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隙蓝光照射和持续蓝光照射疗效比较

2015-10-21徐燕

延边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间歇病理性胆红素

徐燕

摘要: 目的: 探讨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的患儿的回顾性研究。所有患儿胆红素均升高,且以间接胆红素为主,均符合诸福棠第七版实用儿科学蓝光治疗标准。每日照射时间短于或者等于12小时者为观察组,每日照射时间大于12小时者为对照组,共计76例。均观察72小时,两组治疗前胆红素值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无明显的差异(P大于0.05),但在间歇蓝光照射组不良反应如皮疹、腹泻等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小于0.05)。结论: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选择间隙蓝光照射替代持续蓝光照射,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blue-ray irradiation of several intermittent and continuous phototherapy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and adverse effects. This is a retrospective study about pathologic jaundice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All childrens bilirubin ,they all conform to Zhu Futang seventh editon practical pediatrics blu-ray standard treatment. Daily exposure time is shorter than or equal to 12 hours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daily exposure time is more than 12 hours for the control group ,a total of 76 cases. All of them were observed for 72 hours ,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between the bilirubin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Results two group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Intermittent blue light adverse reaction lower(P<0.05).Conclusion Newborn jaundice can be repeated intermittent blue light alternative to continuous blue light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KeyWords: Blu-ray irradiation;Neonatal jaundice.

新生兒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病理性黄疸,均有可能造成脑损伤,致出现后遗症。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常用方法,但传统的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易引起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现总结我院采用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例与传统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方法对照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以胆红素达到第七版实用儿科学蓝光治疗标准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每日照射时间短于或者等于12小时的为观察组,共计36例;每日照射时间大于12小时的为对照组,共计40例。两组患儿黄疸指数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并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其母孕期健康,转氨酶无明显异常,患儿无宫内窘迫史,出生时无窒息,生后一般情况好,吃奶可,胎便排出正常。

12、 观察指标 所有患儿均以肝功检测的胆红素为参考指标, 2组均蓝光照射治疗后72小时复查血清胆红素和其不良反应。

13、 治疗方案 观察组采用多次间歇蓝光照射,蓝光箱采用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新生儿黄疸治疗箱,每日照射时间短于或者等于12h,同时口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苯巴比妥及维生素B2等,对照组则采用持续蓝光照射12~24 h,同时口服与对照组同样的药物。

2、结果

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与传统持续照射治疗比较,见表1,经统计,观察组与对照组黄疸指数均值在治疗前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t0.8 ,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胆红素也无明显差异(t2.1,p>0.05)。但是间隙蓝光照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持续蓝光照射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与成人不同,其特点如下:胆红素生成增多,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较低,肝功能发育尚未成熟,肝细胞摄取胆红素的能力低下,结合转运胆红素的能力不足,排泄胆红素的功能不成熟,肠肝循环增加,都容易导致血胆红素浓度增高,因此常常都有一过性血清胆红素增高,但超过正常范围就会使患儿健康受到影响,尤其是早期新生儿,由于其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黄疸指数过高会对新生儿大脑造成损伤,严重者导致胆红素脑病,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致后期出现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等后遗症。故出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尤其是早期新生儿,要积极降低胆红素。蓝光照射治疗是消退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其治疗原理是:在光作用下,间接胆红素转变成水溶性异构体,直接经胆汁和尿液排出;以波长425~475nm的蓝光和510~530nm的绿光效果最佳。由于光疗主要作用于皮肤浅层组织,故间隙蓝光照射,可给血清胆红素以时间排至皮肤,以接受光疗,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避免不必要的蓝光治疗,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传统的蓝光照射方法,易给患儿带来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本资料总结经本院采用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36例,并同期设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持续蓝光照射治疗。结果:说明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良好,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经χ2检验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故本文结论是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其总有效率与传统蓝光照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能明显降低其不良反应,故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05-307.

2 杨羊珍.新生儿黄疸日光早期干预的疗效观察.中国误诊杂志,2002,2(5):411.

3 李华娟.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36例疗效观察.山东医药,2001,41(16):49.

4 曹亚民.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3,11(5):79.

5.王惠敏 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当代医学2010.10(28):56.

6.诸福棠 第七版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猜你喜欢

间歇病理性胆红素
小儿推拿配合抚触护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及价值体会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优质护理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疫情防控期间“病理学”教学探讨
病理性醉酒的病人在发病期间杀人,构成犯罪吗
间歇锻炼健身更有效
间歇训练法在提高青少年耐力素质方面的应用
冠心病患者出现窦性停搏1例
36例极重度高胆红素头颅MRI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