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应该是快乐者的游戏

2015-10-21徐丽霞

新丝路(下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快乐自由学习

摘 要:本文从发现金字塔不是由失去自由的奴隶建成,而是由快乐的自由民建造得到启示,只有愉快的心情才是智慧之源,快乐才是创造之本。进一步管窥当前教育暴露出的种种弊病和桎酷,提出快乐式教育,才是科学的教育模式。呼吁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认清教育的本能,为国家、为民族,为世界培养真正的人才。

关键词:自由;快乐;学习

埃及金字塔雄伟壮观,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著名的胡夫金字塔其设计之严密、工程之坚固、误差之微小令现在建筑学家惊叹不已。对于金字塔的修建者,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有相应记载:金字塔是用了上百万块巨石垒起来的 ,每块大石头重两千多公斤,最大的壹百多吨呢。为了建金字塔,埃及国王胡夫强征了一大群奴隶,然后把这群奴隶分成每十万人一批,轮流上工。修建这座金字塔坟墓,胡夫一共用了30年的时间。金字塔建造工程的浩大和用人量之多使得人们一直以来,都以为金字塔是奴隶造的。

然而,1560年前,瑞士钟表匠布克在游览金字塔时,做出了一个让人质疑的推断:“金字塔的建造者,不是奴隶,而是一批欢快的自由民。”

这个推论很长时期都被当作一个笑料。

直到2003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宣布:通过对吉萨附近600处墓葬的发掘考证,金字塔是由具有自由身份的农民和独具慧心的工匠建造的,而不是奴隶建造!

历史在这里发生了一个拐点,穿过漫漫的历史烟尘,400年前,那个叫布克的小小钟表匠,究竟凭什么否定了伟大的希罗多德?何以一眼就能洞穿金字塔是自由人建造的?

埃及国家博物馆馆长多玛斯对布克产生了强烈兴趣,他一定要破解这个谜团。

多玛斯从布克的身世历史,一步步地揭开真相。他发现布克曾经是法国的一名天主教信徒,因反对罗马教廷的教规而入狱。在囚禁期间,布克无论如何都不能制作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而在自家的作坊里,在自由快乐的环境下,布克能轻松制造出误差低于1/100秒的钟表。特别是在越狱后,布克制造钟表的水准,竟然奇迹般地恢复到最佳水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布克苦苦思索。

起先,布克以为是制造钟表的环境太差,后来布克越狱逃跑,又过上了自由的生活。在更糟糕的环境里,布克制造钟表的水准,竟然奇迹般地恢复误差低于1/100秒的钟表。多瑙斯研究发现,真正影响钟表准确度的不是环境,而是钟表匠制作钟表时的心情。

多瑙斯发现,布克一千多年前的大胆推断就是建立在自身独特的经历中。今天的参观者难以想象,一群有懈怠行为和对抗思想的奴隶,如何能建造出让金字塔的巨石之间连一片小小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电光石火,石破天惊,这件事使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

应试教育以来,我们的教育环境,恰恰就是以束缚、控制、压制、监管为特征,忽略了孩子接受知识的兴趣和乐趣;以大负荷、高速度和快节奏为根本,以恐惧为驱动力,轻视了学生对于自由获取知识的自然本能。

从教师角度看,韩愈的《师说》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实是今天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只是副业。

教师现在的主业是通过一次次的测验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通过不停的职业培训以应付职称的评定, 通过家长会、家校qq群舌战家长,通过社会为教师制定的高标准、严要求神化自己。

作为一名教师,从应试教育出发,会明确告诉学生,你可以怀疑你学到的东西,但你考试的时候不能表达你的怀疑,否则你会得零分。因为答案是唯一的。

对于教师,铃声就是命令,铃声一响,不管你心情如何、身体如何、父母小孩需不需要照顾,你必须精神饱满地去讲课,满怀热情地与学生交流、沟通……

教师提高学历是近几年的趋势,在辛苦地工作之余,教师还要通过培训、进修、读研等途径不断更新知识,通过承担课题,发表论文等方式全面提高职称评审的“硬件”,否则不但影响自己的收入,还有下岗的可能。

教师不能把自己当普通人看待,因为社会、公众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面对社会上越来越多的负能量,教师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2015年5月,一组名为“最霸气女教师出游,小学生为其打伞遮阳”的照片迅速蹿红网络,各种口诛笔伐纷至沓来,许多评论充满“正义感”:“现在的老师也真是牛了!” “霸气女教师,你摆的什么谱?”“感情你是国家领导人了?”……还有的评论矛头直指撑伞的小学生:“小小年纪就知道拍马屁!”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小学生为教师撑伞这样的画面,拍摄者想到的不是孩子在尊师重教,而是教师霸气,孩子拍马屁,不负责任的把一个稚嫩的心灵和一个年轻的教师推到舆论集体谴责的风口浪尖。网上常常流传一些关于“新时代教师标准”的段子说明,教师必须花费加倍的时间与精力对各类学生进行教育,然而,教师长时间的苦心教育时常会受到校外不良社会风气的冲击,使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挫败感。

