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覃国龙: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

2015-10-21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6期
关键词:生态规划城市规划融合

【摘要】回顾了当前我国城市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两张皮”的理论根源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建构的视角论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融合的可能性、必要性,并指出城市规划的生态化是这一融合的基本途径,也是城市规划未来发展的方向;最后,指出了城市规划生态化对传统城市规划和城市生态规划的启示。

【关键词】生态规划;城市规划;融合

目前,随着全社会环境意识的增强,有关生态城市,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在我国也在积极开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如何从城市规划理论建构的角度将现代生态规划的理论成果导人已有的城市规划体系中去,促进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朝着生态化的方向转变?是个有待回答的问题。在当前的许多城市规划中,生态规划仍然只是被理解为统城市规划内容的一个章节而已,致使许多生态学者对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大为不满,因而纷纷另起炉灶,构建在内容、方法等方面完全与城市规划并行的一套生态规划体系。

1、城市规划生态思维的含义

所谓思维是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际中产生的。思维活动从其对社会和人类活动所起作用的角度来看,有先进性和落后性之分。所谓先进的思维应具有高层次性(不但对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利,而且对人类发展的环境也有利)、协调性(强调人与自然等对人类发展的关键因素的协调性)、可持续性(非短时期有效,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有效)等特征。

有学者指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形成的思维方式是系统思维、非线性思维和模糊思维。笔者认为,以上几种思维方式基本上是从如何更科学、更合理地认识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这一角度提出的,从这一层面而言,具有相当的必要性。然而,也必须指出,系統思维、非线性思维以及模糊思维并没有考虑人类与非人类的各项生物和客体的关系以及人类长久的生存对人类思维方式的要求。从这两方面而言,无疑应该提倡和重视生态思维。笔者以为,生态思维从本质上说,其最重要的是应考虑人与自然的协调,考虑人与资源的协调,考虑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维持人类发展所需的质量之间的协调。而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显然应该是指在城市规划的各项工作中,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将城市看成一个兼具自然特征和人工特征的复合生态系统,注重城市人类与自然的协调,注重城市人类与资源的协调,注重城市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维持人类发展所需的质量之间的协调,在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考虑城市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各种影响,城市规划的各项工作都要充分考虑城市生态环境的容量、城市生态环境的演替、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等,寻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与问题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近两年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了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践。它一方面能控制和改进某些不符合生态学原理和环境保护要求的规划方案,另一方面又能促进规划师自身将城市规划生态化,以便于能够顺利通过评价。对城市规划成果的实施和促进城市规划学科自身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施过程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但是.在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主要表现如下:

规划环评自身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评价过程寻租行为有可能发生,导致评价失去其基本的意义。由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尚未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也还参差不齐,因此,使得环评成为某些业主花钱消灾和某些评价人员拿钱替人说话的潜在寻租机会。业主与评价人员形成默契和共识,规划环评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其基本的功能和意义。

规划环评自身理论和方法体系的不完善,导致评价时间和结果都不能保证。目前,国内外对规划环评的功能定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将它看成是项目环评向规划层次的扩展,认为应主要基于项目环评发展规划环评的技术、方法与管理模式,结果往往使它复杂化;另一种观点是将规划环评作为规划编制过程的一个环节,规划环评的有效性的最终体现并非报告书质量如何,而是评价结论对于能否促进规划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国目前规划环评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基于第一种观点,这样就一方面使得规划环评过分依赖项目环评中的定量方法去研究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规划,其评价的结论很难令人信服;另一方面使得规划环评内容和技术方法过于复杂,造成编制时间过长。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目前仍然没有形成城市规划环评的技术导则和规范,因此,使得规划环评技术工作人员无所适从,只能根据个人的经验和能力进行判断和评价,其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3、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融合的思考

综上所述,对城市规划进行规划环评是促进城市规划生态化的有力制度保障和现实途径。但是,由于管理制度及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原因,使得规划环评的作用仍然难以充分发挥。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现行的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没有真正地融合,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阶段,规划环评仍然是面向结果的评价,属于调整型而非融合型。因此,笔者从问题出发.构建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融合的基本框架和思路,以期能有效地促进城市规划的生态化和解决规划环评现实中的问题。

3.1目标与过程的融合

3.1.1目标融合

首先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的目标必须一致,都是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不是“猫捉老鼠”的游戏。规划是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评价是为了保证规划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只有统一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平台,有着共同的理念和愿望,才能做到真正的融合,实现规划与评价有机整合。

3.1.2过程融合

过程融合是指规划过程与评价过程必须保持同步,充分融合,它实质上就是让环评早期介人。而不是规划在前,评价在后,不能打时间差。这样才能保证评价人员与规划人员进行充交流和了解,为规划的每一步进程和每一个方案进行环境可性行把关,保证整个规划符合生态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从而避免规划成果的颠覆性修改。同时,由于不同学科的介人,也可以促使规划过程借鉴其它学科的技术和方法,有利于城市规划自身的完善和提高。

3.2管理制度的改进

现行的城市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是基于各自的历史原因、现实条件和专业特点而制定的。它们在保证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编制、实施和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自隶属行政职能部门不同,导致它们无论在编制、实施,还是管理过程中几乎没有交集。虽然目前也有少部分规划在编制开始阶段就让评价人员早期介人,但毕竟是技术人员民间的少数行为。如果要保证规划与评价的全面整合,就应该进一步改进现行的城市规划管理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促进城市规划生态化和规划环评的有效性。

总 结:

城市规划与生态学的结合以及城市规划生态化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大多数研究尚处于理论阶段。而规划环评由于其自身理论方法、管理制度等不完善的原因,存在一些现实问题笔

者通过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的融合研究,试图探索城市规划生态化的另一条有效途径,并为规划环评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志峰,何孟尝等.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美〕弗雷德里克·斯坦纳.生命的景观一景观规划学的生态学途径(第二版)[M〕.周年兴,李小凌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生态规划城市规划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规划措施
《城市规划评价及其方法:欧洲理论家与中国学者的前沿性研究》
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思考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