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15-10-21赵凤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策略探究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赵凤

[摘 要]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运用灵活的教学策略进行阅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旨在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和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探究;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阶段是小学生培养语文素养的关键阶段,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阅读教学注重教学生去看、去听,忽视了教师、学生以及阅读材料之间的交流对话,容易导致学生不会运用,很难在语文素养中得到质的提高。所以,现代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瓶颈,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阅读教学能力水平的高低是体现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才能促进自我教学水平的进步。以下几点是现阶段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常见的几点问题:

1.教师缺乏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随着教学经验的增长,有些教师面对一份新的阅读材料的时候往往会有意或者无意的将以前教授过的类似的材料联系起来,沿袭以前用过的教学方法,设计一成不变的阅读问题,或者直接参考教参,很少进行创造性的材料解读。有些语文教师身兼数职,日常教学事务繁忙,没有时间再去进行文学作品的研读,导致自身的阅读素养停滞不前,难以体会到文本材料的特殊性,也不善于创新教法方法,难以跟上现代教学的步伐。

2.忽略学生阅读的个性化

小学阶段是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也是思维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认为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较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环节过于频繁,教师善于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将自己的阅读方式和阅读思维强加给学生,学生习惯只是听老师讲解,导致学生独立思考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恰当的培养。

3.不能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不少语文教师陷入一种思维误区,认为“理解”二字就是语文学习和教学的关键,以为只要保证学生理解了词汇、句子、选段和文章的意思,学生就可以自然而然的会应用了,所以教师在学以致用环节设计的课时很少或者只是简单的一概而过,让学生自己运用学会的词汇和句子写一段话,之后也不再进行评价反馈。这样的教学习惯使得“语言运用”和“语言理解”的时间分配失衡,让学生只会输入信息,却不会很好地输出信息,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进步。

二、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面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教学工作者只有反思自我、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创新,才能较好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前几点建议:

1.创设情境,提高兴趣

情景教学法是现代教学阶段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是以生动形象的情景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材料设计一个有趣的情景,让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的理解文本材料。例如,我在教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课文《中彩那天》一课中,我没有安排预习任务,而是让学生合上课本思考,如果自己的爸爸买彩票中大奖了,你会是什么心情?可是,万一这张彩票是爸爸替别人买的,你觉得还应该去领大奖吗?你又是什么心情?通过这样的情景设计,留时间让学生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绪变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借助PPT、图片或者视频等教学用具进行情景创设,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巧设问题,领悟文本

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的时候要反复斟酌,结合文本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才有助于学生理解。对此,教师应该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进行问题创设,要抓重点、抓题眼,并且问题设计也要层层深入、突出重点、难易适中。在提问题之前,教师要明白学生通过思考回答这个问题可以提高哪几方面的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提出几个拓展性、开放性的问题,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发散学生的思维。

3.积极评价,反馈问题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的教学评价,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在哪里,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有哪些,是阅读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教师进行评价时要注意进行区分,抓住学生的突出问题进行评价,因人而异、因问题而异。要注意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并给予学生方向性的指导。還要实行多元化评价,切不可盲目评价、评价脱离实际。

4.读后再练,整体提高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基本知识和训练都很重要,我们更要重训练”,这是叶圣陶先生说的一句话。就我的经验而言,小学生的言语训练时期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如果学生只是不断地感悟文本和注重探究文本,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领会再多内容也很难达到质变。例如,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低年级学生利用刚学会的词语造句,然后及时做出评价意见;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写一段话或者一篇小短文。学生只有不断运用和训练,才会在学习知识的环节中找到学习重点和方向。

总之,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辅导学生在这个关键时期得到全面提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然后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阅读能力的“双提高”。

参考文献:

[1]陆小平.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06).

[2]韩丽芬.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N].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01).

[3]王志军,温小勇,施鹏华.技术支持下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构建研究---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5(06).

[4] 李建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路向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2(07).

[5]孙庆春.改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12).

猜你喜欢

策略探究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对英语课堂实效性的反思与探究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