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就更大了,不仅要面對学生,而且还要具备和形形色色的家长打交道的能力。最近,我身边的一个班主任特别委屈,原因是校车司机违规没有把学生送到指定地点,孩子被社会闲杂人等骚扰,家长就冲到学校不分青红皂白,指着班主任的鼻子大骂。而这个班主任平时在学校的工作业绩是有目共睹的,家长中也是有口皆碑的。还有一位老师,因为学生早恋问题跟家长沟通,家长竟然笑眯眯的说:“我这儿子,从小就招女生喜欢。”也有一些家长,完全把孩子推给班主任,自己不闻不问。好多班主任真的是舍弃家庭、披星戴月的工作,社会应该给他们更多的赞声和宽容、理解。

另外,教师工作超负荷过度,备课、批改、辅导、考试、培训……无休无止,导致教师身心疲惫,疲于应付,难出质量。愉快的上课有时候真是一种奢望

再说学生。教师沦为教育机器,学生便成为流水线上的产品,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大家发出的是一种声音,大家卷子上写的是一种答案,大家跑操时是一个步调、一个口号。另类的学生必然会被批评,被打压,甚至被认定是次品抛弃。

这种恐惧会让学生失去生命的安全感,在这种倾斜之下,学生的心灵只有小心翼翼地自我保全,没有活泼泼地主动发展。这样制造出来的学生,他们的心灵,既不会完整,更不会幸福。学习不是自我的充实与完善,学习知识应付考试的活动;思考不是自我的反思和提高,是对解题规律和答题方法的模仿;写作不是灵魂的自我宣泄和调节,而是新旧八股文之间的挣扎。最要命的是,久而久之,一种充满渴望的、充满好奇心的教育禀赋逐渐被扼杀,世界一片灰暗,内心充满恐惧。

真正的人才,绝不可能在恐惧中产生。

真正的教育必须是:你的心不再被恐惧占领,不再被理想、符号、词语所裹挟,你必须敞开你所有的心灵和毛孔,直接和世界肌肤相触。你能闻见世界的味道和气息,触摸到它的柔软和质地,自由的表达出你的所思所想所见,此时的教育才是真实、永恒、不受时间限制的东西。当然,你要真正的实现它,还需要深刻的洞察力、领悟力以及坚忍力,你得永远保持你的敏感,并且和惯常的习性赛跑。

教育的意义是帮助学生从孩提时代开始就不要去刻意模仿任何人,永远都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教育必须从生活中来,向生命里去,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事都能激励人。叶片的落下、鸟儿的死亡,人们的行为举止。如果你注意这一切,你就一直在学习。保持永不停息的探索的心灵,从观察、挣扎、快乐与眼泪中学习。

当我们永远处在自由的发问之中,做一个自由的探询者,并且自由的寻找事情的真相,我们就永远处在发展之中。人本来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但却知道自己不完美,并努力使自己完美的一种生物。不断地累积,不断地丰富,永远处在变化之中,这是人的局限,也是人的幸福。

失去了这种自由和幸福的教师和学生与奴隶无异。

从金字塔由自由人建造,我们得到启示,人才,也必须在自由与快乐中产生、成长。唯有自由的人,才有感悟的闲暇,创造的快乐。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灵感在飞扬,思维在穿越,微笑和友誼都在学生自由快乐的生活学习中潜滋暗长。

为了自由,我们还必须摒弃经验。经验不能使人自由,透过经验学习,只是根据个人原有的局限所造出来的新模子,这个模子会阻碍人找到真正的自由。自由是对自己的不断认识,从而达成的对人和世界的认识。

遗憾的是,现在教育最缺乏的就是自由。对自由最大的压制就是教训,我们只有教训,没有教育。

教训和教育,一字之差,谬以千里。许多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往往把“教”与“训”混为一谈; “学”是主动的,“教”是被动的,主动地“学”比被动地“教”更为有效。

教育,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才可能发生。为了提倡主动学习,反对强加于人,孔子不仅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等主动学习的愉悦感受,还有“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等谆谆告诫。

真正的教育不应有也不会有训的成分;舍此,我们何以解释“教学相长”?师生围绕着问题,共同经历或者重新经历原初发现的伟大喜悦。

伟大的教育家蒙特梭利则从人格培养的角度分析了强迫教育的危害。她说:“一个儿童,如果没有学会独自一个人行动,自主地控制他的作为,自动地管理他的意志,到了成人以后,他不但容易受到别人指挥,并且遇事非依赖别人不可。一个学校里的儿童,如果不断地受教师干涉,禁止,呵斥,以至于诟骂,结果会变成一种性格上很复杂的可怜虫。”

而一个可怜虫注定是教育的残次品。

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洋背景,没有院士头衔的“三无”科学家屠呦呦一夜之间从鲜为人知,走到了中国科学界的舞台中央。10月5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位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搜索完她的生平事迹之后我们发现,这个淡泊名利、风趣幽默的老人虽然没有那么多耀眼的光环,但她一定是自由的、快乐的!

制造出金字塔的,注定是那些快乐的人。教育,如何真正地发生?注定要让教师获得教书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愉悦,免于恐惧。

真正的大师不会在恐惧和束缚中产生。如果不能给教育真正松绑,钱学森之问会永远问下去,并且成为天问。

作者简介:徐丽霞,西安市曲江一中教师,长期从事高中政治教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反思。

猜你喜欢

快乐自由学习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