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中地域文化、艺术与民居建筑联系之思考与探析

2015-10-21武慧娟徐茹意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9期
关键词:关中地区民间文化民居

武慧娟 徐茹意

摘要:地域的居住建筑文化在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范畴扮演的很重要角色。建筑大体的最基础的表现形式是作为居住建筑使用,还可以从居住着的不同活动和生活的人和物加以区分建筑使用性质。农村的居住建筑形式和文化内涵与同一地区的城镇住宅相比,农村的文化传统和民风的淳朴更能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也保留得更为完整。所以,研究居住建筑文化、地域的文化与艺术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关中地区;关中民居;地域文化;建筑;艺术

1 伴随着文化影响的关中民居建筑的历史演进

历史变迁,中国从最早的房屋建筑出现到现代大融合的建筑形态,关中民居以古朴恢宏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在中国的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和自成体系。

关中地区的建筑形式最早追溯到西安半坡遗址半穴居形式、临潼姜寨遗址的原始聚落形式,这些都是新石器中期、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仰韶文化的代表。随后经历了夏商周时期的土阶茅茨、前堂后室格局,秦汉时期的秦砖汉瓦、一堂二内的模式,隋唐时期的廊院式与合院式风格,宋元时期的四合院特点,最后达到明清时期的成熟阶段,使每一个时期都呈现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装饰特色。

2 民居建筑、区域文化与艺术密不可分

民居建筑和文化离不开历史,中国古代建筑史学专家张驭寰曾说:“中华民族古代建筑开端是以民居住宅作为主要基本起点,也是各种建筑发展的基础,逐步发展流传,到商周时代建筑已达到成型之地步。合院建筑在西周时代已日臻完善,从扶风凤雏遗址来观察,西周的建筑保存很完整。西周之后,凡是建造住宅、宫廷、书院、衙署、陵墓等必然要贯穿礼制或体现出礼制制度。”由于关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区域文化与艺术密不可分,而且有着它自己独有的特色,因此在我国建筑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性。

3 关中地区传统民间文化的发展及属性归纳

3.1关中地区传统民间文化的发展

关中地区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地带,一直扮演着西周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角色,尤其在秦汉、隋唐时期,关中地区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优越的条件为关中民间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关中人在寓教于乐的生存之道上,慢慢积累着丰富的文化和沉淀着娴熟的技艺,又将其融糅和发扬壮大,最终演变成具有特色并代表关中地区的传统民间文化。

3.2 关中地区的传统民间文化的属性归纳

关中的历史文化、民间文化对民居建筑的影响潜移默化,在历史长河中与时变化着。关中民居建筑的建造与传承和传统的民间文化息息相关。

3.2.1等级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等级制度占重要地位,上至君臣,下至百姓,时刻身处等级森严的制度中。旧时的关中地区中崇尚“家大业大,五世其昌”的传统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较大变化,传统大家族的概念已经慢慢消失。

3.2.2宗教文化

关中居民朴实、善良,追求善与美。周朝崇尚“礼”、“乐”治国,中国古建筑从内容形制和标准上也遵循“礼”的基本行为规范,衍生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建筑作品。

3.2.3居住、饮食文化

居住文化是物质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关中地区的传统民居,除了少数的深宅大院,大多为封闭型、内向型的窄院。人们主要是以面食为主,玉米、豆类等杂粮为辅。面食中最为常见的是面条、蒸模和锅盔三类。

4 关中民居建筑装饰

民居中的门窗是民居建筑及其文化的集中反映,随着历史的变迁,门窗也随之发展变化,并自成体系。从中可感受到鲜明的门窗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轨迹,以及人们在门窗之上所寄托愈来愈烈的“精神”需求。同时也展示出先民们的聪明才智。

栓马桩、上马石、抱鼓石或石敢当几乎是关中民居入口处装饰的标配。进入大门引入眼帘的是作为“风水”构件且高耸的照壁,门媚题字抒发耕读理想,门头木雕富丽堂皇。关中人内心深处自古以来就有“耕读传家”的思想,这种精神内涵在各大院落门前的建筑整体上体现出来,可以感受到美好祝福的愿望,充滿浓浓的乡土情结和洋溢着书墨飘香。关中宅院里,这些精美又富有浓厚关中乡土气息的砖雕、木雕、花棂隔扇等,构成了最富柔情的装置艺术。

5 关中民居建筑空间组织关系

关中民居建筑作为我国建筑文化领域的珍贵遗产,在平面布局上分析其空间组织关系尤为直观。关中民居的特点一般呈现紧凑的平面布局、经济的规划用地、严谨选择材料、较高的建造质量、灵活处理室内外空间以及精湛的装饰艺术手法等。至今关中地区新修建的民居住房,无论是从平面布局和空间处理关系方面,还是在建筑造型和装饰方面,依旧保留着传统建筑的特点和风格。所以,在平面格局处理与空间组织关系上仍然属于中国传统院落式的民居模式的范畴。比如杨凌地区的一些村落,主要布局特点大多是沿着纵轴规划房屋,纵向深邃发展的狭长式平面布置格局,并以厅堂有序组织院落,分为前庭、内院和后院。

6 总结

关中民居建筑其实是一种造型和结构的艺术作品,不仅功能齐全、修饰美化,又满足人们的精神愿望和审美需求。在这些院落之中,装饰艺术已悄然存在,建筑布局的种种组合与搭配,在人们的审美需求与文化精神驱动下展示的淋漓尽致。儒家思想在关中地区的影响根深蒂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恰恰是也儒家文化所涉及的内容,呈现的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祈祷和祈盼,体现的是血缘宗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儒家文化精神。它支配着民居建筑的布局、气质,还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形成了独特的关中民居文化。

参考文献:

[1]孙大章.中国民居[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张璧田,刘振亚. 陕西民居[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85.

作者简介:姓名:武慧娟(1990.10~),性别:女,籍贯:河北,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职称:学生,学历(2013级硕士),研究方向:。

徐茹意(1991.8~),性别:女,籍贯:河南,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职称:学生,学历(2013级硕士),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关中地区民间文化民居
浅析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明器
文化强国语境下的文化学研究新探索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阳江江城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古城中的巨大“印章”
这样来介绍民居建筑
这样介绍民居建筑
关中流动重力测网的中小地震映震能力分析
谈陕西关中地区土葬与风水的农业基础
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履行契约行为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