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组教学模式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5-10-21荆晶

大观 2015年10期
关键词:视唱练耳教学高校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深化与推广,高校教育体系也逐渐产生了一定变化,音乐学科得到了更深的重视,尤其是对于视唱练耳这门必修课。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视唱练耳教学现状,随即针对课程的现代化设计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从而进一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视唱练耳教学;高校;分组教学模式

视唱练耳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技能课程,也是进行音乐学习的最基础训练。然而,纵观我国高校的视唱练耳教学现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分组教学模式逐渐引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分组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是学生对这视唱练耳产生兴趣,进而巩固学生的视唱练耳学习水平,与此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完善视唱练耳学科的自身建设,探索更为科学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一、高校视唱练耳教学模式现存问题

视唱练耳训练所注重的是对学生内在的听觉培养,也就是对声音的一种想象能力和对声音的思维活动能力。内在听觉就如同是以另一种方式来感受音节,用心智去想声音,在没有实际声音的情况下,凭靠内心的耳朵就能把一个音的实际音高感觉出来,是不同形式的“听”。视唱练耳对于这种内在听觉的训练十分重视,无论是节奏训练,高音雪莲还是旋律的记听训练都是围绕内在听觉为核心的的,以其为训练重点。可见,视唱练耳能够培养学生对听力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

目前,纵观我国高校视唱练耳教学模式现状,大多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主要针对音乐各个要素分别进行单项训练,利用钢琴还原或者听辨音高节奏等系统训练,从而增加学生对音乐各个要素的综合听觉能力。还有一些高校教师会采用音乐作品改编或直接采编单声部或多声部的视唱训练等。这些沿用至今的传统教学方法,必然对于高校学生具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对于音高、节奏和旋律的技术方面训练过于重视,大体上都是遵循着从教师一味地教授到学生被动地接受这一课堂流程,再通过定期的成绩测评来促进和认识学生的学习程度。这种教学模式难以贯彻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学生们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也渐渐消失。学习兴趣不足直接导致学生的课堂效率下降,很多学生视唱练耳的基础功不扎实,音准、节奏感有所欠缺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便集中体现出了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弊端。

二、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实施分组教学模式的意义

首先,分组教学顾名思义,是将全体学生进行分组来分别予以学习指导的教学方法。那么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尤其是对于刚刚入学的新生,对音乐的控制能力是参差不齐的,但我国受各方面限制不可能进行小班教学模式,都是一个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学生所接受的教学进度和内容都是一致的,传统教学模式也是由于这一条件而出现弊端。而分组教学模式的实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将其进行分组,同组的学习水平相近,以便于教师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辅导。而且学生进行分组之后,因为每一个组别都有有限人数,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单个指导则更更加具体化并有切实的针对性,因材施教得到了最大化的实现。

其次,分组教学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由于传统模式下人数众多,个体学习得不到充分的关注,而在小组教学当中,人数数量得到了减少,每一个人都显得更为突出,教师按照每个组别的单位,可以充分关注到每一位同学,从而形成了一种带有竞争色彩的学习氛围,学生们对学习产生了动力。同时,也要实施小组的轮流制度,也就是说,小组组员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通过学习情况的波动而有所调整。如此一来,在以小组为单位的良性竞争的大环境下,还有每一位学生彼此之间的小个体的竞争,同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又相互竞争,形成两条主线上的积极学习氛围,推动着每一位学生的不断进步,整体上提高课堂有效性。

三、分组教学模式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第一,分组教学模式下,要对小组的划分进行有机整理,小组教学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小组划分。小组的划分的标准从一开始必然会受到学生基础条件的影响,一些学生发觉自己的水平较差而被分到平均成绩较弱的组别,很可能会发生低落情绪,出现自尊心问题,所以,老师作为课堂引导者,必须对此做出合理和适当的解释说明,并明确教学规则,让学生明白每一个学生的机会都是平等的,可以随时根据自身学习状态和情况做出组别调整,所以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而且分组的本质目的在于更好的帮助学生或的视唱练耳水平的提高,而不是单纯的因为成绩为学生们划分等级。教师应当以坦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消除学生的思想顾虑,从而为教学的顺利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多的是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所谓个性化培养,旨在学生兴趣和特长的挖掘与发展,最大程度上的做到因势利导。分组教学能够为个性化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个组别的学生特点进行不同的指导,有些学生面临的是基础不好的问题,教师可以对其予以耐心的讲解和鼓励;有些学生面临的是自尊心问题,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导其视唱练耳的学习需要长久训练,无需急于一时,来帮助学生消除烦躁的心理。由此,为学生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关注和培养,能够是学生的视唱练耳水平得到充分的提高,并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与教师建立起了相互信赖的良好关系。

第三,注重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分组教学将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课堂流程也是以小组为单位,所以,教师在课堂设计上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展开小组学习。小组就是一个小集体,作为集体中的成员,每一个学生都应当有小组主人翁意识,再通过教师的引导,为学生们创造出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要求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共同进步。通过开展各种共同合作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视唱练耳能够培养人们对音乐的认知和感受,涉及到学生的视唱、音乐的听辨能力以及歌曲的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技能,长期以来一直是高校音乐教学当中备受重视的学习内容。为保证教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分组教学方法是今年以来受到廣泛重视和认可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视唱练耳的学习具有较为明显的积极作用,能够为学生对视唱练耳学习内容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岚.高校视唱练耳教学新模式的探索——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电脑多媒体系统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04:70-73.

[2]张婷,翁梅.试论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中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5,06:159+174.

作者简介:荆晶,河南郑州人,研究生,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视唱练耳教学高校
视唱练耳教学中流行音乐元素应用的有效性
国际三大主流音乐体系比较研究
简析指导幼师开展视唱练耳教学的途径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在视唱练耳教学中钢琴演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