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设计艺术

2015-10-21路航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7期
关键词:设计特点关系影响因素

路航

【摘要】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设计便是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

【关键词】设计特点;关系;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艺术设计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同时艺术设计是一个全面的严格的纪律,它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和许多其他的因素,其审美标准随许多因素变化和变化。

一、设计表现的特点

(一) 传真

通过色彩、质感的表现和艺术的刻画达到产品的真实效果,正确地让人们了解到新产品的各种特性和在一定环境下产生的效果,便于各种人员都看得懂,并理解。设计领域里“准确”很重要。它应具有真实性,能够客观地传达设计者的创意,忠实地表现设计的完整造型、结构、色彩、工艺精度,从视觉的感受上,建立起设计者与观者之间的媒介。

(二)快速

现代产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有好的创意和发明,必须借助某种途径表达出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无论是独立的设计,还是推销你的设计,面对客户推销设计创意时,必须互相提出建议,把客户的建议立刻记录下来或以图形表示出来。快速的描绘技巧便会成为非常重要的手段。

(三)美观

设计效果图虽不是纯艺术品,但必须有一定的艺术魅力,便于同行和生产部门理解其意图。优秀的设计图本身是一件好的装饰品,它融艺术与技术为一体。表现图是一种观念,是形状、色彩、质感、比例、大小、光影的综合表现。设计师为使构想实现,被接受,还须有说服力。同样表现图在相同的条件下,具有美感的作品往往胜算在握。设计师想说服各种不同意见的人,利用美观的表现图能轻而易举达成协议。具有美感的表现图干净、简洁有力,悦目、切题。除了这些还代表设计师的工作态度、品质与自信力。 成功的设计师对作品的美感都不能疏忽。美感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设计作品如不具备美感,好像红花缺少叶一样,黯然失色。

(四)说明性

图形学家告诉我们,最简单的图形比单纯的语言文字更富有直观的说明性。设计者要表达设计意图,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提示说明。如草图、透视图、表现图等都可以达到说明的目的。尤其色彩表现图,更可以充分地表达产品的形态、结构、色彩、质感、量感等,还能表现无形的韵律、形态性格、美感等抽象的内容。

二、艺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

艺术与设计存在着相同性和不同性。

(一)艺术和设计的身份是

它们都是一样的,都有空间上的基础,线条,形状,结构,颜色,纹理,如常见的元素,这些元素,艺术家或设计师优秀地组合,平衡,分布、规模等。混合设计的艺术与设计艺术。理解两个的身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艺术和设计的融合依赖基本是它们的身份。都由设计师合理地连接,融合可以成为艺术设计。 完整的艺术作品和设计过程可以称为艺术设计。

(二)艺术和设计不是同性

艺术和设计差异的区别是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关注。因为设计有目的,所以设计师的工作是一定要有一个目标, 它们是来满足需求的一种设计。需求分为两种:一种是相关的生活,一个是与审美有关。艺术家专注于一些个人经验,反应或情绪造成的主观情感。

三、设计艺术的表现形式

(一)设计是所有艺术领域里内容和形式的操作

设计不是艺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知识社会的到来、创新形式的嬗变,设计也由专业设计的工作向更广泛的用户参与演变,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参与的创新设计日益受到关注。设计和艺术这两者在側重点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设计是不能够凭借感觉做的,要考虑各种因素,要寻求最佳的表达方法,要把自己的感觉翻译成大众能够理解的有效视觉语言。

(二)设计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好的想法凌驾于好的作品,设计的一个重要之处就是人本身。首先,设计的目的是为“人”而不是为“美化产品”功能放在首位,主张形式服从功能,然后才将时代美学特征和产品结构联系起来考虑。设计,归根结底,是为了人而设计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是设计的最终目的。自然,设计之美也遵循人类基本的审美意趣。从根本上来说,任何一个产品都是服务于人民的。设计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很多时候,不是理论上可行就可以了,有时候不注重实践的可行性到最后都变成可能性,甚至连可能性都没有了,就如画画一般,不能眼高手低,只有自己去做了,才能知道哪里存在问题。设计并不只是一个想法的问题,也是一个制作的问题。我们需要用实践去检验理论的真假。

(三)“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

设计是找最简单的办法解决问题。设计产品是用来做什么的,归根到底就是解决问题的。保罗·兰德说“设计是形式和内容的冲突,形式就是那个问题。我指的是,你怎么做它,你怎么展现某样东西,你怎么思考,你怎么说话,你怎么跳舞;舞蹈编排就是内容,它是舞蹈本身。”归根结底设计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一个只注重外表的作品就是一个空壳,没有实际意义。设计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是因为它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紧随社会进步,不断更新观念。当在设计中,要想表达好自己的观点,必须先搜集很多的相关资料,对题目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无论完成品是什么样的,我们需要有一定的资料与时俱进的设计并且又不缺失艺术的成分,能够发挥出设计出的东西的实用性并且不缺乏美感。现代实用、技术、经济和现代美学都是非常重要的。

四、影响艺术设计的重要因素

(一)审美因素

艺术设计长期地与道德和美学联系在一起,于是人们认为好到极致便是美。因此,一件艺术作品的目的便是以完美的视觉效果回报观众。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努力以各种方式表现美,使得处在各个时期的人们在看到感受到美时暂时地远离痛苦。总之,艺术作品是会被审美因素影响着的设计作品,同时设计的目的性也会制约着审美因素。

(二)民俗、民族因素

民间所流行的元素,比如中国人因为民俗的原因有很多制约着设计的因素,如中国博物馆的葫芦形水盂有着精明的外形,外壁透雕,高浮雕葫芦枝蔓和蝙蝠,枝蔓延伸至器底。葫芦因果实多,枝蔓延长而深受古人喜爱。《诗经·大雅·绵》以“绵绵瓜瓞”祝颂生民兴旺,子孙苍盛。并且葫芦谐音“福禄”。

(三)各种历史背景下的信仰因素

每个人有自己个人的信仰,艺术设计的设计师进行自我情感经验的表达时,会受到自己信仰的影响。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的艺术设计也会受到当权者或者当下社会背景下的宗教、信仰的制约。

(四)科技因素

艺术设计是通过技术手段,对人类生活的环境和设施,使用的器物和工具,穿着的服装和配饰等实施加工的过程。这里的技术手段离不开科技。材料的多样化和科技的突飞猛进,使得材质的选择和艺术设计的表现手法拓展出很多。

五、结束语

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的体现。各个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侧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大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首先要面对的是一个对所设计对象的理解——对设计对象相关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也许,作为设计师,我们每天都在进行设计、思考设计的本质、抑或以写作去传播设计理论,这些都是一个设计师必须做好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美]保罗·兰德.设计是什么[M].台北:原点出版社,2010.

[2][日]原研哉·阿部雅世.为什么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设计特点关系影响因素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核电厂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的运行
巴基斯坦火力发电厂投标阶段总图设计特点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