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一起
2015-10-21裴桂革
裴桂革
今年,一师七团棉花种植面积达12.2万亩,由于棉花市场不景气,为了提升棉花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早在今年8月,团党委就决议改过去几年机采棉花的方式,把其中的11.52万亩棉花改为手采棉,并层层动员全团10个植棉单位主动联系人手,加快人工采摘棉花的进度,务必按时结束拾花工作。
任务下达后,团场工会、社政科及承包职工纷纷展开了对外联系拾花工的工作。从9月初开始,短短2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有9000余名周边维吾尔族拾花工涌入七团,在与汉族职工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维稳、一起致富的“四个一起”活动中,共同演绎了一曲在学习中增进共识、生活中增进感情,维稳中共同履行使命、致富过程中相互推动兵地融合发展的“新乐章”。
9月14日至15日,随着一份七团与莎车县恰热克镇《拾花劳务输出用工合同》的签订,该镇3100余名维吾尔族拾花工统一乘坐125辆大客车,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七团。
家有10口人,11亩地,全家人一年收入仅4000余元的29岁维吾尔族小伙热孜·买买提便是其中一员,“在老家靠那几亩地生活,挣的钱总是不够花,七团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挣钱机会,我真是说不出的感激,信心一下子满满的。”下车后,热孜·买买提开心地说。
为了确保这些维吾尔族拾花工安心拾花,七团党委曾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全团各植棉单位务必做好安置工作,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全方位做好安全、生活和服务保障。
为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拾花劳动,七团在10个植棉单位都开展了“比安全、比质量、比拾花进度、比团结稳定”的“四比”劳动竞赛,要求各单位必须每天核对好拾花数量,团里每10天兑现一次奖励,并做到职工与少数民族拾花工同评比、同表彰、同奖励。对拾花效率高的少数民族个人,除每阶段进行奖励外,团里还免除他们的返乡路费。
维吾尔族小伙买买提·依提在家养成了睡懒觉、贪玩的习惯。刚来团场拾花的头两天,他还兴致勃勃,等到新鲜劲儿一过,每天清晨承包职工李长明来接他们下地拾花时,他都要磨叽一番,嘴里还嘟囔着说:“我棉花拾得慢,起得再早也拿不到奖励。”每当这时,李长明并不劝他,只是微笑着拍拍他的肩膀,等到晚上过完秤算账时,他再把其他人拾花的成绩一一拿给他看。
如此几天以后,买买提·依提坐不住了,等李长明再来接他们时,他便迅速起床,一点也不拖沓。见到李长明,他挠挠后脑勺不好意思地说“为啥我拾棉花拾得这么慢呀?”李长明笑着回答他:“你的手够快了,只是还没掌握好窍门,今天下地,我一定教会你双手拾花,那样你也能拾得快快的。”
拾花期间,为确保团场稳定,七团党委2名主要领导负总责,6名团领导分片包干,与各乡镇带队干部共同挂钩连队的维稳小组,全团21各基层单位党政领导纷纷驻连,自始至终和连队的干部职工劳动在一起、维稳在一起。
9月底,在古尔邦节来临之际,各农业连队的干部职工专门组建了5个应急维稳小分队,24小时在连队的各个角落巡逻站岗,同时还帮助少数民族拾花工搭建场地、连接好音响设备、买来瓜果和羊肉,让他们安心庆祝他们的节日。
在七团各植棉单位,平均每个单位都分有900余名维吾尔族拾花工,短短2个多月,他们日均拾花60万公斤以上,既有效解决了团场拾花劳动力不足问题,也增加了地方少数民族群众收入。
今年,七团“三秋”拾花工作比往年提前半個月结束,达到了快拾、快交、快销售目标;而在这2个多月的拾花劳动中,维吾尔族拾花工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人均增收5000余元。
10月28日至29日,七团党委连续2天隆重表彰优秀民族拾花劳务工,在这9000余人的拾花大军中,有200人被评为优秀民族拾花劳务工。
11月2日,恰热克镇镇长周高峰与七团党委签下了《民族团结共建协议书》。在这份协议书里,七团党委与恰热克镇明确表达了民汉共建的目的:推动兵地党政之间、干群之间、百姓之间嵌入式、融合式发展,构建团结、和谐、互助、共赢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实现兵地长治久安和共同发展,最终实现一起维稳、共同管理,一起劳动、相互帮助和尊重目标。
(作者单位:一师七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