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与大学生素质教育之关系辨析
2015-10-21常淑香
常淑香
[摘 要] 新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了新的标准,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一定的期望。但是在我国当前的高等院校中,素质教育相对薄弱,成为当前教育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对公共关系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和措施,希望给予我国教育行业以借鉴。
[关 键 词] 公共关系;素质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27-0086-01
当前,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素质教育已经受到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尽快实现公共关系和素质教育的充分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一、公共关系融入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理论层面
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公共关系并没有设为必修课,只是在一些相关专业中有所涉及。公共关系是当前一门新兴的学科,是综合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的重要学科,当前很多高校的公共关系学科教师都不是专业出身,缺乏对学科的了解和认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二)实践层面
公共关系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理论知识只有同实践活动充分结合,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即使是一些公共关系专业院校也只停留在服务礼仪方面,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同时,设备缺乏、资金不足也是限制公共关系融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因。
二、公共关系融入素质教育的相关对策
(一)引入先进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指导,只有树立先进的理念才能正确引导教育实践。作为教育者,要具备一定的加强素质教育的意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不断学习,充分了解公共关系的内涵和本质。
(二)加强师生沟通
理论教学是提高大学生专业素养的基础,公共关系学科教师只有对公共关系的相关知识有充分了解,并且将其熟练地运用到教学实际中,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当前,虽然教学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对专业知识缺乏相关了解,学习兴趣不浓厚。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同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获得学生的认可、支持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程度的公共关系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如果教师可以熟练掌握公共关系的知识和技巧就可以更好地同学生进行沟通,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为教学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认同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提高专业素养。
(三)塑造教师形象
在大学期间学生与教师每天相处的时间较长,教师的言行必然对学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教师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塑造良好形象,给学生带来正面和积极的影响。首先,教师要塑造自己的外在形象,根据自身的性格、年龄以及气质打扮自己。其次,教师要提高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奉献精神、专业素养以及职业道德,这些优秀的品质会成为学生追求以及模仿的对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
(四)举办主题班会
当前我国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以及思想观念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教育的弊端,在教学中融入公共关系教育,采取有效的沟通和传播手段,充分了解学生的心态,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举办主题班会,营造民主、愉悦以及轻松的气氛,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的精神,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五)开展文体活动
体育竞赛和文化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才华,在文体活动中融入公共关系的理念和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形象意识,例如,重视参赛语言和衣着,获取学生喜爱等,这都充分体现了公共关系观念、意识的传播。开展文体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快校園文化以及学风建设。
三、结语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前教育行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公共关系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将公共关系融入到素质教育中,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丁心镜.公共关系与大学生素质教育之关系辨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5):37-39.
[2]杜裕禄,步德胜.浅谈公共关系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26(2):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