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2015-10-21王俊
王俊
摘 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监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理单位应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笔者就从目前监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几点相应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工作;施工方案;审核;管理
前言
作为监理工程师,我们是代表业主对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投资控制、施工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必须不断努力学习,重视对监理文件的编审工作,严格把控材料进场检验和审批,认真审核施工技术方案,监督实施规范化管理。
1、加强对监理人员的要求
在现场巡查时发现,少部分项目监理部门的监理人员的持证率不能达到100%,有的总监或总监代表也不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此外,现场监理组织机构中,具有中级职称及以上的人员比例偏少,整体素质较低,与监理所从事的技术密集型的咨询服务行业不相称。因此,建议各监理单位应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工作,要使本单位的监理人员均能做到先持证后上岗,并做好以下的几点工作:
(1)要鼓励学历较低的人员进行再教育,公司可以投入一定的教育经费、培养人才,使年轻人均能取得一定的学历,此外,还要做好公司在职人员的职称评定工作,公司在招聘人员时,也要注意个人的学历和职称要求。
(2)组织未持有效资格证书的人员进行监理培训,以获得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省监理工程师和省监理员上岗证书。
(3)组织符合条件的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参加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的考试,获取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的上岗证书。
(4)在现场项目监理部的人员配备时,充分考虑监理人员的持证率和高、中、初级职称人员的合理搭配。
2、监理工作的局限性
监理工作制度应贯穿整个工程项目,目前,在我省大部分工程中监理工作还仅限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监理人员接受委托后,工程立马开工,监理人员边做边熟悉情况,对工程并没有深入了解和掌握。尤其是对规模较大,技术复杂程度较高,战线较长的工程,很不利于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現阶段,监理工作还仅限于施工阶段,大部分从事监理工作的人员都是施工出身,对设计工作较生疏,不能胜任设计监理工作。此外,目前国家有关建设监理的相关规定,也主要是针对施工阶段的,对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则无明确规范,使设计监理工作无章可循。
3、严把材料进场报验与审批
在检查中发现部分项目监理部对施工单位上报的原材料报验审核不严,表现为:有的审批未见出厂合格证、质保书、复试报告等监理工程师就签批同意进场使用。有的是报验的批次少,品种不全,不符合规范规定的抽检频率;有的是报验管理混乱,无见证取样试验台账,不能有效地掌握材料的试验送出、报告取回、合格与否等第一手原始资料等。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建议现场项目监理部负责现场材料审核的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做好材料报验的审核工作:
(1)对承包人上报的报验单应认真按表中所列的附件逐项核对,以确保其附件(如清单、出厂合格证、质保书等)的完整、可靠,符合规定要求。
(2)对需进行材料复试的要检查其是否经过监理的见证取样,复试的结果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3)要注意项目经常所用的材料,材料报验的品种、批次、频率等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不能缺项少做,决不允许先使用后审批,先审批后提供复试结果等情况的发生,以确保现场使用的各种材料均为合格的产品,杜绝将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的情况发生。
4、认真审核施工技术方案
目前现场项目监理部对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存在着审批不严、不细等问题,主要表现在: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未按规定程序审批,有的未经其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核、盖章;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不全、针对性较差,有的甚至方案本身就存在着质量、安全的隐患;有的不能按规定上报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为此,建议现场监理部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时要做好以下工作:
(1)要检查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按有关规定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应由项目监理部的上级机关进行,专项施工方案可由现场项目监理部批准。
(2)要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的内容是否齐全,有无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要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内容是否符合实际,人员、材料、设备等的供应能否满足工程进展的需要,编制的进度计划是否满足总工期和分阶段工期目标的要求。
(4)要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等方面的质量、安全、文明措施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监理还应督促施工单位上报《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中规定的七种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进行审核;
(5)工程中需用的特殊工种人员(如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电焊工、电工等),监理必须进行严格细致的审查,重点检查人证是否相符,证件是否在有效期内。
5、监理资料执行规范的管理
在检查中发现部分项目监理部在资料的整理中存在着以下问题:(1)发现施工单位上报的资料存在问题,不及时退回处理,入口关把的不严造成资料不规范;(2)现场监理人员对省监理表式的使用理解不够,自身不能严格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填报、整理和归档;(3)现场监理人员对旁站记录、监理日记等的记录不够重视、马马虎虎,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监理的工作情况等等。监理对资料的管理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施工单位资料的检查、监督;二是对监理自身资料的整理、归档。因此,在监理工作中既要做好监理自身资料的管理工作,也要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相应的资料。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1)对施工单位上报的资料要进行认直细致的审查,如附件、编号、签字等是否齐全,以确保基础资料的完整、规范。(2)建立收发文和资料审核的岗位责任制,对于所有的收文和发文都要严格把关,确保资料完整、正确,规范后才送出去和收进来。(3)严格按省级建设部门制订的监理表式填写,部分监理签字不规范这就要求总监理工程师要组织现场监理人员认真学习和领会每一张表格的填写方法,并按标准的格式及规范用语认真填写。(4)做好监理资料的分门别类工作,建立资料的总目录、分目录,做好整理、归档工作,以便于查找。(5)对于监理内部的监理日记,旁站记录等要按照谁做谁记,各负其责的办法去记录,总监应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纠正。(6)要建立健全监理内部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应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考核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召开内部监理工作会议,及时处理和纠正。
6、结语
总之,全方位、全过程的建设监理,应该是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到项目交付使用的整个过程。然而,从我国现阶段的建设监理工作状况来看,监理工作还仅仅局限于施工阶段,一方面是业主对监理工作尤其是设计监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另一方面,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也制约着设计监理的全面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