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耕经济的转化解读建州女真居住形态的演变
2015-10-21赵钧胡观忠
赵钧 胡观忠
摘要: 本文建立在农耕经济结构对社会发展及进步影响的角度来解读明代建州女真居住形态的演变;通过解读大量史料文献和当代考古学者的研究成果,将建州女真居住形态进行梳理;得出建州女真经历了从渔猎采集经济向稳定的农耕经济转化的过程,居住形态也以"屯居不常"到"分山而守之",到融合中原农耕经济居住文化的演变。
关键词:建州女真 农耕经济 居住形态
斯塔夫理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对中国古代文明的阐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未曾中断的文明"1。他认为,农耕的生产方式是使中国文明具有连续性的一个原因。农耕生产需要人口的集聚,从而可以同化和驱赶外来入侵。持有相同观点的史学研究将中国历史上游牧社会与农耕社会对立、共存、互动、融合,理解为中国文明特有的演进规律。
相对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女真族不是一个纯粹的游牧民族。这个民族早期一直处于落后的生产方式,但在不断地学习创新中与中原农耕经济、文化交流,使其在每个历史阶段都折射出不同的光芒。本文仅就明代建州女真几经南迁,从多元经济结构向稳定的农耕经济转化的过程中,映射出居住形态的演变以及建筑技术的进步。 明代女真经济结构:渔猎采集经济以及农耕经济。明初:"辽东地遐远,民以猎为业,农作次之"2。建州女真南迁到婆猪江和苏子河流域以后,在明政府与朝鲜政府的招抚及汉区的影响下,逐步开始增加农业耕作,同时也产生了掠夺及贸易经济类型。
1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的居住形态
15世纪明初期建州女真家庭形态是以渔猎采集经济为基础的居住结构。其社会组织是穆昆塔坦,掠夺、贸易都是以这种组织形式为基础进行的。《元史·地理志》中描绘:"居民水达达女真之人,各仍旧俗,无市井城郭,逐水草以居,以狩猎为生",及"俗善射驰猎","分屯各处,累日打猎"3。在这种经济结构条件下,早期建州女真形成"野人散处,......屯居不常"4的居住形态,同时在长期迁徙的生活方式中形成"结幕"与"窝铺"的居住建筑形式。
《李朝世宗实录》记载"野人渔猎者,率以二十余人为群,皆于郁密处结幕,每幕三、四人共处。昼夜游猎,夜则困睡,积柴燃木";《李朝成宗实录》"今来越入,结幕田猎,成群出来,恣行打网"。这里的"结幕"就是所谓的"仙人柱"或"斜仁柱"建筑。这种建筑是同样以游猎生产作为生活基础的通古斯语的鄂温克人迁徙使用的临时建筑。在夏、秋季节,他们在一个山区最多只住十天就游动到其他山区,冬天为猎取灰鼠皮则两三天就搬一次家。移动以此为十二里至二十里不等。......每搬到一个新的地点,先由男人把仙人柱的架子搭好,随后妇女、老人、小孩骑着驯鹿把一切用具驮来5。鄂温克族称之为"仙人柱",鄂伦春人称之为"斜仁柱",是鄂伦春、鄂温克人的家庭公社"乌力楞"的居所。"一个'乌力楞'一般由几个或十几个'斜仁柱'组成。......'斜仁柱'一般可住四至六人,人口多了就要另搭'斜仁柱'。......几个'斜仁柱'居住的人们都是一父所生的三代至四代子孙。......。"6这种居住方式也是以渔猎采集经济为基础的女真人的居住形态。
