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术中两种子宫切口缝合方式与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形成关系研究

2015-10-21刘利虹孙莉张瑞华解凤美杨娜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剖宫产

刘利虹 孙莉 张瑞华 解凤美 杨娜

【摘 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采用双层缝合子宫切口及单层缝合子宫切口两种缝合方式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形成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剖宫产采用连续缝合子宫肌层及包埋缝合浆肌层病例200例(双层缝合组)与单层缝合子宫浆肌层病例226例(单层缝合组)进行术后跟踪随访,重点观察子宫憩室发生情况。结果:双层缝合组术后子宫憩室形成的发生率低于单层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采用连续缝合子宫肌层、包埋缝合浆肌层缝合法可有效减少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发生率。

【关键词】剖宫产;缝合方式;憩室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是近年来发现的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月经经期延长、淋漓不净、不孕,部分患者有可能发生憩室妊娠和分娩期子宫破裂。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和临床医师及超声科医生对该病认识程度的增加,被发现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病例逐渐增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双层子宫切口缝合组200例,单层子宫切口缝合组226例,两组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26.6岁。两组均以胎位异常、胎儿窘迫、头盆不称、前置胎盘、瘢痕子宫等为主要手术指征。两组产妇既往月经均正常,孕产次、孕周、年龄、手术指征无明显差异。两组均采用椎管内麻醉,手术方式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双层缝合组以1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子宫切口肌层后包埋缝合子宫浆膜层及浅肌层,单层缝合组采用1号可吸收线缝合子宫切口浆肌层全层。两组缝线间距均为1.5cm左右,距切缘1cm进针,适当拉紧,注意避免缝线过紧过密,其他手术步骤及围手术期用药无差异。

1.2 研究方法和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在术后月经复潮达10个月以上进行复查,记录其月经情况和其他临床表现,常规行超声检查,子宫下段前壁切口部位浆膜层连续而肌层不连续,内无回声区诊断为切口憩室形成。部分患者行宫腔镜检查,表现为剖宫产切口部位局部缺损呈拱形穹窿样改变,凸向子宫浆膜面。记录各组憩室形成例数及其临床表现,采用SPSS 13.0统计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双层缝合组形成切口憩室11例,单层缝合组发生2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憩室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类,先天性子宫憩室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十分罕见。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属于后天性憩室,其位置与原剖宫产切口部位相关。国外有学者认为,子宫切口憩室的形成与使用的缝合材料及缝合技术有关,认为局部缺血的缝合和使用吸收缓慢的缝线可能是引起憩室的原因[1]。国内有研究认为子宫切口憩室的形成与切口的选择、缝合、子宫内膜子宫切口异位、感染有关[2]。本组40例子宫切口憩室形成患者中,28例存在经期延长和月经淋漓不净,下腹痛或经期疼痛者11例,不孕3例。

子宫切口憩室根据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等检查,结合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不难诊断,必要时可行诊断性刮宫外子宫内膜病变除外。Fischer[3]認为阴道超声是诊断子宫憩室的可靠方法,但单纯行超声检查敏感度及特异度不高。Donnez等[4]为患者依次行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MRI、宫腔镜检查,明确诊断并测量憩室的相关数据,认为通过宫腔镜可以发现宫腔内憩室改变图像,超声及MRI可测量憩室的长度、深度及其上方子宫肌壁厚度,子宫输卵管造影可确定憩室的宽度,但为患者行多种检查经济负担重,反复宫腔操作增加感染机会。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治疗手段报道不一。使用口服避孕药可以在用药期间缓解月经淋漓不净的症状,但许多人因为不良反应停药,且停药后症状易复发。修补手术治疗预后较保守治疗有明显的疗效,故手术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方法,目前多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郭银树等通过宫腔镜联合B超及腹腔镜诊治剖宫产切口憩室取得了良好效果。

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双层子宫切口缝合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发生,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双层缝合法使切开的内膜层向宫腔内翻,肌层及浆膜层对合相对完整,恢复了原来的解剖层次,避免子宫内膜内移的同时又使子宫壁结构得到了加固,从而避免或减少了子宫壁憩室的发生。目前对于子宫切口憩室的手术治疗,一些研究[5-6]亦采用双层缝合方法,并且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Fabres C, Aviles G, De la Jara C, et al. The cesarean delivery scar pouch:clinical impications and diagnostic correlation between transaginal sonography and hysteroscopy[J]. J Ultrasound Med,2003,22(7):695-700.

[2]黄璇.阴式超声联合宫腔镜诊治剖宫产后子宫憩室22例临床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1,25(4):232-233.

[3]Fischer RJ. Symptomatic cesarean scar diverticulum:a case report. J Reprod Med,2006,51(9):742-744.

[4]Donnez O, Jadoul P, Squifflet J, et al. Laparoscopic repair of wide and deep uterine scar dehiscence after cesarean section. Fertil Steril,2008,89(4):974-980.

[5]蒋学英,曹霞,何国照.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21例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1,12(18.6):865-866.

[6]丁景新,陈建亮,张宏伟,等.宫腹腔镜联合修补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2,9,39(5):506-507.

猜你喜欢

剖宫产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腔内彩超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
剖宫产会导致后代肥胖
头一胎剖宫产第二胎一定要剖吗
某院近三年剖宫产现状分析
一胎剖宫产,二胎只能剖吗?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
剖宫产指征1603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