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人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
2015-10-21张官西
张官西
目前肺结核病仍是常见病、多发病,有关肺结核X线表现的各类分析较多,但对老年人肺结核的分析尚不多见,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收集的资料完整,经临床、X线检查、痰结核菌检查证实的100例老年人肺结核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以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治疗水平。
一、老年人肺结核表现多不典型,无症状者高达26%,与青壮年患者比较有以下特点:
1老年肺结核男多于女,男性为女性的4~8倍。
2症状不典型,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所以结核病中毒症状不明显。起病隐袭,全身症状表现为主,呼吸道症状轻微,如常表现为贫血,消瘦,食欲减退,嗜睡等,发热、盗汗症状出现几率显著低于中青年患者。少数患者则以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为首发症状,或以低蛋白血症,低钠低钾血症表现为主。极易误诊。
3慢性纤维空洞型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病人数明显增多。
4病变范围广泛,空洞型者多。有报道老年肺结核X线表现中,空洞者占53%。
5排菌病人多。
6病程长,难治、复治病例多,老年人肺结核多由青年期患病迁延而来,或青年时期已治疗,老年时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而引起复发,病程长,治疗难度大。
7并发症与合并症多,老年人肺结核86.6%有并发病,主要为糖尿病、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病等。
8治疗效果差。临床实践证明,合理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几乎可将全部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彻底治愈。由于老年患者的组织修复能力下降,再加上合并症较多,抗结核药物的治疗效果显著较成年人为差,特别是复治患者的效果更差。
9复发率高。由于老年人抵抗力弱,再加上合并症多、营养不良等因素的影响,使老年肺结核容易复发。复发诱因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预防呼吸道感染对防止结核病的复发有重要意义。
10病死率高。据报道老年肺结核的病死率为8.1%,高于全部结核患者病死率5.1%。病程长于10年者病死率达31.5%。死亡原因除结核恶化外,以感染性休克和呼吸衰竭为常见原因。
尽管肺结核的主要诊断手段为X线检查,但必须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痰细菌学检查以及一些必要的特殊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坚持以病原学诊断及病理学诊断为主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如高度怀疑肺结核,但又未获得确切依据的可行抗结核药物试验治疗以明确诊断。
二、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58~81岁,平均66岁。
2 临床症状 主要发热有45例,其中高热25例,持续低热20例;主要为咳嗽有20例,咳痰80例,其中咳脓痰30例,咳血或痰中带血50例;消瘦乏力80例,盗汗48例,合并慢支等肺部病变者25例,有继往肺结核病史者40例,无明显症状通过老年人体检发现者15例。
3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升高38例,血沉快75例,痰结核菌阳性55例。
4 X线表现特点
(1)病变部位特点 位于右肺65例,左肺35例,位于上中肺65例,位于下肺35例 。位于双下肺的比例最 低,位于上中肺的比例明显高于下肺野。
(2)病变形态特点
(3)团块状影30例,病变范围1~5cm左右,大多呈棉絮状实变块影,密度较均匀,边缘较清晰,其中可见不规则小透光区,顺支气管走向,附近多有散在小颗粒状病灶。多位于下肺野。
(4) 云雾状影34例,病灶多散在分布于锁骨上、下区,病灶0.5~1.5cm大小,密度不均匀边缘不清,有时伴有条索状影与肺门相通。
(5)伴有厚壁空洞25例,空洞中等大小,内无积液,内壁不平,有时见条块影突入腔内呈“山岛征”,周围边缘模糊,与近病灶相连。肺下区的结核,易融合形成多发空洞,大多属于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具有垂柳狀或绳状征象。
(6)结核球9例,直径为1~3.5cm,无分叶,密度偏高均匀,边缘较清晰,其中2例内有小空洞,周围多有卫星病灶及纤维条影相连。
