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负压引流在骨科的应用及护理
2015-10-21张西静1张丽苹通讯作者
张西静1 张丽苹通讯作者
【摘 要】目的 主要针对骨科临床治疗应用VSD负压引流术的疗效以及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就诊的100例入选骨科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传统换药,冲洗引流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彻底清创,之后才有VSD进行敷料覆盖,实施持续7至14天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明显优于对照组(76%),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本院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95%)要明显高于对照组(81%),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SD负压引流技术应用在骨科治疗当中,疗效效果非常明显,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痛苦,提升患者病情治愈率,有效的避免交叉感染,最终提高其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VSD负压引流;骨科;应用及护理
VSD(负压引流封闭术)是骨科当中对患者表明浅层创面以及用于深部引流的一種全新治疗方式,能够非常彻底的去除患者创面的腔隙以及坏死组织和分泌物等等[1]。因此可以说是外科引流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因为有学者曾经报道,创面处于负压状态能够帮助组织的迅速增生及修复。现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抽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就诊的100例入选骨科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男患者63例,女患者37例。其中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74例,皮肤套套脱伤患者18例,感染性伤口患者8例,患者年龄在24-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2)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50例,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换药、冲洗引流治疗,患者创面采用过氧化剂溶液进行冲洗,然后再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存在坏死组织时,可通过修剪清创进行处理,以此来去除创面表面的脓性分泌物。而对于创面潜在的腔隙则可采用生理盐水纱条的形式进行引流,从而以此防止其形成死腔。并且在进行填塞的同时需要注意不可填塞过紧,否则将直接导致引流不通畅,并且在创面涂抹碘伏后,再直接采用无菌敷料来进行包扎处理。坚持2天左右更换一次,并且为了避免创面受压,需要定时的帮助患者更换体位[2]。
(2)观察组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进行治疗,首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彻底的清创,去除创面脓性分泌物后,按照患者创面大小修剪VSD敷料并直接贴敷于创面上,之后填塞死腔并进行缝合操作。整个过程需要使用无菌纱布对患者周围的皮肤擦拭干净,并采用半透性的生物薄膜对整个创面和VSD敷料进行封闭处理。最后采用负压吸引的形式,直接连接VSD敷料的硅胶管,而另外一端则需要通过三通管以及中心负压的形式来吸引相关装置进行有效的连接,据此来对其负压吸引状态进行调节,将其保持在负压恒定的状态。如果VSD敷料和薄膜呈现明显的塌陷,则表明密封的效果良好,其负压效果也将让人真正满意。最后需要定期7-14天清创更换VSD敷料,直到创面完全愈合。
1.3 疗效诊断标准
疗效判定指标具体为:(1)治愈,表示患者创面已经愈合,并且结痂脱落。(2)显效,表示患者创面开始缩小,不再产生分泌物,同时患者肉芽组织开始生长形成,创面开始结痂。(3)好转,患者创面渗出液开始减少,创面不再扩大。(4)无效,患者创面不断扩大。患者满意度评测主要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表,具体以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种层次,以此来对患者满意程度进行准确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所以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患者组间的愈合率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两组间的比较则采用t进行检验,最后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明显优于对照组(76%),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0 23 15 8 4 92%*
对照组 50 12 21 5 12 76%
标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本院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95%)要明显高于对照组(81%),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观察组 50 32 13 2 94%*
对照组 50 21 17 12 76%
标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工作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做好健康宣教,在操作完成后,需及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主要保护引流系统,不可被尖锐物刺破封闭膜而导致引流失败,尽可能的避免压迫,以保障其治疗效果持续有效[3]。(2)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来调整其具体的体位,定期的更换体位,对四肢损伤的患者适当抬高其患肢,从而以此来强化患者肢端血液循环。(3)做好患者疼痛的观察和护理工作,患者伤口疼痛是VSD后最常见的情况,其本身和负压吸引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吸引和负压过大时,疼痛尤为明显。因此就要求护理人员应当充分了解患者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并以此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疼痛。(4)做好患者饮食及营养的指导观察,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不宜生、冷、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逐渐的鼓励患者食用高热量、高蛋白以及高纤维的食物,从而以此帮助患者消耗饮食。
(5)负压的压力调节控制,具体需要将患者的负压调整控制为-0.017mPa至-0.06mPa左右。同时针对年龄较大、体质瘦弱以及凝血功能相对较差的患者行血管吻合术,患者术后负压值开始应将其控制在-0.017mPa以下,而在往后的持續治疗过程当中可进行持续的增加。如患者有持续渗出物时,应适当延长持续吸引时间,而如果患者的负压密封闭的面积较大时,很有可能促使密封面上出现一些微小的漏气情况,这时就应当将负压值控制偏高一点,甚至可以直接大于-0.06mPa,这样才能保证创面的每个点都能达到-0.017mPa这一均衡数值的负压。
(6)负压引流中的处理,如术后48小时前患者创面敷料变硬可通过引流管注入生理盐水对VSD敷料进行浸泡,整个过程保持缓慢,使其重新变软。而如果是在48小时之后变硬的,如果在引流管中无引流持续流动,则不必处理,也并不会影响到处理的效果。如果在引流过程中引流管产生堵塞情况,首先需找出引流物堵塞物,可能是一些干物,也甚至是敷料,不见管型。可采取缓慢注射10~15 min生理盐水浸泡的方式来解决,待堵管物变软后,重新接通负压源,可多次操作,甚至更换VSD敷料。最后,如果VSD敷料上出现黄绿色、绿脓色以及灰暗色等多种不同的颜色时,无须担心,这并非创面的坏死组织所致,不会影响VSD的治疗效果。而在进行引流过程中,大量新鲜血液被吸出时,应及时通知医生,仔细检查,具体检查创面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4.讨论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推出和使用突破了传统换药治疗的方式,极大的减轻了护理人员们的工作量,并且这项技术使用能够有效的防治患者创面受感染,减轻患者局部水肿,改善患者创面局部的血液循环,提升了患者创面治愈率。
本组研究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就诊的100例入选骨科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50例。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明显优于对照组(76%),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本院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95%)要明显高于对照组(81%),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VSD负压引流技术应用在骨科治疗当中,疗效效果非常明显,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痛苦,提升患者病情治愈率,有效的避免交叉感染,最终提高其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红红,谭健.VSD引流术在骨科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8:313-314.
[2]张艳俭.负压封闭引流系统(VSD)在骨科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3,21:127-128.
[3]孙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整形外科难治创面的应用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0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