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防止脑出血后脑疝的临床效果
2015-10-21王金慧许佳佳
王金慧 许佳佳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防止脑出血后脑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脑出血患者中出现脑疝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分级(ADL)显示研究组患者Ⅰ级患者22例(64.71%),显著优于对照组6例(17.6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显示,研究组Ⅰ级患者2例(5.88%),明显低于对照组10例(29.41%)。两组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脑疝的发生,提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脑出血;脑疝;临床疗效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加大了我国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而高血压是引发脑出血的重要原因,脑出血患者容易出现血肿周围水肿、扩大和梗死导致颅内压上升出现脑疝症状,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理健康和生命安全,在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清除血肿为主,但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疼痛和疗效往往给患者心理和生理上带来严重伤害和影响,甚至直接关系到患者治疗的临床效率,可见在脑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中出现脑疝现象的患者34例给予优质的护理干预取得了可观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中出现脑疝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4例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为36~80岁,平均年龄为(48.3±5.7)岁,其中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9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出血患者7例,脑叶出血患者4例,脑干、小脑半球出血患者各2例;对照组34例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为37~82岁,平均年龄为(48.7±5.8)岁,其中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20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出血患者6例,脑叶出血患者3例,脑干出血患者3例、小脑半球出血患者2例。两组患者在常规资料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1)血压调节护理干预。当患者血压在200/110mmHg以上时,可以给予患者相应的缓慢降压治疗,在患者血压在170~200/100~110mmHg时给予适量的脱水剂治疗,根据患者血压的变化情况选择是否给予降压药治疗,当患者血压在165/95mmHg以下时,不需要使用降压药物。在降压的过程中要缓慢平稳。如果平均动脉压下降高于20%,则有可能影响脑灌注压的情况。(2)颅内压护理干预。应用NIP-200型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检测仪检测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1]。当患者颅内压在5.3kPa以上时,患者颅内压表现为高颅压,在1.96~2.67kPa以上时则表现为异常,此时可以将患者床头向上抬高30度左右,让头保持在一个中线位状态,有利于促进颈静脉血流回流。同时在使用脱水药物时,脑灌注压应保持在70mmHg以上,避免影响患者脑组织的血流灌注。(3)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在得知病症后往往会因为疾病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影响表现出烦躁、不安、恐惧等消极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病症的基本知识、自我护理知识、应对措施进行普及,在护理过程中尽量要求家属陪伴,与家属一起劝导、鼓励和說服患者,多给予患者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帮助患者消除疑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脑疝的早期诊断和护理。护理人员在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应严密的严控患者的生命提升、颅内压检测、瞳孔变化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综合诊断和判断,尽量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当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呼吸深但缓慢、脉搏缓慢但却洪大时,表现为脑疝的前驱期。同时患者意识变化也是产生脑疝的重要表现,如果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或意识障碍则有可能发展成为脑疝症状,应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当患者一侧的瞳孔对光反正消失、散大固定时已经属于脑疝中晚期,因此做好瞳孔的观察和检查也是防止脑疝的重要方法。经脑CT检测患者脑中线的结构没有向对侧移位,而脑干下移,第三脑室出现扩张现象,直径大于1.5mm[2],环池受压消失,也可以作为脑疝的早期诊断依据。
1.3 疗效评判标准
患者在出院半年时间后进行追踪调查,GOS分级Ⅰ级为死亡者[3],根据ADL分级[4],Ⅰ级为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生活;Ⅱ级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可以独立生活;Ⅲ级为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需要别人帮助和搀扶可以行走;Ⅳ级为卧床,意识清醒;Ⅴ级为植物生存状态。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l7.O进行处理,组间计数单位用x2,P<0.05表示数据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分级(ADL)显示研究组患者Ⅰ级患者22例(64.71%),显著优于对照组6例(17.6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显示,研究组Ⅰ级患者2例(5.88%),明显低于对照组10例(29.41%)。两组差异比较明显(p<0.05)。见表1:
表2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结果[n,(%)]
3.讨论
大量的研究报告显示,血压对脑出血患者的血中扩大有严重的影响,当患者的血压在180/110mmHg时的血肿扩大明显比正常情况下的扩大几率要高出许多,此时出现高血压、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几率也会明显增加。因此,加强患者血压监测,适当的降低血压,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由此可见加强患者血压调节的护理干预的重要性。
在脑出血患者中颅内压的增加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对患者实施动态颅内压检测可以在早期准确的诊断和判断患者颅内压变化,尽早的做好防止脑疝产生及治疗的干预,同时对脱水药物的使用进行护理干预,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同时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干预、出院后的预防工作进行指导,减少和避免脑疝症状的出现。
总而言之,脑出血患者由于颅内压的升高和颅内腔之间的压力差是导致脑疝形成的主要原因,在脑疝晚期会出现脑干缺血或功能衰竭现象[5-6],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非常的高。因此,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的护理干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提高脑出血临床治疗和防止脑疝的产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叶瑞香,宋明浩,范少华等.护理干预防止脑出血后脑疝的临床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1):3533-3534.
[2]王秀萍,孙春妮.预防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干预[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5):3233-3234.
[3]冉成华,刘玉兰,梁敏等.41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干预[J].价值工程,2011,30(24):326.
[4]杨冰霞,郑越瑜,唐丽平等.前瞻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预防便秘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7):88-89.
[5]王清.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27-28.
[6]韦梅珍,林兰,蔡月容等.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便秘防治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