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
2015-10-21张之旺
张之旺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高效学习方式,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构建高效英语教学课堂,也必须重构课堂教学方式,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一、以全新的理念重新定位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或活动,传统教育中“师道尊严”“唯师是从”的师生观已成为历史,相互尊重、信任、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观逐步建立。可以说,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引入和运用,不仅仅是一种表述上的转变,更是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完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播者的主动地位,由知识的垄断者、传播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建议者、资源开发者和指导者。同时,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去聆听教师一再重复的事实和理论,这就要求学生改变固有的接受型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由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积极、主动的知识的探究者、发现者。师生关系转变为对话、合作,转变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彼此讨论与学习。
二、积极推进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
英语教学就必须给学生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英语的能力。小组合作开展研究性学习是被教学实践证明了的一种有效的组织方式。操作要点一是科学分组:依据学生的学业水平、个性特征、性别等按需要分成若干小组。二是明确任务:对各个小组布置相同的任务或不同的任务。如:词汇为共同的任务,同时通过课文理解,设置不同的英语会话情境,让学生掌握重点语法项目,等等。三是交流与合作:学习小组经过独立学习和小组学习后,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入角色,把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全班。在这个学习成果的交流过程中,学生占有很大的主动权,占有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从而锻炼了他们用英语听和说。这时教师的作用则是指导、帮助和评价。这样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收集资料、独立钻研,他们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加强了,主体精神、实践能力也得到培养和锻炼了。
三、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唤醒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传统的课程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它把课程内容看成是预定的、固定的、确定无疑的东西,而研究性学习具有探究性、主体性、交互性、过程性、开放性等特点,课程内容是生成性的、建构性的。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即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参与式的、活动式的、行动式的。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探索性,这就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努力、提出问题、制定方案、收集信息、寻找答案、完成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性学习,强调学习的实践性,在学习间接经验的同时,注重向学生提供获得直接经验和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途径和机会,让学生亲自感受具体而丰富的客观世界,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也就是呼唤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总之,研究性学习呼唤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
四、以发展性评价激励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自参与探索性实践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所以,评价渗透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不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应坚持指导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要体现开放性,不求结论的标准化、唯一化,应坚持过程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为主的方式,使评价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评价来指导学生的研究。关键是把握好三点。第一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第二是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要充分关注参与研究性活动的态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以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学生的学习结果,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塊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等等。第三是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
研究性学习的运用,使教师将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和完善自己,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过程、课后作业设计、学科教学、教学评价。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更是推进英语高效课堂建构的一个良好契机。
(本栏责任编辑 石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