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文物保护及管理之浅见

2015-10-21王鑫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7期
关键词:文物管理文物保护

王鑫

【摘要】博物馆是我国文物保护的重要地方,对挖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着眼于我国文物保护和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如今文物损害严重、博物馆环境较差等问题,提出了改善保存环境、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管理力度、科学管理等措施以提高管理的水平,并且根据现状展望了关于文物保护和文物管理的发展前景,最终做到文物管理的科学化、全民化和制度化。

【关键词】文物保护;文物管理;博物馆文物

【中图分类号】K854.3 【文献识别码】A

文物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通过对文物的保存和研究,可以发现人类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历史文物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博物馆是文物保护的重要场所,对文物保护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在管理上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深刻分析了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针对文物保护和管理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措施,展望了好的发展前景。

一、 博物馆文物保护及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文化遗产逐渐受到重视,但文物依旧因管理不善、环境因素等很多原因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本文调查了多个博物馆,总结了博物馆中现存的几大问题。

(一)文物损坏情况严重

如今文物损坏情况较严重,使文物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外部原因,一个是内部原因。外部原因是天气原因等,比如,云冈石窟、兵马俑等暴露在外部的文物,它们被挖掘出来后经过太阳暴晒或风吹雨淋会遭受较强的腐蚀。内部原因是在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对文物没有及时地维修、保护等造成的腐蚀,以上两种原因都能使文物遭到损害,损害文物原有的价值。

(二)博物馆的投资建设力度较小

我国对文化保护和管理的重视是从近年才开始的,由于时间较短,管理和保护体制不健全,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博物馆建设存在资金紧张、管理人员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三)政策与法律执行力不足

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针对文物保护及管理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文物的保护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但是在现实情况中,部分博物馆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操作出现了不规范情况,对文物没有进行高效的保护,这就导致大量文物被损害。

二、 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的措施

针对以上述措施,本文提出相关可行性措施以改正相关问题,提高文物保护的水平和质量。博物馆主要通过改善博物馆环境、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运用数据库等高科技手段对文物资料进行及时存档、完善管理制度和规范、科学管理等相关手段进行高效管理,最大程度地减少文物损坏。

(一)改善室内环境

博物馆面积较大、环境较好的是保存好、管理好文物的基本条件。在的文物保护中,文物会受到环境很大的影响,比如,受到博物馆中的湿度、温度、灯光照射、辐射照射、昆虫、人为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对文物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文卷类文物。因此要高质量地保存好文物就需要设置较为干燥、柔和的保存环境,博物馆联合市政府,争取多个部门和企业的支持,筹集资金、扩建场地、配备相关的温度计、湿度计等设施,做好防火、防盗的安全措施,配备相关的监控设备,改善文物保护的环境。

(二)提高档案管理力度

博物馆的文件保护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证文物的质量和数量。要保证数量和质量就需要对文物进行及时的清点、记录和建档,其中博物馆的档案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档案能对文物进行及时、全面、详细的记录,不仅记载了文物的相关资料,还记录了文物的保存历史,准确了解文物的现状,利用先进的管理设施,按照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三)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加强博物馆文物保护和管理的力度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可以从三个方面加强人员队伍建设,第一,提升现有工作人员的素质,博物馆可以开设相关课程或者讲座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和技能。第二,可以从外部引进高水平人才,目前很多高校开设了文物管理的相关专业,博物馆可以直接从高校招收高质量的专业人才,通常他们的专业知识较为丰富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博物馆需要对这种高素质人才再进行实践方面的训练。第三,博物馆的领导人员应当向外部先进的博物馆及时地学习,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安装先进的管理设备以提高文物保护的效率。

(四)进行科学管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如今的社会中,利用先进的管理设备和程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博物馆应该规范文化管理的工作流程,将办公自动化高效地运用到当今文物管理工作中,使文物保护达到高效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等特点,运用计算机中存量较大的数据库,将文物的相关档案由纸质转变成计算机数据库记录,这种计算机的数据库能有效防止资料丢失,方便文物资料的查询和保管,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

(五)规范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系

制定严格的文物管理工作规范能有效保证文物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文物保护工作中,首先要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根据博物馆内部储存文物数量大、易损害等特点制定周密、详细的工作规范和流程,不仅体现在对文物定期的清点、盘查和记录工作中,在对文物进行及时、有效的修复时,也应当遵守相关的职业规范,工作人员首先要掌握合格的修复技术,运用规定器皿和经过反复实验过的修复材料按照标准流程开展修复工作。

三、博物馆文化保护与管理趋势

(一)全民化

我国的历史文物是我国的公有资产,它所含有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历史价值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从大众角度而言,民众应该意识到它的重要意义,从自身做起,从我做起,在参观博物馆时自觉遵守参观规则和纪律,自觉保护好博物馆内的文物。从博物馆角度而言,博物馆应该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定期开展知识讲座和宣传,向民众灌输文物保护的思想意识,营造全民参与、集体保护文化遗产的氛围,为文物保护创造较好的社会环境。

(二)以人为本

如今以人为本是时代发展的主题,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不仅需要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制度,还需要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工作,管理工作与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息息相关,因此在现实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积极提高工作积极性,不断进行学习、训练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工作效率,领导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多多重视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个人性格特色,根据工作人员不同的素质和业务水平進行奖惩。

(三)智能化

如今办公自动化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产物,高科技的网络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博物馆的文件管理和保护工作中,办公自动化和智能化成为文物管理的一大主要趋势。博物馆应该根据现存的文物数量和文物的特质,对文物的相关资料进行详细的记载,如今高科技的档案管理设备一般为计算机中的数据库,它不仅有无限大的储存空间,能有效防止资源丢失,还能随时、科学、高效地查阅资料;与此同时,还可以在博物馆中高密度地安装监控设备对文物进行实时、周密的监控,不仅能解放很多人力,还能避免人员管理上的疏漏;另外还可以利用好先进的测试仪器,对文物保管的环境进行湿度、温度的监测,利用空调等对环境进行调整,为文物保管提供最为适宜的环境以减小损坏程度。

四、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文化遗产受到政府及广大人民的深刻重视。首先博物馆内部要加强管理,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运用多种手段保障文物的数量和质量,完善文物管理和保护的制度体系,减少损害程度。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全体人民也应引起重视,从社会各方给予援助,为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谢小蓉.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趋势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20):177-177.

[2] 向菲.博物馆文物管理的瓶颈问题及改进措施[J].神州(中旬刊),2014,(1):287-288.

[3]刘丽娜.浅谈博物馆的文物管理[J].管理观察,2012,(16):167.

猜你喜欢

文物管理文物保护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新时期文物保护项目管理的创新思路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浅议文物保护和文物保护意识之间的关系
文物管理工作中藏品的保护与保养
利用物联网提升博物馆文物管理的探讨
试析文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新时期文物创新管理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