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者风骨 智趣育人

2015-10-21庞砚清

华人时刊·校长 2015年10期
关键词:智趣桃源读书

庞砚清

在这个“求新求变”的时代洪流中,他坚守着最朴素的真理,渐成自家风骨。毗邻浙江乌镇,拥有八十余年办学历史的桃源小学好似一幅山水画,意境全在这一树一石的峥嵘风骨中。

与校长这个世俗角色相比,蒋玉根更像是一位久居深山的智者。他说话慢条斯理,不急不慢。腔调悠长,如山谷深邃,似一盏清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

他的爱好比较传统。他喜欢打陈氏太极拳,立身中正,在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中舒展筋骨,吐故纳新,于一开一合间领悟中国传统哲学的奥秘。在这个电子书、碎片化阅读普及的时代,他仍旧习惯阅读纸质书,于白纸黑字间静默沉思是他的读书方式。他偏爱文言文,意蕴深刻的语言常常让他“陶性灵,发幽思”。

他行事风格稳定。周五下班前老师们照例收到一张16开纸,那是他亲自安排、打印的下周行事历,工作有条不紊;学期工作按照既定目标,一以贯之。在桃源小学,各项规章制度也会适时修订,但一般不会做出很大的改变,都是微调;一年一度的数学文化节内容、形式各不相同,唱的却是同一首歌:“学数学,其乐无穷;用数学,无处不在;爱数学,受益终身……”

在这个“求新求变”的时代洪流中,他坚守着最朴素的真理,渐成自家风骨。毗邻浙江乌镇,拥有八十余年办学历史的桃源小学好似一幅山水画,意境全在这一树一石的峥嵘风骨中。

舍不得这份好工作

1978年,蒋玉根高考落榜。母校邀请他留下来代课,从此他与教育结下一辈子的缘分。

第一次上课,面对与自己年龄相差无几的学生,他有些紧张,学生心里也有很多疑问。当他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课文题目后,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学生们都惊呆了,他的板书非常娴熟、漂亮!上中学时,他就是学校黑板报的主编,字与画都是由他一人完成。现在,他以这一特长,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学生敬佩的眼光中,他顺利上完第一节课。

当老师的第一年,他们家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春节。在这之前,他们家每年都是生产队上的“透支户”。一家人从年头忙到年尾,不仅没挣到钱,还倒欠集体的钱。从他在母校代课这年开始,年底,家里居然能多出几十元,父母简直乐开了花。做老师能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而且他和学生之间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处得很愉快,对这份工作他感到很满意。经过考试,他当上了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的薪水,毕竟微薄。几年后,他家盖房子。为了还债,生活窘迫,全家人一年没吃猪肉。朋友请他到企业做管理工作,承诺给他高工资。老校长对他说:“你自己考虑,我不帮你做主。”其实,老校长是希望他留下来的。面对尊敬的老校长,他做出忠于内心的决定。他说:“我喜欢孩子,舍不得这份好工作。”

这位朋友在内地和香港都有自己的上市公司,许多人都说蒋玉根傻,而他却不这么认为。他走进教室心里感到很踏实,走出教室心里感到很充实。他认为再多的金钱也难买他这种充实、笃定的生活。

他珍惜这份工作,自学大专,函授本科,参加岗位培训,经常钻研教材、编写教案至深夜。他的课堂自辟蹊径,妙趣横生,深受学生喜爱,同行好评。他上研讨课、公开课,从乡镇到县市。他参加苏州市评优课获得二等奖,成为苏州市教坛新秀、吴江首批语文中心组成员。1989年,他被评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民选公”进编制。

走上领导岗位以后,他没有丢掉上课这项“技能”,与普通老师一起参加吴江市百节好课评比,并且两次参加市(区)校长开课活动。

一路走来,一步一个脚印。当年高考落榜的他不仅自学成才,而且硕果累累、桃李天下。

我们的教育愿景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镶嵌在苏杭中间的绿色明珠——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桃源小学即座落于此,位于江苏省最南端,并与中国文学巨匠茅盾的故乡——浙江乌镇相毗邻。学校前身为1934年周六忠先生创办的杏红学堂,至今已有八十一年历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

2008年,蒋玉根担任桃源小学校长。一所农村学校,没有过多的物质条件进行装修改造,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建筑,年久显旧。他自行设计,利用有限的资源精巧布置,甚至借用相邻民宅的墙造景。茂林修竹、石径假山、墙体手绘画……相映成趣,呈现出淳朴、雅致的风格,每一处景、每一面墙都能传情达意。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学校特色建设、校园文化内涵方面,他有着深入的思考。他在文章中写道:“美国耶鲁大学教育与心理学教授斯坦伯格指出:研究显示,目前我们学生的智商水平一直在上升,但智慧水平却一直在下降。学校教给学生知识,但并没有引导学生如何聪明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显然与我们的教育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开发学生智慧,让他们在有情有趣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应该是我们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愿景。”他提出了“智趣教育”理念,“智趣教育,就是指教育者用自己丰富的智慧营造出使人愉悅的、具有吸引力的教育氛围,从而使受教育者的兴趣得到激发,智慧得到唤醒和发展的教育。智趣教育是智趣合一的教育,强调智慧与情感因素在教育中的动力作用,主张以智激趣,以趣启智,智与趣互相交融。智趣教育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天性,通过营造富有浓郁人文情怀的和谐氛围,培养生动活泼、兴趣盎然、智能发展、人格完善的受教育者。在此基础上努力使教师成为幸福的传播者、知识的建构者、智慧的创造者,让学校成为师生向往的精神乐园……”

