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供电所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2015-10-21张海青张树程
张海青 张树程
【摘要】安全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供电所发展运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供电所是我国电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升供电所的技术管理水平、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对供电所的安全检查等,已成为当前供电所管理中的重要举措。本文探讨了新时期供電所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新时期;供电所;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供电所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如果安全抓不好,效益、稳定和发展就无从谈起。只有不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做到有组织、有措施、有考核,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规程规范,带着感情认真抓安全、管安全,才能使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一、新时期供电所安全管理现状
1、专业员工缺乏
(1)供电所一般都安排在地方乡镇,高学历及高技术员工的择业标准是大城市,认为乡镇地方太小,不愿意回到基层工作。所以,目前供电所员工分布面存在着明显的现象,即高技术员工所占比例较少,原先员工所占比例较高,造成供电所整体工作能力不高。
(2)供电行业还存在着一种现象,如供电企业比较重视主电网建设,加大人力财力投资,使主网运行速率加快,并通过招聘专业人才,使主网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而且业务能力较为全面。而配网建设却一直裹足不前,不被供电企业重视,导致供电所供电效率低下,随着新时期人们供电需求增加,并不能满足供电需求。
(3)供电所人才引进率低下,缺乏高素质员工,造成日常运行中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供电稳定性。
2、安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1)供电所虽然地处基层,但却担负着该地区所有用户的供电工作,如果供电安全工作做不到位,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用电安全。再加上供电工作本身充满危险性,所以,供电所应制订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使供电工作有序、稳定的运行。但目前,供电所在供电运行中,并没有制订相关的安全制度,仍旧采用粗放的管理方式,使供电中故障频现,严重影响了供电安全。
(2)由于缺乏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平时供电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由于操作不当或者管理不慎所带来的故障;
(3)由于疏于检查,使得供电中经常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严重威胁到供电安全。基于供电所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应及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供电工作稳定运行。
二、新时期供电所安全管理的对策
1、完善和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健全安全责任制,细化安全管理,责任到人。开展安全日活动、班前班后会、安全分析会、安全检查活动等各种安全生产例行工作,并形成各种安全生产管理的技术资料、台账、档案和记录,不断地规范供电所的安全管理,切实把各种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2、强化“两票”管理,严格执行考核制度
加强“两票”管理;把“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当作重点来抓,把安全考核跟经济效益直接挂钩,明确两票三种人的责任。安质部门定期组织开展“两票”的相关培训讲座,并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典型问题作专题报告,并认真组织员工学习《两票实施细则》,管理人员要加强对两票的日常检查和指导,并严格进行月末审核、分析总结等工作票管理工作,规范管理;对工作票的“工作负责人”、“签发人”、“许可人”等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对他们的工作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并把考核结果和经济奖罚直接联系在一起,出现违规严重者取消其相应资格,并追究责任。
3、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制订员工业务技能培训计划,建立员工学习档案,定期参加“第三方”机构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知识与业务技能学习。提倡“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提升培训效果。采取辐射式培训方法,做到全面、有效、提升的要求,提高供电所员工业务技能与安全知识水平。供电所按季节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反安全事故演习,从而提高事故的应变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要杜绝跟随作业、盲目作业等坏习惯;加强日常作业安全管理,定期进行保护器测试、接地电阻测试等工作,确保农村三级剩余动作保护器安装率、投运率、正确率、实现100%。积极开展危险点分析和控制措施的工作,对作业中可能发生安全隐患和危险点进行预控,切实了解安全隐患和危险点的实际位置,并进行安全性评价,可以运用事故树状分析等相关方法,提前分别列出对策以备万一,真正地做到防患于未然,从根本上保证安全生产。
4、严格杜绝违章违规操作
落实好技术措施是确保人身安全的重要因素。重点要从硬件入手, 实行检修工器具与安全工器具集中统一管理,严格出入库管理。按要求对接地线、高低压验电器、绝缘手套(靴)、绝缘棒等进行周期校验,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安全工器具,配齐标志牌。要加强培训,让员工对安全技术措施会做、能做、做好,同时加强考核力度,对不执行安全措施的行为要从严查处。
5、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单位人事部应认真制定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培训课程主要从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技能、安全基本知识、实操演练等入手,着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和安全防护意识。部门、班组要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可以采取设立安全日、安全周、安全月及开展专项安全教育等形式提高员工安全知识水平,消除隐患。加强员工持证培训。所有生产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应经“ 安规”考试合格才能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加强参建单位人员持证作业的监督检查, 发现没有上岗资格作业人员, 责令其停工,并要求承包商限期整改, 确保施工人员全部持证作业。
6、加强安全工器具的管理,确保安全防护
强调“安全工器具是生命线”的安全理念,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并正确使用、保管、保养安全工器具,定期对安全工器具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要明确要求严格保管自身的安全工器具,严禁挪作他用;建立健全安全工器具考核机制,对违反相关规定者要严格查处。
7、加强安全检查工作
应加强对供电所的配网设施建设和日常供电的安全检查工作。要仔细检查配网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危险区域、技术操作和安全事项等问题;严格检查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比如地线的装设、围栏的设置、标示牌挂点的选择、监护人的安排和危险点的控制措施等;严格检查施工情况,及时报告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当出现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时,要及时汇报,不要自行采取措施。此外,在日常供电管理过程中还可开展安全检查和评比工作,以增强供电所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8、充分发挥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
一是监督“ 两票” 管理,主要核查外来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和“ 三种人” 的履职情况,重点关注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随机抽查“ 两票” 填写与执行情况; 二是随机抽查班组的安全活动记录、事故案例学习情况等,调动基层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三是随机抽查班组日志,监督班组开展安全活动情况; 四是随机抽查设备缺陷处理记录,监督设备缺陷处理情况,提高设备消缺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总而言之,安全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用电安全。目前,随着人们供电需求的不断提高,供电所安全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供电所必须立足于现阶段供电现状,采取相应的对策,将供电管理工作做到位。
参考文献:
[1] 王和星.县级供电企业全员服务意识的培养[J]. 云南电业. 2011(09)
[2] 谢祖聪.县级供电企业供电所专业化管理应用探讨[J]. 广西电业. 2011(Z1)
[3] 李海青.全员培训在县级供电企业的实践及应用[J]. 华北电业.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