重回井冈山后,根据地不断拓展,红军迅速壮大,战斗力不断加强,接连粉碎了国民党连续的三次反革命“围剿”。第四次反“围剿”,因党内“左”倾思想的膨胀,毛泽东被迫离开了领导岗位,失去了军事领导权。但朱德和周恩来排除异议,坚持毛泽东的战略战术,仍然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党内“左”倾路线完全控制了领导权和军事指挥权。但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多次向毛泽东汇报,征求意见,在局部问题上与“三人团”据理力争,把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遵义会议后,恢复了毛泽东的党内领导权和军队领导权。从此,朱毛率领红军北上抗日,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坚持持久战、歼灭战、游击战,战绩累累,功勋卓著。在3年解放战争中,成功地组织了三大战役,迅速渡过长江,一举打败了蒋介石号称的800万军队,摧毁了蒋家王朝,解放了全中国。从此,“朱毛”这个传奇的名字和其所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深深地刻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永远熠熠生辉。

四、不朽功勋,历史丰碑

时代造英雄,英雄影响、左右和创造历史。有着共同理想追求,在为共同的目标事业奋斗中的英雄所建立起来的友谊,往往能爆发出惊天地、泣鬼神、排山倒海的力量;而一份心心相印、肝胆相照的纯洁真诚的感情,一旦注进共同的事业、伟大的目标,必然导演出悲壮沉雄、惊天动地的历史长剧,结出令人瞩目的硕果,永远为世人所钦佩。

马克思、恩格斯两人用毕身的精力完成了伟大巨著《资本论》,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第一次为人类描绘了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自由平等、共同富裕,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以公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蓝图,成为世界革命人民的伟大导师,在无产阶级革命史册上树起了第一块功勋卓著、伟大友谊的丰碑。

列宁是第一个把马克思主义付诸实践的伟人。他同斯大林一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完善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伟大的马列主义。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和苏联红军不仅保卫和巩固了苏联的无产阶级政权,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第二块里程碑。

朱德率军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这是战争与时代把他俩推在了一起。而第二次在危难中会师,会师后便走出了失败的低谷,走上了漫长的为共同的目标患难与共并肩战斗的历程,既缔结了伟大的友谊,又为人类建立了不朽功勋,一同缔造了一个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文革”期间,有人要斗朱德,毛泽东转告报告的同志:叫他们多准备一条凳子,一顶高帽,我陪朱老总一起去,要游街,我也陪他一起游。1976年7月6日,患病的毛泽东获悉朱德逝世的消息后,在万分悲恸中说:“皮之不存,毛之何附?”之后,毛泽东病情加重,再未留下多少文字和语言。在朱德逝世后的第65天,即9月9日,比朱德小7岁的毛泽东与世长辞,告别了自己亲手创造的这个伟大时代。然而,毛泽东和朱德所创建的井冈山根据地永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块基石;毛泽东和朱德等军事家所共同创造的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永远是世界军事史上最璀璨的瑰宝,最精典的篇章;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所产生的毛泽东思想永远凝聚着毛泽东和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卓越领导者的伟大智慧,无疑是无产阶级革命史上又一伟大的丰碑。毛泽东用毕生的精力与朱德他们苦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复兴之路,为世界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解放、谋求和平发展找到了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现在我们正肩负着全面从严治党、依法治国、深化改革、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任务艰巨繁重,只要我们聚集在“中国梦”的伟大旗帜下,任何疑难都能迎刃而解,实现共同超越。“朱毛”半个世纪,为着共同的信仰和目标,默契配合、并肩战斗的伟大友谊永远是我们最辉煌的典范!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人民出版社出版,1966年7月.

[2] 回忆井冈山斗争时期.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83年6月.

[3] 井冈山武装割据.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83年7月.

[4] 中国共产党桂东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2011年5月.

(郭有喜系桂东县退休教师,县党史联络组成员;胡海波系桂东县史志办主任)

猜你喜欢

湘南会师朱德
不必要花的钱
卖梦店
《研学之旅》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湘南写生作品选
论红二、六军团会师南腰界的历史意义
中超三队“会师”亚冠16强
谢湘南(一首)
隐私寄存公司 你的隐私我来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