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2015-10-21刘秋华
【摘 要】目的 探究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80例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抢救以及护理,实验组在以上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不同护理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经优质护理,其平均换药次数、更换床单次数以及死亡率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较易出现死亡的情况,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重症监护病房是危重患者的集中地,其可有效延长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生命时间[1],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措施以及效果作分析,详情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80例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这80例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均经相关检查确诊。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
实验组年龄在22岁-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69±2.63)岁,男性患者占本组总例数的60.00%(24例),女性患者占本组总例数的40.00%(16例)。
对照组年龄在24岁-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52±2.71)岁,男性患者占本组总例数的62.5 %(25例),女性患者占本组总例数的37.50%(15例)。
经比较,2组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等)并无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2组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护理以及急救措施,即将患者的下肢略抬高,患者取平卧位,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以此防止患者因呕吐而出现误吸的情况。若患者的体温较低,则给予患者适当的保暖护理。患者情绪若过于烦躁,则给予患者适当镇静剂。心源性休克的患者,给予氧气护理。
实验组50例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在以上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具体为:
1.2.1 心理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意识处于清醒的状态,此时患者较易出现抑郁、焦虑、紧张等心理,不良的心理会与患者的休克形成恶性循环。若护理人员给予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则可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可通过适当的语言给予患者安慰,对患者病情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解释,同时给予患者适当的鼓励,从而使得患者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1.2.2 体位护理
帮助患者取半仰卧位,即床头抬高约20度,下肢抬高约30度,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腹腔器对患者心肺的压迫,对患者的呼吸以及冠脉循环十分有益,同时还利于患者下肢静脉的回流,以此促进患者的休克恢复。
1.2.3 精神干預
患者的精神症状是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反映,即患者的脑部血液供氧量以及灌输量情况。患者精神症状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若患者为轻度缺氧,则患者会出现烦躁、不安以及狂躁的情况,此时给予患者纠正缺氧治疗,则患者的行为、意识、情绪即可以恢复至正常的状态。若患者出现休克加重的情况,则其脑功能会由兴奋状态转入抑制状态,此时患者的主要精神症状为萎靡、迟钝、淡漠,继而出现昏迷、诸妄的情况,患者的脑部以及其他器官的供血得以改善,则患者的缺氧情况就会被纠正,继而患者的病情好转,逐渐清醒。
1.3 观察指标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经不同护理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主要包括患者的死亡情况以及平均换药次数、更换床单次数[2]。
1.4 数据处理
本文研究数据均严格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时,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实验组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经优质护理,其平均换药次数、更换床单次数以及死亡率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存在较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情况对比[( ),n(%)]
组别 例数(n) 平均换药次数(次) 平均更换床单次数(次) 死亡情况
实验组 40 2.30±0.81* 1.35±0.43* 2(5.00)*
对照组 40 8.22±3.20 5.13±1.90 10(25.00)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的发病率在我国越来越高,导致患者发病的原因主要为细菌感染[3],若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在患病早期不能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4]。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身体在受创的同时,其心理也会受到一定的不良影响。不良的心理会对患者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在为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5]。心理护理通过给予患者适当的鼓励,可以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使其保持较好的状态接受治疗。体位护理对患者的呼吸、冠脉循环以及肢静脉的回流十分有益,可促进患者休克的恢复。精神护理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精神症状的观察,判断患者的疾病状态,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以此使得患者病情好转[6]。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经优质护理的实验组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其平均换药次数、更换床单次数以及死亡情况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给予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其临床不良症状,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减少患者死亡的发生几率,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刘乐.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1):286-287.
[2]刘海娟.15例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12):435-436.
[3]秦玉玲,黄顺,李晨等.1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感染性休克患儿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5):592-593.
[4]毛新娟.24例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7):619-619.
[5]唐玉华.23例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1):6740.
[6]胡彩珍.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2(23):127-127.
作者简介:
刘秋华,1977-6-24,女,汉族,大学本科,江西兴国,主管护师,重症监护,江西省兴国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兴国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34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