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常见质量问题及改进对策探讨
2015-10-21何文叠
何文叠
摘要: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由于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主要分析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问题和原因,并就此提出几点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质量问题;改进对策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整个建设行业的竞争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工程建设的成败不仅依赖于高超的建筑技术和坚固的建筑材料,更加取决于对岩土质量的勘察情况。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高低和准确直接影响到了工程建筑的选址、设计、安全和经济成本。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岩土工程勘察的难度无论是从数量上和规模上,还是在施工难度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并且岩土工程勘察本身还存在一些常见质量问题,这极大的影响了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
一、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常见质量问题
1.岩土工程勘察前存在的问题
一些公司的勘察报告的资料收集不齐全,或报告质量略显粗超,对于应该进行勘察的项目并未详细报告而是一带而过。有的由于公司由于勘察技术的缺陷或是勘察设备的落后,影响了先期对于岩土工程质量的勘察情况。
2.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这个时期的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是在野外进行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勘测点设置的不合理。一些勘测单位由于缺乏对勘测对象的整体认识,或是由于经济、时间等原因,对勘测点设置不够,或者是不加判断的胡乱设置勘测点取得勘测数据。这样的操作极大的影响了勘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造成勘测不明的情况。
(2)勘察工作中工作量不够或取样不规范。一些勘察的工作人员在进行野外的实际工作时有的为了省事,不顾强制性的明文规定而自行减少工作量。例如勘察报告中要求每层岩土必须满足六件测试,于是一些工作人员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仅仅对每层岩土进行6次取样。这样的勘察量完全不能使取样达到代表性和均匀性,也不能对异样数据进行进行分析。还有的在去取样时操作不规范,如在钻孔取水样时没有洗井,进行波速测试时间距太大,或在腐蚀性试验取样位置没有根据地层变化调整取样位置,不能为基础选型和地基评价提供可靠依据。[1]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勘察报告并不能正确的反映所勘察土地的質量状况。
(3)岩土分类不合理。由于勘察人员技术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使得他们对于野外地层的划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此外就是对于岩土分类、描述和测试结果的报告也会出现很大的差异,这就不能很好的反映岩土成因类型的特点,资料也显得杂乱无章,给后续的整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也影响到了勘察的结果。
(4)原位测试不达标。主要是在进行原位测试时不按要求操作,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如在静力触探时不按规定调零,造成数据采集不准;在冬天与夏天气温和地温相差加大的情况下进行测试造成指标相差巨大的情况。标准贯入试验操作不当,没有对杆长进行校正,在缩径和孔底有残留时,标贯器没落至应测试孔底位置,造成标贯数据严重失真;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在施工时因连续贯入缓慢且起杆困难或局部地段锤击不进而放弃连续贯入,使得碎石土的触探指标数据不详实,造成评价困难。有些场地为了加快进度,在做现场载荷试验的同时进行疏干排水,没有考虑疏干排水会造成地基土压缩沉降 会造成试验数据的失真,导致载荷试验提供的承载力明显偏小,造成工程浪费。[2]
3.岩土工程勘察后存在的问题
(1)室内检测的不规范。许多岩土样品在送回实验室后,由于工作人员疏忽没有在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检测,或是检测不到位。有时候由于时间等问题没有对样品及时进行检测,造成土壤成分的氧化或变异,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2)对检测报告的资料整理不规范。一些工作人员对相关的统计概念和专业理论不甚求解,就想当然地拿过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如在岩土参数的统计和分析中,没有去除异常值,造成标准差、变异系数过大。对岩土参数的标准值理解不清楚,对任何岩土参数都提供标准值。
(3)检测报告编写的不规范。首先是对于检测报告的内容表达不够规范,很多部分都显得含糊其辞。其次是选择的参数混乱,不完整,有许多冲突的地方。最后就是检测报告的编写只重视结论,而对具体的过程和建议都很简略。
二、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专业人才的缺乏
目前高校培养的这方面的人才相对于市场供应来说还比较短缺,而一些勘察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一些专业的勘测、取样等工作都让农民工操作完成。由于他们没有专业的知识素养,所以在勘测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凭个人经验或主观臆断行事的现象,造成操作的不规范,从而影响勘测数据和取样的精确性、严密性。
2.勘察市场的不健全
现在虽然国家制定了勘测的收费标准,但在市场的实际操作中并没有人按照规范行事。整个勘察市场管理混乱,尤其是通过不断压低价格来与同行竞争,成本的降低必然导致勘察的不严密。
3.整体勘察水平较低
就现有条件而言,我国许多勘察单位仍然采用旧式的勘察方法和勘察手段。尤其随着科学技术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新出现的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已不是仅靠旧式手段就能够解决的。但显然他们没有能及时跟上知识和技术更新的步伐,故而在勘察上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仍然未得到根治。
三、岩土工程勘察的改进对策
1.加强对岩土工程勘察市场的监管
目前勘察市场还处在发展阶段,所以整个市场的有效运行还需要进行规范,建立完善的岩土工程勘察监管体制。首先对于勘察的合同条款要有明确的规定,有关部门还要对其中的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管理。其次对于勘察的现场作业也要进行监管,看他们的操作行为是否符合规范,从而保证勘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对勘察报告的编写内容进行严格审查,尤其是看数据的选用是否符合取样规范,重视对有效数据的选用。
2.重视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它不仅需要认真严肃的态度,更对专业技术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进行勘察工作的过程中要尽量使用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整个勘察结果的质量。勘察单位也要加强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不断对员工进行新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同时由于这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工作,在工作中还可以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机制,促进技术的学习。
3.注意对各种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
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要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如地理学、地质学等,所以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要综合应用各方面的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岩土工程勘察越来越多的应用更多学科的技术,如地质测绘技术、物探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通过这些先进技术,不仅极大的降低了勘测察的难度系数,还增加了勘察的精密性。
4.处理好经济效益与成果质量的关系
在市场竞争的机制下,总有一些人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或为了与同行竞争,不停地压缩勘察成本,这就造成了勘察成果的缩水。但这是一种极其短视的行为,万一岩土工程有问题而又没有勘察出来导致建筑工程的失败,会给勘察单位和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这就相当于自砸招牌。所以勘察单位一定要从长远出发,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基础之上,一定要确保勘察成果的质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是一项非常精密且复杂的工作。由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随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它又极富挑战性。在进行勘察时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防止各种问题的发生,借此来保证勘察质量。[3]
参考文献
[1]张子祥. 岩土工程勘察常见质量问题及改进建议[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5,04: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