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难点及控制

2015-10-21龙梅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
关键词:造价预算难点控制措施

龙梅

【摘 要】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是整个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预算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科学的预算能够有效提高工程质量与施工效率,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投资手段与措施,只有合理的预算,才能为施工企业提供指导,统筹各类资源,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使各项施工能够顺利开展。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难点及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难点;控制措施

建筑企业为促进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就必须深入了解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对已知的建筑工程开展高效,准确的工程预算,还要结合建筑市场的实际状况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以及企业自身的实力和经营状况,科学,稳定,高效地进行建筑工程预算工作,这样才能使工程造价工作更加科学和规范。

一、建筑工程造價预算的难点

1、 缺乏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单位管理意识落后,认为生产经营和预算管理属于同一体系,将预算管理误认为是控制成本的方法,并将其与生产经营计划相混淆。对于预算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资金的浪费,使用效率偏低。预算管理部门往往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预算的编制,因此出现了较多的不符合实际的问题。同时,在对预算进行执行的过程中,管理部门的关注度不够。相关的职能部门对于造价预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更加容易造成预算与实际情况脱节。

2、定额更新缓慢

预算定额与建筑产品的价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定价的基础。同时也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关键要素,还具有确定和控制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作用。具体的讲,预算定额即一种标准,是对于劳动力、机械、材料消耗的相关规定。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建筑行业也是如此。许多先进的技术以及新工艺、新材料被应用到建筑领域,如果预算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就会导致预算定额与工程实际不相适应,对于建设管理和造价管理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目前,我国的预算管理体制普遍落后于市场,管理方式不够先进,定额单价也滞后于市场,仍处于以往的人工和机械的水平。同时,对于工程中采用的新机械、新材料,没有及时补充到定额单价中,且代表性较差。这种静态的定额管理方法必然和市场经济变化的需求相背离。

3、管理方法落后

我国目前采用的预算管理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不利于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当前的市场是日新月异变化的,因此需要灵活的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模式与之相适应,现有的管理方法在灵活性、动态性以及全过程控制方面较为欠缺,亟待改进。虽然建筑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很多,然而现阶段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同时,在进行基础资料的收集时,工作不够细致,对于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不够清晰,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缺乏先进性,这些都会导致预算出现较大误差,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4、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工作量巨大,因此对于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很高。然而旧的管理体制,对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非常不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普遍不高。同时,很大一部分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的业务流程不够熟悉,没有很好地掌握,对于工作中遇到的特殊或突发情况也束手无策。更加不具有投资预控的能力,导致预算与实际工程有很大的偏离,工程造价得不到有效控制,很多问题都是以事后处理为主,事前预防工作较为薄弱。

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措施

1、加强工程前期预算控制

一项工程需要有一个投资决策,当整体投资决策确定了,就需要通过工程施工设计来实现对工程预算的控制。要想做出科学真实的预算,就需要充分做好预算方案的设计工作,通过不断的修正和分析研究,全面确定工程合理性,用建筑工程前期预算控制进行科学合理的方案制定,可以说,在建筑工程中,同一个项目可以有很多种建筑设计方案,不同的方案又存在差异化的预算,只有通过不断论证分析,才能实现优选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目标。这样就能保证有效的实现科学预算,减少工程成本。

2、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施工设计单位在对图纸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由编制组来协作完成,尽量做到科学精准,减少施工中的变更,在确定好的初步预算基础上,实行招标价公开化,加强对工程造价整体进程的管理,而施工单位依据需求,正确报价、科学组织、严密施工。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综合管理体系,实现对工程整体的预算,工程预算不是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工作,需要设计单位、建设单位、预算编制单位和施工单位等共同协作才能完成,不同的部门起到不同的作用。各个部门要站在自身立场和角度,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形成相互约束和监督的总机制。

3、运用合理的审核方法,加强审核力度

积极推行“限额设计”,确保项目上行造价不高于限定额度。该原则利于各企业间协调造价,控制预算,确立资本规模。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大审核力度,提高审核质量,检查工程造价中是否存在错算、重算、漏算的现象; 针对重点项目应详细核算,确保工程量的准确性; 加大图纸的审核力度,应做到科学合理,安全经济。

4、适时化掌握工程材料价差因素

一定要严密关注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当期建筑材料价格或价差指数,在进行预算时,就能够对照进行材料价差调整。材料差价把握的具体内容为钢筋、水泥、沥青及油燃料等材料情况,要全面做好分类材料的市场调查工作,有些就地取材的当地材料,还需要及时掌握本地价格变动情况,以当地物价为标准,做好各类预算,有些有条件的开发商,自行组织开采砂、石、土及粘土,那么也要把这部分人工机械费用计算出来,保证预算更加重要、合理、可信。

5、将信息技术融入于管理之中

要想确保工程预算的准确性,进而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就需要强化对工程造价工作的管理,但是,由于当前国内在工程造价管理上尚未实现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方式,进而致使相关资料无法得到有效的运用,最终导致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其中关于工程预算工作部分的精准性也有待进一步加强。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网络信息管理平台,能够确保相应的数据与信息得到及时有效的利用,进而在提高预算精准度的同时,强化工程造价控制,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6、加强相关的审核监管力度

以强有力的审核与监管力度能够进一步确保预算的合理性,进而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为成本控制提供有效的信息与数据。而要想实现对预算工作的有效审核与监管,就需要做到:第一,结合相关工作的实际需求,建立完善的审核与监管机制体系,从而落实相应责任,以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结合以往审核与监管的经验,对于在工程预算中可能会出现虚假信息的部分实现有效的复查,确保预算数据的准确性;第三,对于审核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确保建筑企业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预算工作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正常顺利进行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工程技术人员调整工程建设计划,提升工作效率,改善建筑性能的关键,因此,必须有效提升工程预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婉. 关于工程项目预算审查方法研究[J]. 价值工程. 2012(13)

[2] 朱兆林. 刍议建筑工程预决算的控制和管理[J]. 科技展望. 2015(23)

[3] 王志前. 浅谈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造价风险控制[J]. 科技展望. 2015(23)

[4] 惠金花,唐庆鹏. 电力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造价控制措施[J]. 科技展望. 2015(23)

猜你喜欢

造价预算难点控制措施
液压系统常见污染及控制措施的探讨
航道整治工程齿形构建安装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市政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及控制措施探讨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核工作重点探析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探析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