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与建设
2015-10-21周胜光
周胜光
摘 要:文章指出了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和建设对高校的重要性,阐述了选择和建设实习基地的原则和方法。文章指出要选择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管理规范、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积极合作的企业,要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基本稳定的原则下,通过互相帮助、互相体谅、互相聘任、不断适应合作机制、不断加大硬件投入,保证合作顺利进行。对高校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实习基地;选择;建设
校外实习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对社会的了解,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掌握能力,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同企业接触过程中,高校教师也可以更多的了解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了解专业发展的动态、科技创新的方向。因此,选择和建设好校外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锻炼的环境,让学生能接触和了解到所学专业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和发展概况是应用型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1 校外实习面临的新形势
学生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还需要在校外的实习单位进行锻炼和提升,使之毕业后能很快进入到工作状态中,而目前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面临很多新形势,这对于实习基地的选择也有重要的影响。
1.1 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现在经济、技术发展迅速,更新换代很快,特别是一些特殊行业,比如电子信息技术,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虽然如此,但在同一行业中不同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的地区要优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大型企业要优于中小型企业,跨国企业要优于国内企业,因此,对于实习基地的选择,从学生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提升空间来看,要选择技术能力强、发展迅速的企业。
1.2 设备设施快速更新
伴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设备设施在不断的更新和改进,新的设备设施一经出现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广泛使用。学生在校内学习时,虽然能对一些硬件设备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是学校的设备设施毕竟很难与行业发展同步,而且从种类上更是难以媲美,所以对于实习基地的甄选就尤为重要了。
1.3 管理理念不断更新
管理理论出现至今不过200余年历史,但是其发展是突飞猛进的,而且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先进的管理理念对于企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关系重大,因此,在学生进入行业的最初,使他们接触到最先进的管理理念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也会关系到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
2 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
校处实习是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校外实习给大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和空间,实习企业肩负着让大学生了解行业、技術提升、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的重任,因此,实习基地的选择就变得尤为重要。在选择校外实习基地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2.1 有较大的企业规模
校外实习基地应选择较大的企业。只有企业形成一定规模,才能具备一定实力(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才能具备以下(二)、(三)、(四)三个条件。高校在实习生安排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实习的安全和效率,在数量的安排方面会尽量以班级或小组的形式,即几十人或十几人,规模小的企业无法容纳,也很难为学生实习提供基本的食住、学习等保障。
2.2 有先进的设备条件
学生在校外实习是一个打开视野的过程,在校内学习的过程中,基本是以理论为主,所学的内容在这个专业领域中虽是被广泛应用,但是这个转化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学生如果直接到具有一流设备,一流技术的实习基地中去,这对他们能力的提升和未来的就业有着良好的的影响。高校在选择校外实习基地时,要以行业发展趋势及学生未来成长为准则,选择那些设备先进,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未来有着良好的成长空间的实习基地,以达到让学生开眼界、长知识、增见识、提素质的目的。设备设施一流的企业。在很多企业都使用自动化设备的今天,我们不能选择半自动化、甚至手工操作的企业;在大力倡导环保、低碳的时代,我们不能选择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要让我们的学生在企业学到世界前沿的技术,看到世界领先的设备,开眼界,长见识。如我院生物工程分院的合作企业益海嘉里集团。
2.3 有先进的管理理念
校外实习基地应是管理井井有条、效益良好、人尽其才、个个争先,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先进。我们决不能到管理混乱、浪费惊人、跑冒滴漏严重、正气得不到弘扬、歪风邪气上升的企业去实习。在实习中要让我们的学生学到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如旅游管理分院的合作企业,包括喜达屋酒店集团、万豪酒店集团等都是闻名世界的酒店管理集团,它们旗下都有排名世界前十的品牌。学生到这样的实习基地实习,可以接触到酒店这个行业最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流程和管理方法。学生在这样的基地实习以后,也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2.4 有较强的科技力量
校外实习基地应有较强的科研队伍和创新能力、技术能力。有一流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能手。学生在这里,可以在参与科研和生产的实践中学到科研方法和先进的技术,能激发学生紧盯学科前沿、不断创新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我院食品工程分院的合作企业大成集团、传媒艺术分院的合作企业知和动漫集团。
2.5 有积极的合作意愿
