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消化不良行介入治疗后的疗效分析

2015-10-21赵力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5年4期
关键词:食量食欲小儿

赵力芳

小儿消化不良行介入治疗后的疗效分析

赵力芳

目的探究小儿消化不良行介入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小儿消化不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介入治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症状积分为(0.58±0.12),低于对照组的(1.6±0.5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食欲食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食欲食量明显改善评分为(3.54±0.98),低于对照组的(5.74±1.0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0%,低于实验组的95.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消化不良行介入治疗后,不仅有效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了患儿食欲食量,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小儿消化不良;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小儿消化不良是儿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又称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餐后饱胀感、嗳气、上腹疼痛或不适、泛酸、嗳气等情况[1],而无器质性病变可解释这些症状。临床上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对于诊治也无系统标准,主要利用促进胃动力药物进行治疗,然而因儿童消化系统还未发育完全,西药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其生长发育[2]。儿童因年龄较小,自觉性差,常常不服药或不按时服药,治疗效果也不能达到理想疗效。介入治疗针对小儿消化不良患儿,有效率高,能使患儿快速恢复食量食欲。笔者以介入治疗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小儿消化不良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儿男12例,女11例,年龄2~7岁,平均年龄(3.60±0.18)岁,体重7.9~33.4 kg,平均体重(15.7±3.8)kg,病程2~7个月,平均病程为(3.14±1.20)月;实验组患儿男9例,女14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4.70±0.24)岁,体重9~37.6 kg,平均体重(16.8±4.1)kg,病程3~6个月,平均病程(3.51 ±1.34)月。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及病程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二、入选标准

1.诊断标准

参照《小儿消化不良诊断标准》[3]中相关标准;①过早进入饱胀状态;②餐后饱胀不适;③上腹疼痛;④上腹部有烧灼感;⑤上述症状出现时间≥3个月。

2.纳入标准

参照《小儿消化不良诊断标准》中相关标准;①符合上述标准者;②年龄2~12岁之间;③患儿监护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合;④患儿治疗前半个月未使用其他治疗。

3.排除标准

①排除不符合《小儿消化不良诊断标准》中相关标准者;②排除<1岁,>12岁者;③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患儿;④排除患儿监护人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⑤排除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

三、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小儿消化不良常规药物治疗,多潘立酮(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058),0.3 mg,1日3~5次,餐前30 min温水送服,根据患儿体重、年龄、病症等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调整用药剂量[4]。实验组给予介入治疗,通过B超的引导,对患儿进行非血管通道治疗,通过鼻腔或口腔下胃管入胃内,插入导管,对患儿机体内部存在问题的胃部按富营养、少刺激、易消化的原则给予饮食疗养。

四、疗效判断标准

1.症状积分

根据患儿食量、食欲等情况进行评分,轻度:食欲稍差,食量稍减;中度:食欲差,食量减少;重度:无食欲,食量急剧减少;评分标准:轻度4分;中度6分;重度:8分。主要临床症状:早饱、上腹部疼痛、餐后饱胀不适、上腹部烧灼感;主要症状评分标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5]。

2.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食欲食量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食欲食量增加;有效:临床症状稍有缓解,食欲食量有所增加;无效:临床症状未得以改善并加重,食欲食量差[6]。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100%。

五、统计学处理

本次统计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按α=0.05的检验水准,并定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两组患儿疗效对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0%,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5.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疗效对比[n(%)]

二、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症状积分为(0.58±0.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分组n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对照组233.10±0.911.60±0.54 6.790.0000实验组233.14±0.96 0.58±0.12*12.690.0000 t值-0.148.84--P值-0.88540.0000--

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食欲、食量评分情况对比

两组患儿治疗前食欲食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食欲食量明显改善评分为(3.54±0.98),低于对照组的(5.74±1.0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食欲、食量比较情况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食欲、食量比较情况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分组n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对照组2313.56±1.915.74±1.0417.240.0000实验组2313.14±0.87 3.54±0.98*35.130.0000 t值-0.967.38--P值-0.34240.0000--

讨论

小儿消化不良,是由于儿童消化器官并未发育完全,酶功能不完善、消化液分泌不够充分,消化功能弱,胃肠道黏膜柔嫩,家长喂食及其自身饮食上的不良习惯,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7]。造成小儿消化不良的因素较多,包括环境、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胃酸分泌及消化道运动功能障碍、心理原因与其他肠胃功能性疾病等。

介入治疗是目前介于内外科的新兴治疗方式,分别为非血管介入与血管介入两种方式,介入治疗通过30多年的应用与发展,现与内外两科并称三大支柱性学科[8]。主要特点是在不进行手术暴露病灶的条件下,在皮肤及血管上作一条微小通道,或经机体本身管道,在各种相关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其进行治疗的方法[9],本次研究将介入治疗应用于小儿消化不良,使患儿不仅能快速恢复健康,改善其食欲,且介入治疗安全性较高,避免了患儿采用药物治疗时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造成对其生长发育阶段的影响。

根据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症状积分为(0.58± 0.12),低于对照组的(1.6±0.5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食欲食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食欲食量明显改善评分为(3.54± 0.98),低于对照组的(5.74±1.0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0%,低于实验组的95.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饮食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患儿,能有效克服患儿食欲不振、不愿进食的问题,使患儿食欲食量恢复正常,得到全面及健康的营养摄入,不仅能有效改善患儿症状积分,还保证其生长发育阶段的健康成长,且治疗疗效也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安全性较高,使其家长因此放心。值得临床推广与研究。

1谢海棠,萨仁其其格.蒙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临床研究.世界中医药,2013,8(2):154-156.

2程小宁,郭建春,赵萍,等.儿宝颗粒联合硫酸锌口服液治疗小儿消化不良60例.陕西中医,2011,32(7):799-800.

3钱丹.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探讨.中国基层医药,2013,20(5):693-695.

4王兆黎,刘艳丛,陈建权,等.理气降浊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及胃电图的影响.河北中医,2011,33(6):813-815.

5李伟,曹丽.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诊治分析.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8):82-83.

6李国伟,张贵锋.独脚金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0):2256-2258.

7卢爱丽.化积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228例临床观察.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12):66,76.

8吉日嘎拉图.蒙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30例体会.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14):2665-2665,2666.

9彭乔发,江运启.消食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48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7,15(6):410.

2015-07-16)

(本文编辑:白杨)

10.3969/j.issn.1672-2159.2015.04.017

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猜你喜欢

食量食欲小儿
莴笋开胃增食欲
肚子饿了却没食欲,原来是胃阴不足
夜盗小儿(下)
“弱弱虎”健身记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一切从食欲及性欲开始
食欲大开的吃货小编们
食量与健康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