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重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2015-10-21郭秀珍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31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创业创新

郭秀珍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关键期,机遇与挑战前所未有。要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应对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下滑、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新情况新挑战,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思维,认识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质上是一场社会变革,切实对现行经济体制不完善之处进行深入改革,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推进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关键词:创业;创新;经济体制;改革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三五”即将开始,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越来越近,而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也前所未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中央明确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是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中国梦”伟大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为经济社会良性良好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和活力。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背景

我国目前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状态。从国际上看,一方面国际經济形势不稳定,全球进口需求增长乏力。2012~2013年全球贸易量增速连续两年低于经济增速,2014年贸易量增速也仅比GDP增速快0.8个百分点,与国际金融危机前5年贸易量快于GDP增速1倍形成强烈反差。国际市场上对传统产品的需求量在减少,对产品质量、科技含量与使用效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一个传统产品的生产、出口大国,我国必须适时调整发展方式,激发经济活力、发现挖掘新的发展动力,一方面要通过全民创业提振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另一方面,要通过万众创新提高我国产品、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30多年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极大地增强了综合国力,改善了人民生活。但是,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近年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现象还未根本扭转,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科技创新能力不高,不断集聚的粗放经济增长风险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投资增速和出口增速放慢的大趋势之下,要实现中国经济的良性良好发展,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寻经济发展新动力,发掘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

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种种变化,使我国经济发展在方方面面表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征:经济增速换挡回落、经济结构及动力优化转换、风险挑战复杂严峻,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面对经济新常态,必须摒弃以往唯GDP的发展模式,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市场主体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才能激发起经济良性良好发展的内在源动力,实现中国经济的提质增效升级,推进“四个全面”战略的实现。

二、经济体制改革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规律的科学性。经济体制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极大地激发了社会活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又对经济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打破了农村原有的单一所有制结构;取消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分开进一步把农民从僵化的体制下解放出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空前的激发,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开创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局面。

1980年,我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在温州发放。从此,私营经济走上历史舞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强大力量。30多年来,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2007年十七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每一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都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创业的积极性,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迎来生产力的大发展。

经过30多年的深入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多种经济成分的市场经济主体活力显著增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已经显现,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形成。然而,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的要求相比,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仍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要求在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3亿中国人民人人实现小康,而且小康的含义要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这样高水平的小康必须依靠全国人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实现。

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蔚然之势,经济体制中那些不完善之处已成为制约大众创业创新活力的障碍,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在实践中仍未理清,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环境亟待进一步完善。与之前农村的经济改革、民营经济的发展一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质也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同样需要经济体制改革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体制改革举措

(一)转变经济发展思维,确立市场主体地位

“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的基本动力,其重中之重在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改变现行由市场和政府共同配置资源的局面,逐步扩大市场在资源分配中的主体地位,加快推进由“官办经济”向“民办经济”经济转变。只有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大环境根本形成,所有经济主体都遵循市场行为准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真正有了滋生的土壤与成长环境。只有形成市场为主体的经济体制,才能把过去的“调动”群众积极性,变为让群众能有内在和自发的积极性;把过去的“要群众干”变为“群众自己要干”,把“要群众怎么干”变为“群众自己知道怎么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有真正的体制驱动和内在动力。

(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实现公平竞争

要实现“大众创业”,做到人人能创业,就必须坚持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开放透明的原则,落实“非禁即入”原则,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领域创业。要统一市场准入条件,取消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种歧视性经济政策规定,鼓励民间资本办医、办学、办文化、进入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对于一些重点领域,要加大推进国企改革,使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精确分解国有企业的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边界。进一步降低中小微企业进入国企垄断行业的准入门槛,激发行业竞争,保持经济活力。

(三)落实科技成果股权,构建经济激励机制

要实现“万众创新”,做到人人愿创新,就必须加大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将创新转化成的经济效益完全留归创新者。要加大专利技术的登记和保护,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外,要赋予高校、科研机构及个人创新成果的自主处置权。加大对创新成果下游产业链开发强度,实现创新成果价值市场化,疏通创新成果价值转化的经济体制障碍,让创新者看到价值,实现收益。创新科技与经济的转化模式,科技型人才可享受创新成果转化股权,其股权收益不缴纳所得税,实现经济分红激励。

(四)建设创业金融服务平台,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虽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经济实力不足,科研创新投入不够、融资渠道不畅成为众多创业、创新者的难题。因此,要放宽金融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整合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资本市场以及中介服务机构资源,建设投融资项目数据库、金融机构数据库和科技中小微企业数据库,建立与小微企业财务水平、经营状况、销售能力、成长周期相匹配的金融服务平台。以风险自担的责任心,开放、共享互联网金融,加大互联网金融融资体制建设,拓宽P2P融资渠道。同时厘清民间借贷资金的法律地位,丰富企业、个体资金来源,实现全民创业创新与民间资本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金融财税政策,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的中小微企业税收减免力度。构建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池”,扩大科技保险试点,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进一步完善以农村住宅等农村资产和用益物权的抵押担保机制,逐步建立政策性、商業性、行业性、互助性等多元化的创业创新融资担保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与2015年展望[EB/OL].国家统计局网站,2015-02-27.

[2]万钢.以改革思维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N].光明日报,2015-03-26.

(作者单位:中共山西省运城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创业创新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国务院批转《意见》: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明确
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出炉——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