在选择校外实习基地的时候,还应注意的一点是,实习基地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这一方面会影响到具体的合作,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学习和情绪,影响到实习效果、因此,要选择那些能够合作持久,深度接触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合作的积极性。如果企业领导没有积极性,勉强合作,则合作既不会持久,也不能有深度。如果双方都有积极性,则可不断加深合作,拓宽合作领域,长期持久合作下去。
3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原则
有了校外实习基地,还要建设好,培育好。实习基地的建设,要校企双方共同努力,在企业方的领导和职工、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培育下,合作之花才能开放的更加绚丽、更加夺目。高校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在以下几个原则的指导下,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形成良性循环。
3.1 优势互补
一般来说,高校和企业各有优势。高校往往专业理论方面较强,熟悉专业学科的发展动态、最新成果、发展方向;企业往往在成果转化、动手实践等方面较强。双方在合作中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如企业人员可到高校进修理论,高校教师可以到企业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企业可为高校提供成果转化的方便,高校教师可以和企业科研人员一道解决技术难题等。
3.2 資源共享
合作双方在资源上应实现共享。如人力资源,学校在研究人才培养目标、方法、途径和实践教学时要吸收企业人员参加,企业在进行产品更新、设备改造、工艺研究等,要邀请高校教师参加;再如硬件设备,高校的实验室、企业的实验设备都应为对方提供方便,促进双方共同进步。
3.3 基本稳定
校外实习基地要实行动态管理,不断吸收更好的企业为合作伙伴,淘汰不合格的企业。但实习基地要基本稳定,不能变化过快、过大。老的伙伴,有合作的基础、合作的感情,合作起来更容易。而新的合作伙伴毕竟要经过磨合才能相互适应,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4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方法
校外实习基地是一株小草,需要合作双方施肥、除草,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校外实习基地是一朵小花,需要不断给予阳光、雨露,才能绚丽绽放。
4.1 相互帮助不断扩大合作领域
要把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好,合作双方要本着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态度,让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扩大。让对方确实感到通过合作,很多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很容易解决。例如:当企业用工出现暂时困难时,高校可以利用假日、晚上,甚至临时串课选派学生帮助解决;当企业需要培训职工、需要技术攻关时,高校派去教师帮助攻坚克难。再如:高校进行教学改革时,企业派出资深人员参加;高校需要技能教学演示、科技讲座等,企业派出优秀技术人员担任。另外,高校为合作企业优先挑选毕业生提供方便,企业优先安排合作高校毕业生就业。在互相帮助中建立信任,不断加强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如我院旅游学院与吉林省南湖宾馆就是在相互帮助中不断加大合作领域。
4.2 互相体谅不断加深合作感情
要把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好,合作双方还要相互体谅、相互包容。在实习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矛盾和磨擦。如学生在工作不规范、质量不合格等受到企业人员的训斥,感到十分委屈;有的学生和企业师傅发生口角、甚至肢体冲突;学生实习补贴、食宿安排、交通费报销出现误差、误会等。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合作双方就应多做各自人员的工作,理性的解决问题。互相体谅对方的难处,多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求同存异,尽量避免发生矛盾。不断加深双方感情,使合作愉快进行。
4.3 广泛合作不断加大对方责任
在合作过程中,可相互聘任对方人员到本单位任职,这不仅是对合作方人员学识和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合作方人员的信任,还可使对方人员感到沉甸甸的责任。例如:高校可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某专业学术委员会成员或客座教授;聘请企业部门经理、班组长、技术骨干为实习指导教师;对于在学生实习中表现优异的企业人员给予一定的精神、物质奖励;企业也可聘请高校教师作技术顾问、兼职教授或厂长(总经理)助理等。使对方感受到信任和责任,促使对方把工作做好,还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我了解行业实际发展状况。
4.4 教育引导不断适应合作机制
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后,合作双方要教育各自人员适应合作机制。高校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教育学生经受得住磨难关、荣辱观、苦累关的考验;要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尊重企业人员、尤其是工人师傅的领导和指导;脏活累活要抢着干,额外工作争着干,抓紧一切机会学习和提高。企业要引导职工耐心的对学生进行技术、理念的传、帮、带;在日常生活中要像对待自己子女一样的爱护、关心学生。使双方人员在合作过程中,通过反复磨合,不断适应双方,适应合作制度,达到共赢目的。
5 结语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具有四个功能:共同培养学生;共同培训员工;共同开展科研;共同创新发展。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和建设,对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不仅要选择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管理规范、有加强科研创新能力、积极合作的企业,还要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基本稳定的原则下,通过互相帮助、互相体谅、互相聘任、不断适应合作机制、加强硬件投入,保证合作顺利进行。在合作中,不断加深信任,不断增进感情,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使合作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石生林,李喜升,王欢,等.高等农业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共建对策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04):137-138.
[2] 杨海明,王志跃.新时期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2007(03):87-89.
[3] 李心刚.建立稳定校外实习基地的长效机制研究与实践[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S1):59-62.
[4] 刘长宏,张恒庆,王刚,等.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11):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