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语文教学应做到“三新”“一活”

2015-10-21冉启康

广西教育·B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三新高中语文教学观念

冉启康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语文教学要与新课标接轨,教师应做到“教学观念新”、“学生观念新”、“教材观念新”与“课堂教学方式活”这“三新”“一活”,从而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达到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观念  课堂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B-0011-02

虽然新课标已实施了多年,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升学率评价学校,以教学成绩评价教师,以考分评价学生的固定模式,还在民族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广大学生家长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究其原因:一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教育发展滞后,升学率是评价学校最简单最直接的标准;二是学校间的竞争,主要是优秀生源的竞争,没有高的升学率,留不住优秀生;三是社会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学生只有考高分,接受高层次的教育,才可能到发达地区就业,才可能减轻毕业后的就业压力——这也是广大家长最关心的事情。所以,教师不得不在教学中偏重传授课本知识,把提高考试分数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那么,民族地区高中语文教学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步入新课标的轨道呢?笔者以为,做到“三新”“一活”,才能跳出传统教育模式的怪圈,驶入新课标的快车道。

一、“三新”

“三新”即教师的教学观念新、教师的学生观念新、教师的教材观念新。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新。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走进新课标的关键。传统教育模式以追求学生考试的高分为目的,教师在课堂上把学生当作容器进行知识灌输,课后还有作业和测试题,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新课标下的教学观念也重视学生考试分数,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与学的质量问题,但不唯一关注分数,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考试制度、检测学生的方式方法也在改革。因此,新课标下的教学观念:第一,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质量观,摒弃过去单纯以学生成绩评价学生优劣的旧观念,把学生的自主、自律、能力、特长、个性品质的发展等作为评价指标。第二,教师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来吸引学生,而绝非板着脸地加压施威。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而且还是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张扬学生个性、展现学生健全人格的课堂。语文教学与数理化教学的最大不同点是:语文是交际工具。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特别讲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这种互动,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掌握交际的技能和方法,使智商、情商、德商都得到开发和促进。第三,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思考、探索,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和知识不断更新的学生。

(二)教师的学生观念新。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师生关系是从属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未经允许不得发问,只要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坐着听,就是好学生。新课标下的学生观:第一,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个性特点等,灵活组织教学。第二,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语文课堂上表现最为明显,性格内向型的学生,语文基本功较扎实,但发散性思维不太灵活,擅长听而不善于说;性格外向型的学生因思维活跃,长于创作而轻于基础知识的积累,擅长说而不善于听。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取其所长,补其所短。第三,要有民主和大众化的学生观。课堂提问,只点几个优秀生,课后辅导,只关注几个听话的乖学生,这是不民主不公平的。新课标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力求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不同层次的提高—— 能获取知识的获得知识,不能获取知识的掌握技能和方法,不能掌握技能和方法的也应在情感上得到熏陶。

(三)教师的教材观念新。教师的教材观念新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教师不能做“复印机”。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备课是将教参拿来抄,然后再往黑板上写,最后让学生抄黑板。只是一味照搬参考书,从书本上来到教案中去,就像一个复印机式的教师,上课肯定会给学生言之无物、枯燥无味之感,其教学效果是十分差强人意的。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参是教师备课的参考资料,备课上课当然是以此为基础的,但是,过分依赖教参,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没有经过教师本人的再加工,课上得不流畅,效果肯定也不理想。新教材观要求教师除依据教材这个蓝本外,还要对它所涉及的内容,借助科技信息和教师本人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综合整理,引经据典去充实和丰富教材。另一方面,教师也不必把教材当“圣经”。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凡是教材上的内容,每一篇、每一课、每一页都追求面面俱到,生怕漏了哪一点,都要讲得透析深入才放心。殊不知这样做有时是吃力不讨好的,因为有些课文有些内容学生根本不感兴(下转第16页)(上接第11页)趣。听这样的课要么让学生如同嚼蜡,要么催得学生昏昏欲睡。

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知识更新的速度,不少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理论和名篇名作,不可能在短期内载入教材,而這些恰恰是当代高中生最感兴趣的。教师在教学中,在把握好语文基本功的前提下,完全可以把这些新知识引入课堂。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正如魏书生所说的:“教材无非是些例子,是个手段,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倘若学生对教材的文章不感兴趣,则完全可以换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文章来读,只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就行,何必死盯着那几十篇文章不可呢?”

二、“一活”

“一活”即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活。教学方法是教师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师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共同努力的认识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传统教学的主要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更多反映的是教,很少反映学生学的规律,存在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的缺点。教学方式方法活,是指教师要结合所上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学生乐于接受、课堂氛围活跃的教学方法。许多优秀教师在长期的教学生活中总结了“情境教学法”、“快乐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开放教学法”、“发现法”、“问题法”等诸多教学方法。其关键只有一点——千方百计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实质是,教师必须树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所谓教无定法,是指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每一门课程甚至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的特色。我们面对的是民族成分不同,先天遗传不同,后天环境和天赋不同的几十个学生,我们必须做到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又要因材施教。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斯坦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的天地非常宽广,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古论名篇轶事,自不必说;生活中上自天文地理,下自家庭百姓生活,都可以进入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也决定了教学方式方法的丰富多样,现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更为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平台。

总之,新课改就是以教师想方设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为手段,达到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目的。当然,要做到“三新”“一活”,教师还必须熟练掌握驾驭课堂的艺术,始终围绕教学目的,否则,随心所欲,天马行空,抓不住重点难点,也是达不到预期目标的。

【参考文献】

[1]柳明.教育改革论文汇编[M].伊犁:伊犁出版社,2000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3]徐学莹.教育学新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三新高中语文教学观念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全国第三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论文大赛启事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纵览之“三新”
纵览之“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