学校以课堂为阵地,积极打造智趣课堂。智趣课堂以“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智趣课堂的操作策略,构建智趣课堂教学模式。在实施中遵循“兴趣中求知”“诱导中启智”“实践中长智”“发展中添趣”的教学过程。

基于智趣内涵,学校构建适切有趣的校本课程,编写旨在激发兴趣、开拓思维的校本教材《我们爱数学》《智趣共生》等;开发“菜单式”课程和各种“主题式”课程。菜单式课程主要指各类社团活动,包括古诗词、珠心算、小记者、书画社、田径队等;而主题式课程主要依托数学文化节、阅读节、艺术文化节、体育文化节、科技节五大校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全体学生参与。校节活动的开展,为每个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培养自我,挑战自我。

“智趣教育就是快乐地学,幸福地教。”蒋玉根说,“这是我们的教育愿景。”

你我同行,做快乐的读书人

教室里寂静无声。全班学生或端正,或斜侧,或抬头,或低首,以各种不同的姿势静坐于位,恣情地阅读着。他们时而认同地点头,时而紧张地皱眉,时而会心地微笑,脸上的表情随着主人公命运的起起落落不断变化着,丰富无比。他们手中都捧着同一件宝贝——书。这是记者捕捉到的桃源小学“整班阅读”的画面。

中国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这与中国悠久的文明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很不符。面对此种尴尬的现实,蒋玉根认为学校应该承担起责任,学校理应成为最具有读书氛围的场所,师生理应成为最具有读书习惯的群体。他鼓励师生多读书,读好书,“你我同行,做快乐的读书人”。

在他的倡导下,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兴趣日渐浓厚。阅读节来临,读书交流、讲故事比赛、小报编印,学生不亦乐乎;参观乌镇茅盾故居、作家零距离等,令孩子们兴奋不已。各班建立了“读书角”,图书馆天天开放,让阅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他不仅倡导学生阅读,还倡导老师阅读,鼓励师生共读。他认为智趣教育关键在于智慧老师的培养,读书则是必由之路。学生读书,老师推介;老师读书,校长亲自推介。

教师节,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是书;放暑假,送给老师的也是书,今年暑假前,学校给每位老师赠送一本书《做最好的教师》;外校老师来校交流,还是赠送他们图书。学校对老师的阅读有数量的要求,并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图书成了校长和老师、老师和老师之间交流、交往的媒介。

当然,蒋玉根自身也很爱阅读。他喜欢读纸质书,特别是古籍。他有自己独特的读书体会:书越难读,越有愉悦感。比如读深奥的古文,一篇很短的古文可能要花半天的时间甚至一天、几天时间,读懂后,那种愉悦感,不是读一般的文章所能替代的。他身边的得力助手、副校长严卫强则更是书迷,而且文采斐然,现已是吴江区作家协会会员,公开发表的文章多达四五百篇。

人的发展是第一位的,这是真理

蒋玉根坚守朴素的真理,始终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谈到教学质量,蒋玉根不回避考试、分数(仅作数据分析用)。考试,既看班级学生的优秀率、及格率,又与班级基础数据对比,了解学生个体发展情况;老师参考每位学生跟上次排名的差异,学生成绩提升,既为他鼓掌,也为自己加分。这种质量跟踪方式效果不错,老师不再认为分到“差生”是自己倒霉,并且老师关注的不仅仅是优秀生和“差生”,而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业发展水平。

桃源小学老教师占多数。老教师都能够倾力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相反,老教师自我发展意识淡化,特别是做教育科研积极性不够。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对老教师的考核要求“宽松点”,让他们感受尊重的幸福感;对老教师撰写的文章优先外荐,如有论文发表或获奖的,考核赋分“倾斜点”。一位老教师用QQ留言:“这样的‘柔性考核,我感觉又开始喜欢写东西了,尽管写得不好,但表达了我内心的一些想法,感觉不错。”

面对拥有八十余年悠久办学历史的客观条件,蒋玉根特别尊重传统智慧和历史传承,一向主张温和、渐进式的改革。学校各项制度每年也会修订,但考虑到老教师比较多,一般不会做出很大的改變,都是微调,教师都能接受。“一年之内的改动不大,但是三年、五年下来,变化就大了。” 此种温和式改革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发生,是建设和谐校园、智趣校园的应有之举。

蒋玉根管理的智慧可见一斑。

采访快结束时,蒋玉根递给记者一份《关于迁建桃源小学的建议》。学校现有三幢教学楼分别建造于1992年、1995年、1998年,砖混结构。学校占地面积偏小,学生运动场地偏少。学校对面是桃源河,校门口道路狭窄,无拓宽余地。学生上、下学时段交通拥堵现象严重,给接送家长、学校师生带来了安全隐患。这是今年教师节他写给桃源镇人民政府的建议书。而在这之前,他在督导自评报告里也详细阐述了这个问题。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一直在奔走、呐喊;他相信桃源小学的明天更加美好!

心静身正,无心化成(太极拳语);坚守真理,有所作为,这就是他的风骨。

猜你喜欢

智趣桃源读书
智趣游乐园
陶情偶寄
我爱读书
花都春行
正是读书好时节
智趣羊学堂
智趣羊学堂
罗圹增
智趣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