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三声”,信息技术教学更轻松
2015-10-21王淑娴
王淑娴
“掌声真、笑声亲,魅力课堂”这是我校“五粮课”课堂的真实体现。五粮课是我校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探索出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她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它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学策略,同时还是一种教学思想,它倡导的是课堂上必须努力做到,追求新三声:掌声、笑声、惊讶声;提高三个率:抬头率、点头率、举手率;把握三个度:难度、梯度、进度;注重三个量:知识量、思维量、活动量;做到三个有: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下有情。
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教学在我们生活中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是我们每位老师的任务,我认为五粮课这一教学模式能很好的运用于教学中,将给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带来一股春风。下面我就谈谈五粮课模式下的“三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再现。
“掌声” 是催人奋进之声。在课堂教学中,到底怎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或者说评价一堂好课是否有一定的标准。应该说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就应该有一定的评价标准,而作为一门艺术,我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有它的魅力所在,这个魅力对教者的要求很高,而五粮课中的“三声”恰能充分体现它的魅力,如果一节课中既有掌声,又有笑声,惊讶声,那么这节课从艺术层面来讲就是非常成功的。一节好课必须要有掌声,掌声是对学生的肯定,它能激励学生,调动情绪,人们普遍都有这样的一种心理:特别的喜欢掌声,因为它不仅仅体现了一份肯定,一种赞赏,而更主要的是它给人以自信,催人奋进。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发挥掌声的作用,用掌声去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当我在提问题的时候,有些胆小害羞的学生,他们不敢举手发言,这时我就鼓励他们,在他们回答问题之后,我会根据实际情况发动学生给予他们掌声,即使有时候他们回答的不是太准确,但是要为他们的勇气而鼓掌。而且我平时能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放大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积极向上。我记得在开学初的一节信息技术课中,我讲解EXCEL数据处理时,有一个题目是插入图表,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但有一位同学就是没举手,然后我就提问了她,她很胆怯,我就鼓励她,她最终能在我的引导下完成了任务,我就发动全班学生给予她掌声,从此以后她改变了很多,上课积极举手发言了,变得很大方。可见,掌声给人以自信,催人奋进。
“笑聲”是轻松愉悦之声。笑声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也很重要,新课程标准下,好的课堂不再是沉闷的课堂,应该是生动的,充满笑声的课堂。信息技术教材有很多枯燥的固定的理论和操作,如果一味的讲解会使得课堂变得无味,平淡,学生也没有兴趣,容易产生厌倦,甚至于昏昏欲睡,一些抽象的理论更是如此。要想打破这一局面,对教者的要求较高,必须在备课上下工夫,教师可以运用一点幽默艺术,对教材中的知识作生动形象化处理,使教学语言富有情趣,使一些死板的知识变得妙趣横生。
例如在讲解FLASH动画制作时,可以选一些有意思的幽默的能让学生发出笑声的小动画,学生能立刻产生兴趣,这样的课堂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生动的生态的课堂吗?我们也可以在一节课的开头讲一些网络上有趣的事情,让学生和自己笑到一起,这样能调节和渲染气氛。而且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
“惊讶声”是惊奇灵动之声。有些老师上课,比较注重教学任务按部就班完成,但没有特点,少有亮点。有的教师只强调学生的机械记忆,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枯燥感,缺乏激情。课堂每一教学内容必有令学生“惊讶之处”,关键看教师是否能挖掘教学内容并巧妙设置情境。教师本身也能呈现“惊讶之举”,要看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素质和教学绝活。“好奇”是孩子的天性,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惊奇感,引发学生的惊讶声。这样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我在讲解PHOTOSHOP图片处理时,我准备了从网上下载的一张PS图片,同学们都发出了惊讶声。我认为,惊讶声可以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灵动,变得有趣。
我校的五粮课教学模式下的“三声”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变得不再枯燥,乏味,让沉闷的课堂变得不再死气沉沉,它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快乐的学,主动的学,有意思的学,有自信的学。把学生真正当作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不断发展的完善的人来对待,老师不仅仅是学生的导师,更应成为学生的朋友,课堂教学中的“三声”,除了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还使教师与学生能互动,使教学变得更加轻松,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江苏省滨海县獐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