《李朝宣祖实录》记载:"造排窝铺,采参往来"。"窝铺"也就是"下处"或"火"即"一堆火",一个锅吃饭之意,是狩猎民族野外打猎的宿营单位7。这种"窝铺"也是"塔坦",是氏族组织之内由同一家庭公社组成的经济群体-狩猎组织。"塔坦"在《清文鉴》就称为"走在野外人的住处"。塔坦制的居所"无庐舍,以木为架,覆以茅或盖以桦皮,四周亦以木、皮裹之。大如一间屋,数口楼聚於中,谓之磋落(即塔坦),居无定处,或一月一迁,或终岁数迁。移动时,男妇数人负之而去"。
这种屯居不常且散居的生活方式,造成耕种规模很小,只能形成一个个耕种点,很难促进女真农业生产的发展。《李朝世宗实录》记载婆猪江"两岸大野,率皆耕垦,农人与牛布散于野,而马则不见"8。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牛耕技术,但他们仍然不能像从事农业生产的汉族农民那样定居下来。
2向农耕经济转化的居住形态
建州女真进入朝鲜边境一带以后,受朝鲜、明朝汉文化的影响,部分女真人由原来的渔猎采集经济逐渐向渔猎农耕经济模式过渡。"野人惟知射猎,本不事耕稼,闻近年以来,颇业耕农"。建州女真在逐渐发展起来的农耕经济还极不稳定,相对滞后。但还是产生了定居的居住模式,出现了相对定居的城寨。建州女真的居住单位是建立在个体经济单位的小家小户。这种小家庭单位的本质,一是它是村落組成的单位,对部落和部落联盟承担参加狩猎和战争的义务;二是有分得狩猎和战争收获的权力。这样女真族有"生子年长即异居"之俗,成年的男子分居各处,形成独立的经济单位和居住方式。这与中原汉族以精耕细作的农耕生产方式形成的"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网络"的居住方式截然不同。
努尔哈赤六祖时期,"福满生六子,......六子六处,各立城池"9。居住形态就是毗邻而居。《李朝中宗实录》:"且胡人之风,分山而守之,利其山之产焉"。
这是建州女真迁入苏子河一带的居住形态,正是建州女真社会农耕经济真正有一定发展的时期。已经发展到"乐住种,善缉纺,饮食服用皆如华人"10。
2.1 苏子河流域建州女真居住形态及经济结构
2.1.1 六祖城的"分山而守之"定居形态
六祖六城是以赫图阿拉城为中心,五城各有通往赫图阿拉城的沟谷要道, 六城分居而立,只是相距不远,"远者不过二十里,近者不过五六里"。依险筑城,既便于猎耕,又各占一方,互相呼应声援,加强防御"以防不虞"。从表1六祖城的地理位置来看,六祖城均在苏子河两岸分布,体现了女真族先民"逐水草而居"的居住习俗。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出于军事、政治及经济上发展的需要,将统治中心从较为封闭的山城佛阿拉迁移至半山城的赫图阿拉。赫图阿拉可以说占据了非常有利的地势,依山傍水,军事上,进可攻退可守;经济上,可以发挥女真族善于山中狩猎采摘的特长,也可以在山下平原从事农耕,发展稳定的经济来源,稳固后金政权,为日后女真族的强大,进取中原,建立满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他六祖城,如河洛噶善城、尼玛兰城、章佳城,它们的城址距离苏子河很近,在半山腰上,而且平地城较多,同样依托山势,临近水源丰富,土地肥沃,很适合发展农耕经济。六祖的分布特征说明建州女真在经济文化复合的转变中,逐步地摆脱完全依赖渔猎、采集的模式,逐步向农耕经济过渡。此时建州女真已由"屯居不常"的居住形态向"分山而守之"的定居形态转化。
2.1.2 佛阿拉城中的建州女真居住形态特征
申忠一在《建州纪程图记》中绘制了佛阿拉城中的努尔哈赤与其弟舒尔哈齐的住宅平面(图1),映射出建州女真诸部居住形态:
内城内,又设木栅,栅内奴酋居之。
内城中,胡家才三百余;外城四面,胡家四百余。
内城中,亲近族类居之;外城中,诸将及族党居之;外城外,居生者皆军人云。......
