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文化:引领师生过有价值的生活
2015-10-21杨勇
杨勇
江宁区岔路学校地处南京中华门外岔路口地区,我们岔路学校由地域特征和历史传承,提出建设以“识路、探路——引路、行路”为模块特征的“路文化”育人特色课程。
“路文化”特色育人课程建设的目标和意义
从物质层面营造学校“路文化”的氛围
学校的路、树、景点、建筑物、墙面、过道、教室、运动场馆都要构建与“路文化”内涵相关联,使每个学生耳濡目染地接受熏陶,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让学生在人生路上有引领,有指导,有帮助,有归宿。
从精神层面提炼学校“路文化”的内涵
人生路是多元的,可选择的;人生路是顺境与逆境的统一;人生路是需要亲身践行和不断创新的;人生路上永无止境,需要勇往直前的精神,由此,构建我校育人的精神文化,即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一训三风”。
从课程层面规划学校“路文化”的课程
即形成我校“路文化”精神文化课程系列,包括:路文化的物型课程、路文化的“识路探路”课程系列、“路文化”的价值引领课程系列。通过系列化课程的建设和实施,达成育人目的。
“路文化”特色课程建设内容
构建岔路学校“路文化”之精神文化课程体系
学校精神文化是办学的理念系统,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自觉形成的、被学校成员认同和信守的价值理念、行为准则。我校依据“路文化”内涵,提炼出岔路学校的精神文化有:学校核心价值观:价值引领,识路悟道,走好人生路;学校精神:和谐发展,体验成功;学校校训:起以规范,立于价值;学校教育理念:以价值影响价值,以人生引领人生;学校校风:慎思、立诚 、明思、笃行;学校教风:严谨、求精、敬业、爱生;学校学风:尊师、爱校、守纪、好学;学校校歌:《栀子花开》。
学校把以上精神文化通过校园环境布置、园林式校园创建的景点设计,具体显现在师生面前,物化成为环境课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去践行学校精神。
构建岔路学校“路文化”之物型课程体系
我们把“路文化”的内涵要素,以路为载体,营造校园物美的诗香情境,让人生路的文化要素在校园内成像、成型、成景,创新环境课程意识,重在“路”的文化塑型及课程意向,致力于从环境→文化→育人→课程的不断探求和生成。
我们把物型课程建设成三个园,即:“路文化”体验园、“路文化”实践园和“路文化”创新园。
构建岔路学校“路文化”之“识路探路”课程体系
“路文化”识路探路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及其校本化课程,主题活动课程、社团课程和教育与实践课程,这些课程体系教育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科学、认识人文、认识人生,为自己的人生“识路探路”。
主题活动课程。主题活动课程指的是一周时间内,在全校范围开展以某一学科领域为中心的活动,它是学科课程的一种补充。它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自由交往中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给学有所长的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定基础。对教师而言,主题活动课程强调学科教师在分工协作基础上,共同组织以年级组或者全校为单位的综合性学科活动。如我校的“语文活动周”主题活动主要安排:看图猜成语、汉字听写书写大赛、“金话筒”主持人大赛、美诗文诵读比赛、淘书乐换购活动、红领巾演讲、读后感等作文比赛、古诗游艺园课本剧表演等。
社团课程。社团课程是基于校内兴趣小组的课程化。其主旨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感兴趣的小组。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班级授课,也可按照兴趣进行组别授课。我校将社团课程分为五类:运动与表演、琴棋与书画、科技与制作、学科与探究、休闲与欣赏。
专题教育与实践课程。专题教育与实践课程旨在增强学生各方面的意识,加强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如节日课程、生活典礼课程、小小志愿者课程等。
构建岔路学校“路文化”之“引路行路”课程体系
我校价值引领课程的研究主要依据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作为我校价值课程的根源,中华传统价值文化为我们提供不竭的源泉; 我们依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注重孩子的生活实践,做中学,培养人生价值观;我们依据罗基奇的价值系统理论,从一年级开始用九年时间,系统地螺旋上升式培养孩子的人生价值观;我们紧扣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从学生的年龄实际和心理成长规律,让价值观培育进课程,进课堂,进学生内心。
价值引领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实施和评价:我们引导、组织教师根据自己多年教育教学经验,遵循少年儿童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提出了岔路学校九年中小学教育中,每个年级重点培育的价值取向:一年级重点培育:独立、整洁、诚实;二年级重点培育:助人、仁慈、孝顺;三年级重点培育:钟情、勇敢、快活;四年级重点培育:自控、负责任、幸福;五年级重点培育:有教养、富于想象、有逻辑性;六年级重点培育:有理智、有抱负、有才能;七年级重点培育:自尊、平等、自由;八年级重点培育:心胸宽广、智慧、真正的友谊;九年级重点培育:振奋的生活、成熟的爱、公正。
我校为每个年级的价值取向从实施的目标,实施的途径、环节以及评价进行顶层设计,每个价值取向从十个维度编制实施方案,安排教师上好每节价值精品课,让孩子在價值精品课中参与情境,体验情境,感悟道理,分享经验,付出行动,从而培育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对孩子们的收获,我校采用价值赏识卡的形式进行评价,我们设计出个人进步价值赏识卡、小组团队合作价值赏识卡和纪念珍藏价值赏识证书,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发现学生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就发卡,定期换发,总结表彰,在学校橱窗展示,激励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得到表扬和奖励,让孩子在自尊、快乐中成长,在潜移默化中养育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三年多的教育实践中,我校一大批学生被评为南京市文明学生、礼仪标兵、优秀学生,一批教师在省、市、区赛课、论文评比中获大奖。我校价值引路课程研究被确立为国家级课题,2014年价值课程获南京市优秀校本课程一等奖,2015年9月,我校价值教育荣获南京市德育创新评比一等奖。
路文化,是一种目标愿景,它引领着岔路学校3800名师生朝着有信念、有追求的人生道路前行,它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发芽、生长,过有价值的幸福生活。
(南京市江宁区岔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