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2015-10-21孙晓
孙晓
摘 要: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创新发展战略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时代重任,提高质量、内涵发展是其必然选择。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专业学位特色为前提,以培养单位为主体,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针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质量意识不强、质量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从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构建培养单位内部质量保障制度和外部监督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质量 质量保障体系
提高质量、内涵发展是新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2013至2014年,国家先后在深化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开始进入“质量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任,其质量决定着整个研究生教育体系的质量及国家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建立完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于保证与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研究生教育处于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顶端,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生力军,其发展质量决定着高端人才的供给质量,其发展水平是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改革发展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是我国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创新发展离不开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支撑,研究生教育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必须以自身的高质量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和输送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优秀人才。然而,没有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质量只是空谈,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大势所趋。
第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任,其发展水平影响整个研究生教育体系的质量及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专业学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及科技的进步,社会对具有较强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二、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
第一,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核心,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要更加突出人才培养质量,既关注过程质量又注重结果质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维度和提高质量的手段,更多地集中在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硬件设施保障上。随着研究生教育的深入发展,评价的维度已扩展到研究生的发展质量及研究生教育格局的宏观质量。
第二,充分调动各方主体在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中的积极性,尤其要发挥研究生培养单位作为质量保障第一责任主体的基础作用。构建“五位一体”的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实现政府、学校、学术组织、行业部门、社会机构各司其职、协调配合①。而研究生培养单位作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第一责任主体,在保障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中应发挥基础作用,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并逐步完善自我评估、信息公开等制度,尤其应调动起导师和研究生在质量保障过程中的积极性,把质量保障落实到各个培养环节。
第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应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色,更注重创新能力与实践特性。在保证基本质量的基础上,各培养单位应依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分类保障、分类评价。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在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与传统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存在较大差别。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应该以专业学位的特色为根本前提。
三、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理念仍受传统思维的束缚,质量意识不强,提高质量未完全成为学校、导师和研究生的自觉行为。有的培养单位仍处于最初的规模扩张阶段,并未将规模扩大与保证质量相结合;有的培养单位并未意识到导师在整个质量保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导师的巨大能量;有的单位仍将研究生置于被动地位,不曾意识到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正是这些落后的教育观念,严重阻碍了研究生教育工作重心向内涵发展道路上的转变。
第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和监督力度还需加大,普遍存在质量保障机制不健全,保障效能較低等问题。部分培养单位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存在明显缺失,或制度框架不全面,或制度设计脱离实际;部分培养单位质量保障制度执行不到位,缺乏落实机制;部分单位存在出口把关不严,缺少有效可行的惩戒机制等。
总之,自1990年开始设置和试办专业学位教育至今,整个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等方面都处于摸索阶段,存在问题在所难免,重要的是发现问题、正视问题,及时更新观念并进行制度设计,从发展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并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保障体系的有效途径
第一,树立科学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形成具有正能量的质量文化氛围。2014年,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首次系统阐述了科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即需把握好四个方面:一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二是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三是统筹好服务需求与优化结构的对接;四是把握好既要借鉴又要弘扬的要求②。这是新时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纲领性思路,要以此为灯塔,时刻牢记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并将追求质量、内涵发展的理念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各个方面。
第二,构建完备的以自我诊断式评估为主要方式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这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方面:首先,科学设置评估指标体系。新时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设计要更加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特征。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的通知,并委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和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组织实施,全国教指委根据评估的整体要求及各专业特色,制定了详尽的评估方案,并设置了相对科学而全面的评估指标,这为各培养单位设计自我评估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各培养单位应在此基础上,遵循系统性、实效性、发展性等原则,根据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具有本校特色的评价体系。其次,完善各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及责任落实机制,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与执行。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制定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各项教育管理制度,使教育质量保障工作实现制度化、常态化;同时,应制定详尽的相关实施细则,将质量保障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岗,明确奖惩机制,避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虚设、空设现象的出现。再次,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公开机制。搭建教育质量对外公开信息平台,主动向社会公开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接收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及时收集社会各界针对教育质量公开信息的反馈信息,虚心接受各方建议;建立毕业生培养质量反馈机制,开展质量跟踪调查,听取用人单位意见,不断改进培养工作,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第三,切实加强外部质量评价与监督,尤其要加强第三方监督。从国际上看,外部质量评价与监督大致有三类模式:一是以社会机构监督为主导,二是以政府监督为主导,三是以政府授权的社会机构监督为主导③。我国外部评价与监督体系的建设应从本国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同时可以借鉴研究生教育强国在此方面的有效经验,建立政府、高校、第三方协同配合的监督新机制。加强第三方监督,首先应培育独立科学公正的第三方监督机构,所谓“第三方”主要是指处于教育行政部门与研究生培养单位之外的某个客体,一般而言,第三方具有相对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与被评价主体既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也没有经济上的关联性。如美国知名的教育质量调查团队SERU(Student Experience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正在研发全新的研究生调查项目,调查以问卷形式开展,以“投入—过程—产出”为概念框架,采用模块化设计,以研究生的学习经验为测查重点,兼顾学习产出④。这对于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第三方监督体系的构建乃至于培养单位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都提供了有益借鉴。
如果说科学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观是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软件的话,那么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与外部监督体系便是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硬件。只有软硬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研究生教育的时代使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注释:
①刘延东.在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
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编辑部.聚焦质量谋划改革推动内涵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
③刘延东.在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
④趙琳,王传毅.以“学”为中心: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的新趋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