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5-10-21郭爱莲
南 丁 郭爱莲
呼吸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南 丁 郭爱莲
目的 探讨呼吸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本院2009年6月~2014年2月收治的57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利用呼吸机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患者带机时间为1~18h,平均带机时间8.6h,患者经过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有明显改善,PaO2、PaCO2情况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血氧饱和度(SaO2)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各个因素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有效的使用呼吸机治疗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愈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可以在临床治疗推广。
呼吸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9年6月~2014年2月收治的57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年龄在22~64岁,其中,男32例,女25例,平均年龄37.1岁。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损伤严重,均有休克史,无法自主呼吸。
1.2 方法 57例患者均利用呼吸机进行治疗,切开其中39例患者的气管并在气管中插入气管套管(有气囊),对剩余18例患者在手术后直接带上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相连接后进行治疗[1]。治疗中使用的呼吸机为西门子品牌,选择的呼吸模式为同步指令间歇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以及呼气末正压(PEEP)。将吸入的潮气量控制在5-10mg/kg之间,同时吸入氧气浓度在40%-100%之间;总呼吸控制在17-25次/min之间;其中SIMV的呼吸频率控制为0-10次/min;PEEP控制H2O在5-15cm之间。患者出现呛管、情绪烦躁不安、耐管差以及人机对抗的情况时,适当使用静点冬眠剂实施处理。
1.3 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呼吸、心率和血压、血气指标、氧合指数等,并进行比较[2],再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利用呼吸机的治疗过程中,有3例严重损伤的患者,呼吸窘迫情况没有得到缓解,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另有3例患者的肝肾功能出现严重损坏,同时出现大面积感染现象,最终抢救无效死亡。患者抢救率为89.47%,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明显比治疗前减慢,PaO2由治疗前的(60±20.3)上升至(96±24.1)、PaCO2由治疗前的(39±10.6)上升至(47±15.0),SaO2从治疗前的(79.1±15.9)升至治疗后的(95.7±3.4),恢复至正常水平内其余患者脱机后呼吸无困难,无缺氧现象出现[3](P<0.05)。
表1 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
3 讨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由于肺泡及肺间质水肿导致的肺内气体交换不全,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紫绀、两肺广泛间质浸润等,主要的病理变化为肺水肿、透明膜形成以及肺不张,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因窒息导致死亡。且在该病的治疗过程中若没有采取合适的措施,患者的器官容易因供氧不足产生并发症,而过长时间的缺氧会导致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同时由于该病会使患者免疫力下降,极易出现感染现象,对患者的生命产生极大的威胁。通过外部器械的压力,强行将氧气与肺泡进行交换,以提供给患者氧气,维持患者生命,对一些危重患者,特别是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4]。
选择呼吸机进行治疗,可以利用器械的压力,对氧气与肺泡进行强行交换[5],使患者可以较为轻松的进行呼吸,达到延长患者生命的效果,在利用呼吸机治疗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相关参数的设定。在结束对患者使用呼吸机治疗进行撤机时要特别注意,杜绝出现突然断机的情况,要逐步减少通气量,使患者的自主呼吸功能得到发挥。
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经过治疗后PaO2、PaCO2的浓度出现上升、SaO2的浓度出现下降,心率和呼吸频率明显减慢,各个观察因子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各项指标恢复至正常水平内。这就表示使用呼吸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体征状况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可以进行很好的遏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该病预后差的特点,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综上所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呼吸机治疗,效果较为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值得我院进行临床推广实施。
[1]王正维,魏立平.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9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0):2240.
[2]陈丹,刘青涛,冯玉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分析与诊断标准商榷[J].中国呼吸危重监护杂志,2009,3(3):160-162.
[3]赵龙现,周佾龙,杨韶华.呼吸道灼伤合并ARDS的呼吸机治疗[J].河南医药信息,2001,9(13):25-26
[4]刘杜姣,朱运奎,王舒,等.呼吸机支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20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4):456-458.
[5]黄静霞,邓小明.急性呼吸窘迫征的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09,12(5):300-302.
R683.42
B
作者单位:026000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