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探究
2015-10-21刘国栋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促使人们从以往重视工程建筑的质量和稳定开始转变为重视工程建筑的科学、功能性。因此相应的建筑行业为能够真正提高其自身所具有的建设施工技术水平,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开始研究并使用更加科学合理化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这项技术的推出和发展,真正符合了时代的发展潮流,有效的满足了人们对于物质方面的需求,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如今高支模技术真正代替了以往的建筑施工方式,主要通过先进性的模型来对建筑物进行整体性的构建分析,从而以此来有效的提升建筑方面的科学稳定性,不但节约了成本,也满足了社会方面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所提出的节能环保的要求。本文作者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0.高支模概述
高支模技术主要是借助一些高度比较高的模板,然后在真正的施工过程当中搭设一种平均高度在五米以上,真正施工使用起来需要借助相应技术方式来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相应支撑的一种负荷载重体系[1]。同时,在进行高支模架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所需的承载力以及搭设模架的跨度以及高度等多个方面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所以这其中的一些高支模高度必须要真正大于其自身的支撑能力。不过,有些施工当中严重缺乏相应的混凝土模板来加以支撑,因此这项工作的危险系数相对来说比较高,真正施工起来难度也比较大。所以就必须要针对高职模的施工技术,派遣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加以设计,并以此来通过专门的安全人员做好相应的施工监督工作。
1.高支模应用设计
1.1设计专业的工程方案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对于工程施工的技术和工艺的选择,一般也是通过轴线的控制以及位置线的确定来作为其主要基础,并以此来保证其水平控制方面的标准要求,从而真正为工程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化的方案。不过,在设计的同时必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和方向:顶架搭设—假设梁底钢管顶托托板—安装楼面模板—绑扎梁板钢筋—验收其中隐蔽工程—浇筑梁板混凝土—保养混凝土——促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要求—拆除梁板模板和钢管顶架等。
1.2高支模钢管支架的搭设方式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高支模的搭设顺序必须要结合相应的施工规范来进行,首先必须要将轴线和梁位直接放线在地上,控制好其水平标高,同时安装好梁板竖向支顶,再将梁底木枋龙骨直接架设在钢管顶托的托板上,再来安装好梁底模板以及梁测模,安装竣工之后,就需要做好对支顶和模板的检查验收工作,一旦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就必须要返工重修。之后根据梁板来进行钢筋的绑扎,以此来保证整个梁板架的稳定性。最后进行梁板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并以此来做好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不过,在整个工程项目当中,要想促使高支模能够真正符合工程各个方面的标准需求,从而实现其预计的质量标准,有效的避免相应的施工事故发生就需要真正做到以下几点:(1)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控制好立杆设置,并在整个过程中做好相应的纵横缝以及扫地杆的设置,设置的方式通常都是纵上横下的设置方式来进行。(2)必须要控制要立杆施工的底部性能,并对垫板和制作设置完善,并以此来设置出相应的调度支托,从而以此来保障螺杆能够延伸到钢管的顶部位置。(3)在真正管理和控制工作当中,通常都需要采用2m作用的纵横方向或是水平方向的拉杆,同时在真正处理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针对拉杆的应力分布均匀加以明确,并以此来将其控制在中部连续设置好的相关剪力墙的结构当中。
1.3管理混凝土浇捣工作
浇筑的墙、梁板或者是柱等竖向结构,当其真正达到相应规定好的强度之后,才能够真正将其作为模板支架方面的约束端来进行操作。而如果实在混凝土真正施工之前的操作,就必须要检查好其在施工配合方面的对比,同时针对混凝土的坍塌度做好实时性的监测观察,直到其真正符合相应施工规定标准之后再进行相应的浇筑操作。
2.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
2.1整体构造的要求
为了确保高支模体系的稳定性,在施工中必须要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及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2.2立杆要求
立杆中所使用的钢管的规格、钢管间的间距及时使用的扣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在每根立杆底部都需要铺设底座及厚度不小于50毫米的垫板;梁板立杆间的间距要求相等或者成倍数;立杆接长必须使用对接扣件进行连接,严禁使用搭接或其它方式连接,保证立杆连接的安全性。相邻的两个立杆接头不能再同步内设置,而且对接的接头竖向距离需要大于500毫米,各接头的中心距离主节点需要小于步距1/3,确保立杆的安全性。(如图1所示)
2.3水平杆的要求
拉通每步纵横向水平杆,其间距必须严格按照方案设计设置;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时,需要在模板距立杆底200毫米左右处进行设置;为了确保可调支托底部的稳定性,在其立杆顶端须在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水平对接接头的位置要求如图2。