这种居住形态反映出的当时隶属关系为:内城设栅,栅内是努尔哈赤居之,内城栅外是其他亲近族类,然后是外城的诸将及族党,再往外是居民及军人驻地。居住关系充分说明,从六祖至努尔哈赤时期原来女真社会中彼此不相制的松散关系已开始被日益严格的隶属关系所取代,并逐步赋予其政治社会的内容.
按图1所示,可以看出努宅一栅之中筑墙而二分,再于东院分出小院,明确划分内外功能;而舒宅则四分,略显复杂,"更进一步分别将内、外功能划分为二;二宅功能划分手法朴素,并未形成固定的方位模式,即并没有固定地将对外或对内的功能区域安置于东方或西方13"。此时建州女真社会有了明确的隶属关系,但是在居住空间表达上也只是用台子高度等朴素建筑语汇决定建筑的等级,"空间公共性较强,不带有强烈的等级色彩"14。相关佛阿拉城的研究,有将它作为皇家建筑与中原汉族宫殿建筑比较,认为它没有明确的门朝之制及后宫形制。其实就比较普通汉族家庭的居住模式,因农耕需要,中原聚族而居,形成合院式住宅形式,大宅深院,功能划分复杂而成熟,等级制度分明。佛阿拉中的布局是松散没有序列及明确的等级制度。(图2、3)
此时居室的形制:一是"一梁之室,其制与唐人居室相似,......"15,一是为"其作室之形,一梁通四五间,如僧舍"。《建州闻见录》记载:"窝舍之制,覆以女瓦,柱皆插地,门必向南,四壁筑东西南面,皆辟大窗户。四壁之下皆设长炕,绝无遮隔,主仆男女混处其中。卒胡之家,盖草覆土,而制则一样。""绝无遮隔"的居室,是"各所的房屋互相距离约五六丈或七八丈不等。......正屋内部四周,除去开房门的一部分外,余均有土炕,分南炕、北炕、西炕三部"16。这种居室人口较多,多为家庭公社所住。这表明女真人的定居模式带有明显的游猎经济特点。这种定居模式与典型的农耕经济的定居模式不同。
3 结语
明萬历四十七年(1619),朝鲜使者李民寏到建州女真境内时看到"土地肥饶,禾谷甚茂,旱田诸种无不有之",说明了建州女真在后金时期农业生产已达到相当规模。出于军事征战上的需要,努尔哈赤从兴兵伊始就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为了有效的实施耕战管理,建立了一种"兵农一体"的社会组织方式,即八旗制度,"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八旗制度的建立不仅增强了努尔哈赤的军事力量,并且迅速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明代建州女真经历了从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的"屯居不常"到向农耕经济转化的"分山而守之"的居住形态的演变。最后到努尔哈赤一统女真各部建立了一个与华夏民族一样的以精耕细作为主,具有封建的宗法礼制的国家。
参考文献
[1]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
[2] 《明太祖实录》[M],洪武十五年四月丙午
[3] [4][8][15]《朝鲜李朝世宗实录》[M].
[5] 吕光天. 鄂尔古纳河鄂温克族的游猎生产方式及其家庭公社结构[J].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8(03)
[6] 赵复兴. 十七世纪初鄂伦春人的家庭公社[J]. 内蒙古师大学报,1984年第1期
[7] 滕绍箴. 满族发展史初编[M].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第173页
[9]《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1
[10]《辽东志》卷7,卢琼:《东戌见闻录》
[11] 抚顺社会科学院编著. 抚顺清前史遗迹与人物考察.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
[12] 【日本】稻叶岩吉.《兴京二道河子旧老城》,[伪满]建国大学,1939年(伪满康德六年)
[13][14]刘畅. 佛阿拉旧老城汗王宫室刍议[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03)
[16] 凌纯声. 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 20世纪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经典著作丛书.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