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路的养护管理

2015-10-21唐倩茹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
关键词:公路建设公路养护管理

唐倩茹

【摘要】公路作为一种大流量、设施完善、现代化技术含量较高的交通载体,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公路的养护工作是公路营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公路优良服务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公路建成通车后,随着营运时间的推移、交通量的增长,公路及其配套设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及时发现并有效修复这些损坏,保证公路的各种工程和设施,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从而保证公路具有快速、畅通、安全、舒适、经济的使用功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情况,总结了公路养护管理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几点具体解决对策。

【关键词】公路建设;公路养护;管理

一、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能够正确了解及评价公路的运营状况及服务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养护维修,创建美好的行车环境。

2、能够及时发现由各种原因造成道路的缺陷,比如说,设计不合理、设施的先天不足及时人为的损坏等等,能及时的去弥补,来逐步提高公路的服务功能以及晚上使用的情况。

3、能够减少因设施维护不合理给用人们带来的意外损失,比如说,因公路设置的路障被破坏,导致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等,会引起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4、能够及时发现路况的病害问题,工作人员能第一时间进行修护,延长道路的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营管理的成本。

二、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

1. 养护工作的经常性、及时性。由于我國的公路建设既是国家基础设施又具有收费的特性,因此,必须经常保持公路的完整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证行车安全、畅通、舒适,以提高运营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对养护工作的任何懈怠和疏忽,不仅会对道路及其设施本身造成潜在危害,也会对在公路行车的驾乘人员构成严重生命威胁。

2. 由于公路行车密度大、车速快,养护作用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3. 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公路的养护对象除道路、桥涵、隧道及其沿线附属设施之外,还应当包 括交通工程设施,监控、通信、照明设施,绿化、环保、园林设施,棚亭建筑设施,以及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等等。这些设施的养护和管理几乎涵盖了道桥、建筑、园林、机电、光电、机械、计算机等多种专业,形成了一个内容广泛、互有联系、缺一不可的综合养护体系。

4. 养护的高成本性、复杂性及科技性。特别是高速公路养护标准较高、机械规模及使用比例较大,成本较 高。同时施工工序复杂,并应不断探索和推行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

三、公路养护管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我国种类公路的建设发展异常迅猛,传统的、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验型养护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目前暴露出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养护管理体制不顺。如目前我国一些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与一般公路的养护管理一样,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不能反映高等级公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要求;养护经费来源仍采用拨款方式,不能适应高等级公路管理企业经营性要求,这些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2)养护运行机制落后,“重建轻养”思想严重。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主要表现为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监管不严,处罚过轻;对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3)缺少养护定额与规范。截止目前,针对各类公路养护管理特点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统一的养护定额与技术规范尚未出台,养护工程费支出缺乏严格的考量标准,随意性较大;养护质量的考核仍沿用以往公路养护的“好路率”指标,不能满足对高等级公路全方位养护的客观要求。

(4)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虽然一些地方,一些高等级公路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对国外已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处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使用。 (5)养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普遍偏低。 上述问题造成了我国各种公路养护管理技术落后,已严重制约了各类公路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等性能的充分发挥,已形成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瓶颈。

四、 对加强公路养护管理的几点建议

1. 建立完善的公路养护管理制度,是搞好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 制度是规范各项工作和人们行为的准则,一套好的规章制度,能使各部门工作正常衔接,避免互相扯皮、推诿和工作遗漏,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单位就像一部运转的机器,每个人就是机器中的每个部件,要想整部机器运转正常,就必须保证每个部件运转正常。纵观国内外知名企业,无不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切合实际,操作可行的规章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到底要建立哪些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①涵盖工作范围的每项工作、每个步骤,每一个岗位。②便于操作执行,言简意骇。③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我国,高速公路已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工作,应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否则,高速公路的效益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2. 必须走机械化养护的路子: 公路建设本身固有性质决定了公路损坏后必须及时进行修补,尤其是路面部分损坏极易造成交通事故。时刻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路况,是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必须培养一支反应快速、技术熟练、设备配套的机械化养护队伍,才能保证养护的及时性、快捷性。

在机械配备上,必须以专用机械为主,如洗刨机、压路机、摊铺机、拌和楼等,非专用机械如翻斗车等可采取雇佣车辆方式解决,据了解社会车辆过剩,随时可以雇到。以减少初期投入过大资金,并减少管理费用和难度。

3. 提高养护管理技术: 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正常使用,规范、高效的管理使高等级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支撑。 (1)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T)促进公路养护管理化。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使公路沿线三维空间直观简明,数据管理便捷高效,为公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2)利用高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监测和公路养护智能化,通过利用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RS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的转变。 (3)推广使用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五、结论;

高等级公路的作用及特点决定了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如何搞好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是摆在公路管理部门及经营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确树立“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发展”的观点,是我们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的要求,为满足高等级公路的使用公益性,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我们必须从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现代化公路养护管理对策,深化改革现行公路养护体制与运行机制,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公路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新路。

参考文献:

[1] 王文敏. 信息技术在公路养护管理中的应用[J]. 河南科技,2005.3.

[2] 黄智勇.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1.

猜你喜欢

公路建设公路养护管理
公路养护施工中的交通控制及管理分析探讨
外加剂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分析
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在养护工程中的运用
交通行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若干问题探讨
分析如何做好公路养护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公路养护的科学管理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