对可调顶托伸出长度的要求不能大于200毫米,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可调托座螺杆的伸出长度超出了200毫米,可以采用增加一道水平拉杆的方式进行固定。
2.5木枋搭接要求
木枋搭接需要有支顶支撑,而且要确保支顶支撑的稳固性。对搭接长度的要求为,至少伸出可调顶托150毫米。
2.6剪刀撑的要求
水平剪刀撑设置的要求:剪刀撑需要将两柱间的架体完全拉结,设置距离为从顶层开始每距离2步设置一道剪刀撑;竖向剪刀撑设置的要求:高支模区周边需要设置连续的剪刀撑,并且根据梁的种类,设置不同的剪刀撑。第一类是指A≤0.6m2,需要在梁的一侧设置竖向剪刀撑。第二类是指A>0.6m2,需要在梁的两侧均设置竖向剪刀撑,而且保持剪刀撑的夹角在45°~60°,与地面的角度为45°~60°,且全高设置。为了保證高支模架体的整体性,剪刀撑须与相邻的横杆或立杆上的扣件连接。
2.7拉接连墙杆的要求
如果支架立柱的高度大于5米时,需要在立柱周围外部和中间存在结构柱的位置与建筑结构设置连墙件,要求水平距离在6-10米之间,竖向距离在2-3米之间。在施工的工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柱抱箍与架子搭接连接方式。柱抱箍与架子的搭接连接跨度不得小于两跨满堂架,柱与满堂架连墙件节点大样(如图3所示)。
3.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
3.1顶板施工技术的要点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中的数据对满堂架、模板、小楞进行施工,是保证顶板施工质量的基本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楼板厚度和板面的标高进行严格的控制,特別是在卫生间和阳台的的施工过程中,要调整好板面降板的高度。
3.2梁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梁模板安装的过程中,要先进行底模安装,底模安装时保证中心线的准确性,使用拉通线校正,保证底模水平。在此基础上安装侧模,侧模与底模的角度保持在90度。根据相关规定,在跨度不小于4米时,模板应起拱,起拱的高度应控制在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且不能超过3厘米。为了增加梁模板的稳定性和刚性,需要将梁的支撑架与板、柱、墙的支撑架连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支撑系统。严格控制钢管变形程度,钢管变形要求要符合下表。如图4
3.3剪力墙、柱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柱子模板支撑需要与支撑承重架连接,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荷载的影响导致位移。以此来保证柱子的垂直度。为了确保墙体模板在施工中能够达到横平竖直的效果,剪力墙上部板的局部位置需要用铁丝和花篮螺丝进行调节,保证其上口平直。
4.高支模使用要求
作业面上的材料必须整齐、稳固摆放,保证施工人员的顺利通行。严禁在架面上奔跑或大幅度运动。关于支架基本构架件的拆卸需要严谨,首先,施工操作人员不得随意拆卸。其次,如果因施工要求必须进行拆卸时,必须经主管同意,才可进行操作。最后,拆卸后,要采取合理的弥补措施,保证整体框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且在操作完成时,及时恢复。操作人员进行架上作业时,先要对架体进行检查,确保人员作业安全,如果存在安全问题,要及时予以解决,安全问题解决后方可上架操作,如果在作业中发现安全问题或隐患,要立即停止作业操作,并通知所有架上作业人员及时撤离,防止因为安全隐患造成人员伤亡。
5.模板拆除的要求
模板的拆除时间,需要根据同条件养护的试验混凝土块的强度确定,具体标准为:对于跨度小于8米的梁、板,试验混凝土的强度要达到75%以上。对于跨度大于8米的梁及悬挑部位,试验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100%。
在模板的拆除过程中,对于跨度较大的梁下支顶需要从跨中开始向两端拆除。模板支顶的拆除顺序为:先松下支柱上的可调上托,使代龙与模板分离开,让龙骨降到水平拉杆上,然后再拆下连接模板的全部附件,当模板的附件拆除后,模板处于松动状态,使用钢钎进行撬动降下模板,并使用代龙进行支撑,取走模板和代龙,最后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以及支柱。梁、柱模板拆除时要确保混凝土表面不受到损坏。在拆除中要按照先拆斜撑,再拆模板连接螺栓、附件的顺序进行拆卸,最后使用撬棍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分离。模板拆下后要对其表面上的粘结物及时进行清理,并分类摆放整齐。在拆除过程中,拆下的配件严禁抛掷到地面造成损坏,需要分段集中运送至地面,并按要求对其进行整修和保养,然后根据配件的规格和种类进行堆放。另外,在模板拆除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安全的地方,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6.结束语
高支模在搭建和使用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负起应有的安全管理责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进行施工。保证支架的设计科学、合理,重视支架的整体稳定性能。在搭设过程中尽量与浇筑的建筑构件相连,提高架体的稳定性和抗倾覆性,及时做好信息化监测,控制钢管支架因为外力产生过量应力和变形,使整个工程能够安全、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刘文萍.建筑高支模施工质量安全控制研究[J].科技广场.2010(08)
[2]王海容.浅析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4:241.
[3]陈锦江.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J].门窗,2014,06:396.
作者简介:刘国栋(1979.8-),男,汉族,甘肃兰州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