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性地理景观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协同作用

2015-10-21张学良

开心素质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区域性南昌区域

张学良

随着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不斷深入,区域性地理景观作为教学的重要素材与资源,也日益凸显出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成为教育界同仁实践与研究的热点。黄佩兰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与热点,对教学有效性问题开展探讨;戴敖锁解读了地理空间尺度的理念,并从教材改革的角度提出了改进建议;赵娜从复习与反馈的视角,探讨了高中区域地理中,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复习策略的问题;杜积荣针对高中区域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问题,提出了案例教学的教学策略;张盼从比较研究的视角,选取荒漠化这一教学内容,对我国台湾地区与大陆内地地区的区域地理内容,进行了比较研究;朱锦伟等则另辟蹊径,跳出传统的教材—应试的视角,探讨了如何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转化为教学案例,使之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的思考。现有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参考。本文中,笔者将结合如何利用区域性地理景观,发挥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协同功能展开思考。

一、充分利用区域性地理景观,强化学生的区域地理认知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优质科学的教学内容不限于书本,它既来自课本,但也来自学生生活。区域地理一直是教学和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问题。而区域性景观,作为地域地理重要的物质载体,具有生动形象、便于实地考察等特点,这实际上为高中地理的教学提供了具有乡土地理特点的案例,地理教学中,晦涩抽象的地理概念,将学生对地理认知引导回生活世界。例如:江西南昌作为自古以来的水城,拥靠鄱阳湖,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河流资源和气候特征,学生对这一点感知理解都比较深刻。对此,笔者在讲授“中国河流概况”时,就引用了古谚语“七门九州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赣鄱”,引导同学们联系南昌当地的地理区位、水系分布、气候特点等因素,讲授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使学生从教材情景回归到生活情景,帮助学生们理解了知识点,增加了学习兴趣。

二、巧妙利用区域性地理景观,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在当前,一些学生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在中国地理认知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文化自卑,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对中国地理在文化层面,存在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对世界地理认知中,西化和洋化程度不断加深,不能正确认识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地理中的重要地位,不自觉地将中国地理学习淡化甚至边缘化。据此,在世界地理教学中,笔者结合江西拥有的水系资源鄱阳湖与美国密西西比河进行了对比,引导学生从比较视角下,对中国拥有的水系资源和河流文化进行了重新审视,很多学生纷纷表示,以前只知道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笔下的密西西比河很著名,没想到自家门口的鄱阳湖也拥有这么厚重的历史和自然特点,作为中国人特别是江西人,他们感觉非常自豪。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使学生自觉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精心利用区域性地理景观,提升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高考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地理学习不仅仅是一门科目的学习,还是语文、政治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学习。这就要求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区域性地理景观实际上成为一个得天独厚的资源,教师可以精心利用,将其转化成为多样化的地理学习资源,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例如:在高一地理的开放性作业中,笔者围绕南昌所处的地理区位,布置了这样的问题:南昌所处的地理区位是什么?其周边的高速铁路概况是什么?修建武汉——九江——南昌高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主要是什么?这就将区域地理与学生的综合学习结合起来。再比如:笔者利用南昌拥有的滕王阁、八一南昌起义会议旧址作为重要素材,分别从文化景观与旅游资源、文化景观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透过南昌的区域地理景观,与旅游资源以及历史文化结合起来,自觉地运用政治、历史、地理等多学科知识,来理解、分析问题,不仅提升了地理教学的学科综合性,还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区域性南昌区域
南昌舰举行“大洋成人礼”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区域发展篇
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性网络教研共同体的建构
临夏州一次副高外围区域性暴雨天气分析
加强跨地域教育提升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