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张家口为例探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思路
2015-10-21郭丽娟赵燕君
郭丽娟 赵燕君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年均经济增长保持了近10%的快速水平,但是,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十分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作为不发达发区的张家口地区,发展潜力越来越受阻。所以,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彻底改变过去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摒弃那些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承受之重”的错误做法。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地发展,转变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夙愿。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方式;科学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经在今年两会期间说过: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总书记是把我们生活的空间比作人的肌体。就像人一样,平时就要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拒绝熬夜、酗酒等危害身体健康的不良习惯。人生病了要及时就医,不然就会危及生命安全;生态环境出了问题也要及时治理,不然就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肌体健康。
一、我国生态环境情况分析
1.资源能源日益匮乏
由于我们人口众多,我国的人均矿产资源是严重不足的,明显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矿产资源只占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8%。资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同样十分惊人。很多我们以前引以为傲的能源城市,都逐渐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自2008年以来,国务院连续公布了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甘肃玉门油田;河南焦作煤矿;湖北大冶铁矿;湖南冷水江锑矿;江西景德镇高岭土;江西萍乡煤矿;辽宁抚顺煤矿;宁夏石嘴山煤矿;云南个旧锡矿,……不仅仅是当地的能源经济的衰退,更加向我们敲响了能源危机的警钟。
2.生态环境难以承受
当前,我国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首先是空间质量的问题,直到2015年北京的雾霾,在得到一些好转的情况下,但是却是在更大范围内暴发。根据环保部的统计,2014年,北京空气污染天数是175,天津197天,沈阳152 ,成都125,兰州112,石家庄264天。其二是荒漠化,我国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27.46%,约有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危害,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以河北为例,河北是全国土地沙化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而张家口地区又是沙化和荒漠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沙化面积占到全省的52.1%。第三是水,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成,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张家口地区,位于就京津两都市的上游,承担着向北京“送水”的任务,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属于半干旱地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降雨稀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500立方米。
二、发展环境的情况分析
总体来说,我国的发展成本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严重影响了国家竞争力。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际上各式各样严格的法规和标准接踵而来。尤其是对我们实施的各种贸易壁垒,是我们扩大出口面临最多也是最难突破的问题,有的已对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造成了严重影响。另一方面,企业要与世界交融、合作,产品就要出口,产业要在国际上开拓市场,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靠劳动力、土地资源、政策优惠发挥“成本优势”;获得一定的资本积累进行研发产生“技术优势”;然后自创名片,在国际竞争中发挥“品牌优势”。而我们真正能够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产品品牌也只是凤毛麟角。
三、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科学发展的贯彻途径
1.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
随着我们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们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也越来越凸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快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考量经济的转型升级。面对河北地区融入京津冀合作的日益加快的步伐,张家口要积极主动地承接京津地区外溢的项目。根据上层设计,唐山、秦皇岛、沧州等沿海地区主要承接侧重于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廊坊、保定地区侧重于承接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张家口地区在国家整体规划上来讲是属于生态涵养区的,所以发展的同时,就必须把生态的保持作为一个重要考量,所以张家口定位于承接绿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2014年的8月21日,北京与河北省相关部门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中就有在张北共建面积为7500亩的云计算产业园,看中的就是张北特殊的“黄金纬度”,以及空气条件,气温条件,区位条件。云计算产业园的建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承接北京转移过来的高新技术产业,从前,北京的高新技术60%以上都是江浙地区转化的,而河北省能够转化的却很少,云计算产业园的建成可以从张家口地区的“送煤”、“送电”、到“送信息”,實现一部分高新技术的承接以及转移,拥有更深层次的战略意义。
2.将完善制度建设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保障
(1)建立科学的环保法律体系。
我们必须承认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法案与现实是存在着差距的,我们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被称为“环境保护的根本大法”,它诞生于1979年,1989年做过修订,但是,距现在已经过去20多年了,很显然是不能适应当前环境保护的需要。
首先是有些专家认为应该提高违法成本,环保部环境监察局有一个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在地级市的企业,如果一次违法排污,平均受到的经济处罚是4.79万元,而这些企业违法期间获得的收益是232万元,违法收益是成本的46倍,只有1/46用于交罚款,这就导致一些企业宁愿被罚也不愿意治污,就是因为我们的法律没有给予足够的震慑。
其次,应该制定详细措施保障百姓权益,一系列重大环境事故发生后,百姓的环境权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追要赔偿却比登天还难。近年来,我国的环境资源案件数量较多,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环境民事案件数量很少,很多重大环境污染纠纷未能进入诉讼程序。这些权益受到侵害的收件人反而选择上访,每年上访案件中,关于生态环境破坏的案件都居前3位。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法律对公民环境权益保护缺乏明晰界定。有些专家认为,在环保法修订中,这个疏漏一定要补上,必须讲清楚人要生活在一个什么的环境里,每个人的环境权益都应得到保障,这是环境损害救济制定等一系列环境权益保护制定的基础。
(2)制定新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把追求单纯的经济指标作为实现政绩的主要内容,甚至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惜引进和上马污染严重的企业,忽视环保工作,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据报道,在过去20多年里,我国的GDP(下转053页)(上接051页)增长中,至少有18%是靠资源和环境的“透支”实现的。生态环境的优劣列入干部考核体系,并且在近几年中,各地考核中生态环境的分值都有所提高,甚至,在一些作为生态涵养区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如青海省的三江源地区不把GDP作为考核项目,而是把生态保护的权重指数大幅度提高,这样一系列措施都会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