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正规化 物质化 精控化
2015-10-21徐桂香
徐桂香
曾经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叫《神奇的“布克现象”》。布克原是法国的一名天主教信徒。1536年,因反对罗马教廷的刻板教规被捕入狱。由于他是一位钟表大师,入狱后被安排制作钟表。在那个失去自由的地方,他发现无论狱方采取什么手段,都不能使他们制作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可是,入狱前在自己的作坊里,他们能使钟表的误差低于1/100秒。起初,布克把出现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归结为制造环境的不同。后来,他们越狱逃往日内瓦,才发现真正影响钟表准确度的不是环境,而是制作钟表时的心情。这就是所谓的“布克现象”。 布克走出监狱,成为自由人,有了余裕的心境,他制作的表也就精准了。其实是自由的心最精准。布克现象证明了在过分指导和严格监督的地方,别指望有奇迹发生。同样教育也不需要严密的掌控、精密的规划,而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态,营造一份余裕的学习空间,提供一种充分发展潜能的可能。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亦是如此,需要自由,为何整天把孩子们关在室内死读书?为什么非要让孩子们读一些书?为什么一读书就要动笔墨,就要写读书笔记,就要写读书小报、就要完成老师们精心设计的“阅读作业”——过多“正规化”、“物质化”、“精控化”的指导只会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件很累的事,阅读不再是享受而是学生除了作业外的又一项重负,阅读已被功利剥夺了它所有的意义。
课外“阅读”指导中也要以生为本。生本课外“阅读”是以学生为根本的“阅读”,是学生唱主角的“阅读”。简言以概之,就是开展课外“阅读”中要做到关注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发展作为阅读的出发点。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体现以生为本,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转变自己的行为。那么,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如何转变教学行为呢?结合自己的实践,反思自己的行为,我认为教师在生本课外“阅读”指导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外阅读指导不要太“正规化”,让学生多一点自由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大脑的自然特性要求须在思考源泉处,即在直观形象中,首先是在大自然中培养他的智力,让思考能从直观形象转为对有关这个形象的信息的加工。如果孩子离开了大自然,如果孩子从学习的最初日子起就只感知词语,则脑细胞就会迅速疲劳,因而胜任不了教师给他的任务。”读书的场所不一定就在教室或阅览室,大自然其实就是一个最好的读书场所,给学生多一点随意、自由。
当一个个天真烂漫的面孔从幼儿园那欢快的世界来到小学时,我想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爱上我们的学校,爱上这儿的学习。但事实上,我们的一年级孩子,从开学时就是一星期五天,在教室对着黑板学习课本知识。对于一个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这种转变让他一时无法适应,或者对这种学习方式感到枯燥无味,逐渐产生厌倦。现实的教育功利性让人们淡忘了大自然这一位人类最杰出的老师。苏教版《孔子游春》里记述着春天孔子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的情景,游玩中孔子以水喻人,借自然使弟子领悟人生哲理,孔子正如水一般善施教化而不留痕迹。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应当尽量让孩子多呼吸新鲜的空气,于是春天和夏天他尽量不让孩子待在室内,带着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行走,在大自然里他给孩子们讲起了童话故事。孩子的思维最直观形象,在这样的环境中给孩子讲童话故事,孩子们的想象创造力得到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人类最初就是从自然中学习,今天我们为什么不把孩子带进自然呢?
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里,在桂子花开的秋天里,有时一群孩子围坐在草坪上,听老师讲着《安徒生童话》;有时一个班的孩子正在丰收的田野边朗诵着秋天的诗;有时三五成群的孩子正聚集在大树下谈论着《海底两万里》——这是何等的惬意啊!走出户外,蓝天下都是我们的书场,此时的学生他的思想和胸怀要远比在教室宽广得多,心灵充分地自由,尤其对于刚踏入小学的孩子来说,阅读是件多么舒服的事。阅读就是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阅读就可以沐浴在灿烂的阳光里,阅读能沉浸美好的想象中——在这样阅读环境中引领着他们畅游书的世界,感受书中的乐趣,这正是一举三得,享受自然,享受阅读,享受生活。将自然、阅读、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但使学生养成随处随时读书的好习惯,更激发他们对一切的好奇,对学习的渴望。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思想总是饱含着激动的情感,只要孩子领略到了语言的芳香,他的心就会激动。要到田野公园去,要从源泉中汲取思想,这种溶有生命活力的水会使你的学生成为聪慧的探索者,好学好问的人。”
只有在相对比较宽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进行高效地阅读,阅读不要太“正规化”,不在教室亦可读书,让学生多一点自由,这样的课外阅读学生一定会喜欢。
二、课外阅读指导不要太“物质化”,让学生多一点自主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阅读应该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不是负担。但是许多的读书活动却都蒙上了成人的功利色彩甚至官僚作风,“物质化”的阅读活动只会让学生越来越感到阅读负担沉重。
有些家长和老师联手规定孩子看什么书,有些孩子一看书就要写读书笔记以完成任务,有些孩子被家长强制长时间看书……
有多少人受得了刚想读书就要写多少读书笔记、读后感,更何况孩子。客观认识我们眼前的孩子,让他们简简单单地在自由中阅读,不要太“物质化”,让学生多一点自主,他们才能爱上阅读,感受阅读的快乐。
三、课外阅读引导不要太“精控化”,让学生多一点自觉
阅读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手段,是教育的核心,学校中几乎每一科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而将来学生走向社会,阅读仍然是重要的学习手段。所以阅读不仅要成为未来公民的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生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最终让他们独立的自主地去阅读,做到无师自通,这也是我们阅读指导的奋斗目标。
泰戈尔《飞鸟集》中有句话这样写道:“瀑布歌唱道:‘我得到自由时便有了歌声了。”它告诉我们只有自由才会快乐,否则,一个被禁锢的生命是没有快乐与美好可言的。自由、余裕、纯净、恬静,才是进入完美境界的最佳心境。以生为本的课外“阅读”就是追求这样的最佳心境,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松松绑,还给学生课外阅读的自由。
【作者单位:镇江市丹徒实验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