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治疗及其并发症分析
2015-10-21张岩
张 岩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治疗及其并发症分析
张 岩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治疗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以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本院分娩的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产妇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并以同时期50例非合并子宫肌瘤的健康产妇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及并发症情况,以及观察组不同处理方式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纯行剖产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剖宫产和肿瘤剔除同时进行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术中出血量与剖宫产和肿瘤剔除同时进行的患者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的剖宫产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健康产妇,在行剖宫产时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性较好,具有可行性。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治疗;并发症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产科常见病症,子宫肌瘤可致使孕产妇出现多种并发症,影响着妊娠方式和妊娠结局[1]。本次研究旨在探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治疗情况,现将研究结果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本院分娩的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产妇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并以同时期50例非合并子宫肌瘤的健康产妇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
观察组年龄23—43岁,平均(28±2.3)岁,孕周 36—40周,平均(38±1.5)周,初产妇28例,经产妇22例;孕前检查B超检查证实合并子宫肌瘤17例,孕期B超检查发现28例,剖宫产发现肌瘤5例;单个肌瘤36例,多发肌瘤14例,肌瘤直径≤5cm41例,肌瘤直径>5cm9例,肌壁间肌瘤、黏浆膜下肌瘤、膜下肌瘤分别为27例、14例、9例。对照组年龄24—41岁,平均(28±1.8)岁,孕周36—41周,平均(37±2.6)周,初产妇30例,经产妇20例。两组在年龄、孕周等临床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及并发症情况,以及观察组不同处理方式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其中分娩方式包括阴道分娩、剖宫产,并发症包括妊娠期并发症和分娩期并发症,妊娠期并发症包括先兆流产、先兆早产、前置胎盘、胎位异常、肌瘤变性,分娩期并发症包括宫缩乏力、产后出血、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等[2]。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一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s)、[n(%)]表示,分别采用 t、X2检验,以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和剖宫产情况 观察组妊娠期和分娩期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此外,观察组行剖宫产的产妇有42例,占比84%,对照组行剖宫产的产妇有21例,占比4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子宫肌瘤处理方式 观察组42例行剖宫产的产妇中,剖宫产和肿瘤剔除同时进行的例数为17例,占比34%,其余均单纯行剖产,占比64%。其中,单纯行剖产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7.2±8.7)min,术中出血量为(210±30.7)ml,剖宫产和肿瘤剔除同时进行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1.5±7.4)min,术中出血量为(237±22.4)ml,两种处理方式的手术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表2 两组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良性肿瘤,根据肿瘤部位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肌壁间肌瘤、非肌壁间肌瘤两类,而非肌壁间肌瘤又可分为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子宫颈肌瘤等;根据肿瘤数量可分为单发性子宫肌瘤、多发性子宫肌瘤[3,4]。本次研究比较了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和健康产妇的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剖宫产率,发现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的剖宫产率、并发症发生率远远高于健康产妇,临床中剖宫产和子宫肌瘤剔除术同时进行一方面能避免行二次手术,减轻手术对患者的伤害,另一方面不会引起大出血等并发症,安全性较好,具有可行性。
作者单位:123100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1]金丽君.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治疗及其并发症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1):83-84.
[2]李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70例的临床治疗及并发症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0):17.
[3]唐璇霓,李可瑜.妊娠合并子宫肌瘤68例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4):3139.
[4]陆盛安.14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1):40.
R737.3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