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2015-10-21程敏
程敏
【摘要】企业想要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必须要从根本上来采取措施提高工程建设综合效益。工程造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建设效益,因此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工程建设特点,确定造价预算管理要点,编制合理的控制方案,争取不断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效果。本文基于建筑工程建设特点,对其造价预算的管理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预算编制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
1.1科学地开展资料收集工作,为工程造价预算工作制定依据。影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精准性的因素是预算编制。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开展预算编制工作,通过对建筑工程各方面数据的分析,得出精准的工程预算。例如,在建筑工程施工前,需要了解施工地点的地貌、水文、土质、施工设备、供电情况以及施工所需原料的价格等方面内容,并且要参照同类工程进行数据收集工作,保证工程材料收集内容丰富、数据的准确、完整,同时也要了解施工地域未来的经济发展前景。开展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工作之前,施工单位要派遣技术小组进行施工地点勘测工作,选择符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的施工技术、原材料以及施工设备。通过这一系列工作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提高造价预算的准确性,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1.2要对施工图纸的相关规定了如指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人员,需要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之前,认真阅读建筑工程设计图纸,领会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意图。在了解设计图纸的基础上找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避免发生更换建筑工程设计图纸的情况。只有对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烂熟于心才能从源头上规避工程造价超出预算情况的发生。
1.3为保证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有效性,必须精确地进行结算。要想做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必须要准确地计算工程量。但是建筑工程的工程量的计算是一个系统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此在计算工程量时,必须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的计算要求,同时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之前,需要制定工程量计算顺序,计算顺序要保证其科学性、合理性。一般情况下,会采取从主体到部分计算、从地下到地上计算、从室内到室外的计算原则进行工程量的计算。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对计算部分工程量时,需要在计算混凝土施工工程量,再计算屋面、地面、砌体的工程量。第二,认真确定需要进行计算的项目,并且在物质的相应位置表明原始数目,必须按照划分定额项目的标准计算这些项目。标注时要保证项目名称的完整、且要与定额项目标注的名称一致。在设计建筑工程图纸设计时,要在图纸中的不同物质处注释该数据的名称以及来源,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进展工程量的核对工作,保证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预算的合理性。
1.4为提高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的工作质量,必须灵活地确定预算定额。工程量计算工作完成且核对无误后,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的工程量需要列入对应的评估系统中,在评估系统中按照定额基价的方式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相乘或者性價,最终得出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的工程量清单表。在使用定额基价公式进行计算时,需要了解掌握定额与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之间的联系和相关规定,保证预算编制在定额计算的范围内。
1.5预算定额选择。在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进行管理时,需要灵活选择预算定额,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在计算并校正完工程量确认无误后,需要将各分项工程量套用到相应的评估表中,利用定额基价进行计算,然后将各部分相乘并累加,最终来获得各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综合。整个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需求来选择定额方式,提高定额选择的灵活性与合理性。必须要保证所选定额方式范围使用,同时预算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定额项目与计量单位内容,以及可以换算的方法与范围,如果存在工程与定额内容不同的情况时,可以按照定额换算方法进行换算,完成各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在设定编制定额范围的过程中使用定额,同时,应熟知定额项目都包含哪些内容以及具体的计量单位,掌握换算方法,若工程与定额不一致且允许进行换算则应依据定额换算方法在标准范围内进行换算,得出分项工程以及局部的综合合价,但如若工程与定额不一致,但不允许进行换算时,应完全依据定额开展后续工作,禁止更改定额。综上可知,只有合理的预算定额,才能确保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效果的全面实现。
2、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把握措施
2.1合理编制施工预算
参照合同中标段编制施工预算,通常要考虑直接经费、施工增加经费、管理财务经费和其他费用等,其中直接经费是指在人力、物力方面的经费;施工增加经费是指在特殊条件额外增加的经费,例如夜晚加班费;管理财务经费是指在管理以及财务活动中的经费投入;其他经费包含税收、利润等。此种预算模式,管理手段更加专业化,并也是预算控制的主要参考;参考局部或者分项工程,是指一个建筑工程通常会划分成多个分项工程,由此可各个分项工程编制成本预算,然后再将其汇总。此种预算模式,有利于统一指挥分工,并能为分项工程的管控提供参考。在预算承包合同中,通常会清晰注明工程量清单,主要包含工程材料经费、机械设备经费以及保险等,参照工程量清单编制施工预算具有较多优势,例如,可综合对比工程单价,可有效管理分项工程,并能全面分析经济活动,也能为投标报价提供一定的参考。具体是指,在工程量清单的基础上,进行汇总。
2.2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和经济签证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工程变更或者经济签证,但为确保工程质量,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尽量规避此类问题的出现,这要求我们认真审核施工图纸,彻底查找施工漏洞,以此来降低或者避免设计变更,尽量从源头上控制变更,进而减小损失。设计阶段是控制变更的最佳阶段,对于某些可能会严重影响工程造价的变更,为确保控制造价处于正常范围,可先计算账目,然后在进行变更。
2.3增强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程造价预算的管理和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专业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应着重增强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结合施工情况,合理组织开展专业培训,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还应适当地增设与设计、采购以及工程技术相关的知识,严格考核,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有效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升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
2.4注重施工阶段的预算控制
施工阶段的预算控制,可显著降低施工成本投入,因此,我们应着重做好以下内容:首先,保证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进而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还可统一协调经济与综合效益;其次,依照施工进度以及造价预算,合理采购原材料,在保证采购材料质量的同时,避免或者降低浪费现象;最后,注重施工现场管理,保证施工现场管理的有序进行,避免出现管理杂乱无章、偷工减料等不良现象,切实保障工程质量,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结束语
对建筑工程进行造价预算管理,需要结合工程建设特点,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明确管理优化的要点,并安排专业人员来负责,编制合理管理方案,从多个角度着手,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同时做好对施工行为的管理,降低变更问题的发生,最大程度上来减少因为工程量变更对造价的影响,提高工程建设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邓琦.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措施[J].门窗,2013(07):375,377.
[2]蒙城.浅议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J].广西城镇建设,2009(09):125.
[3]马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J].市场论坛,200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