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教学新模式,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
2015-10-21王琴
王琴
摘 要:物理属于一门基础性自然学科,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它对社会科学及文化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对于学生而言,物理具有的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很多学生会望而生畏,学习效果也处于低效化、无效化状态。所以,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并且根据新课改教学理念对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改善,优化物理教学方式,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有效性;主动性;物理素养;生活化
我从事高中物理教育事业多年,对构建全新的高中物理课堂进行了诸多尝试和实践,从中得出了一些心得和体会。现结合自身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感悟和想法。
一、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学,学生的学习只限于死板接受、記忆、模仿和练习,没有学习的主动性,主体地位被弱化,课上时间被教师一人占有,导致学生的学习思维受到限制,学习个性受到阻碍。《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物理课堂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物理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以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所以,高中物理课堂应对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力的合成”这节内容中,在对“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时,我们可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探究活动:(1)两位同学一起提一桶水,A同学用10N的力,B同学用11N的力,C同学一个人用15N的力也可提起这桶水。依据日常经验,10+11=21,但是在这里A同学10N的力和B同学11N的力的共同作用力等于C同学一个人15N的力。所以,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实质是等效代替,那么如何用这一实质思想求合力与分力的关系?(2)利用实验仪器钩码、弹簧秤、橡皮条、刻度尺、细线等对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进行探究;(3)对探究过程进行思考和反思,然后对“用一根绳子挂重物,绳子间的夹角大、绳子间的夹角小这两种情况,哪种情况绳子易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对物理知识点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另一方面使学生对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领悟。
二、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为学生应对现代社会的挑战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在教学时,应认真贯彻新课改这一理念,不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灌输,应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为学生应对现代社会的挑战奠定基础。
在学习“宇宙航行”这节内容时,除了向学生讲述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让学生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的知识推导出第一宇宙速度,还可以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和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历程,要求学生上网搜索我国人造卫星的成就和在国际上的地位,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科技发展对人类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对学生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进而促使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践行生活化教学原则,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师常常只注重物理学科的理性思维,忽略了物理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始下降,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新课标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创设富有生活色彩的物理课堂。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践行生活化教学原则,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进而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摩擦力”中“静摩擦力”这部分知识时,可先让学生做提起物理书这一动作,由此引出静摩擦力的课题,并让学生感受静摩擦力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然后,将一个装满水的啤酒瓶和装有洗洁精溶液的小型水桶放在讲台上,接着请出一位同学,让他用水桶中的溶液洗手然后去提啤酒瓶,结果这位学生没能提起来。借助这一实验,向学生讲述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之一是表面粗糙。对于摩擦力产生的第二要素以及摩擦力大小方向的问题,我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进行了分析和探究。这样,通过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学生对静摩擦力的相关知识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促进作用。
以上就是我对构建高效教学新模式、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想法,在此分享给大家,愿能起到抛砖引玉、投砾引珠之效。
参考文献:
[1]张荣奎.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方法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吴永健.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