(7) 伴有慢支、胸膜增厚粘连或胸腔积液15例。
(8) 老年人粟粒型肺结核表现极不典型、粟粒点状影少,且分布不均,有时只在中内带区出现小粟粒状影。
三、 治疗
老年结核的治疗与其他年龄组基本相同,仍应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这5条原则,但鉴于老年人体质差并发症多,消化功能弱,肝肾功能减退等因素。用药剂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老年人剂量参照青壮年正常剂量的三分之二为宜。
可选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INH)300mg/d,利福平(RFP)450~600mg/d,乙胺丁醇(EMB)750mg/d,均可清晨一次顿服。初治轻型病例可选用异烟肼(INH) 利福平(RFP),但该两药联用可增加对肝脏的毒性反应,既往有肝功异常者可选用异烟肼(INH) 乙胺丁醇(EMB)。重症结核病例开始时可3药合用,以强化治疗,2个月后改用2药合用,疗程至少要9个月。链霉素因肾毒性和对听神经有损害,老年患者应慎用,一般限用于严重病例,剂量减为0.5~0.75g/d。常规加服维生素B6 (吡哆醇)以预防异烟肼引起的末梢神经炎。老年结核复治病例多,因而耐药病例也多,凡是复治病例,治疗前必须作药物敏感试验,在药物敏感试验未汇报之前,可依据以往用药史,先采用预定化疗方案治疗。初始强化治疗阶段一般应3药或4药联用,如异烟肼(INH) 利福平(RFP) 乙胺丁醇(EMB)或加吡嗪酰胺(PZA),这样至少可以包括两种结核菌敏感药物,直至药敏试验报告结果后再酌情调整。
老年人坚持正规用药率低,依从性差,不能严格遵守医嘱治疗,并经常错误用药,间断用药,未满疗程中断用药,如此不规律的自服药治疗,常导致治疗效果差或治疗失败,需对治疗严格管理。最好采用住院治疗或门诊加强监督化疗,实施直视下短程化疗(DOTS),是治愈老年肺结核的重要保障。
四、治疗观察 经抗痨治疗后,多数病例病变缩小,密度减低,逐渐吸收。少数合并症严重,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出现反复和转化,以演变为结核球、纤维斑块、条索状影等病 变为主。
为了及早发现药物副作用,调整化学治疗方案,对所有接受抗结核化疗的老年患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转氨酶和胆红素)、血肌酐、尿素氮、血常规和血小板计数。若转氨酶升高达正常值上限的3~5倍或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症状,应停用或减量异烟肼和利福平。待症状和酶学指标恢复正常后,再以较低剂量分别给予,2~3周内逐渐恢复常用剂量,若仍不能忍受其中某种药物,应予更换或改变治疗方案,如将利福平改为利福喷汀。服用乙胺丁醇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视神经炎和视野改变,若剂量不超过15mg/kg,发生率较低。
需要重视患者的支持治疗,病情严重者在加强化疗的同时,可适当应用激素以减轻中毒症状,改善食欲和全身状况。基础病如糖尿病、心力衰竭等应积极治疗。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加用增强免疫的药物。化疗无效,有手术适应证者,考虑手术治疗。继发肺部感染时可加用抗菌药物。应保证患者充分的营养,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劳、烦躁、忧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适当的湿度和温度,合并低氧血症者给予氧疗。
五、预后
非耐药结核菌感染及早期诊治多可痊愈。胸膜结核未治疗者,25%在2年内发生肺或肺外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有昏迷者病死率可达30%。下列情况预后也较差:肺结核并发肺纤维化、肺心病,心包结核患者年龄大、心包液发展快、心肌损害重,肠结核并发肠梗阻、肠穿孔,肝脾结核确诊晚、黄疸或结核性肝脓肿向胸、腹腔穿破者等。
尽管肺结核的主要诊断手段为X线检查,但必须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痰细菌学检查以及一些必要的特殊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行胸部CT,坚持以病原学诊断及病理学诊断为主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如高度怀疑肺结核,但又未获得确切依据的可行抗结核药物试验治疗以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廖二元,胡品津.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年2月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