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2015-10-20张平马兴亮
张平 马兴亮
摘 要:选用登海605(DH605)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种植密度,连续2a研究了不同密度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DH605的农艺性状表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趋势,株高、穗位高均增加;植株抗倒伏能力降低,倒伏率和倒折率显著增加;夏玉米的产量随密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确定了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推广种植DH605最佳密度为67 500株/hm2,为夏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夏玉米;密度;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8-42-03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on the Yield of Summer Maize
Zhang Ping et al.
(Agricultural Bureau of Qihe,Qihe 251100,China)
Abstract:Aiming a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we used Denghai605(DH605)as experimental material and 6 planting densities treatment were set up.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oth plant height and ear height of summer maiz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planting densities increased.The ability of resistance lodging of summer maize decreased.The yield of summer maize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planting density,reaching a maximum value at 67500 plant /hm2.This study will contribute to the supply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high yield cultivation of summer maize in Qihe of Shandong province.
Key words:Summer maize;Planting density;Yield
齐河县地处鲁西北地区,常年种植玉米面积在7.33万hm2左右,单产和总产居于全省前列,自2002年以来,齐河县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线标兵”等荣誉称号。从2008年我县在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区开始推广种植DH605,目前DH605在齐河的种植面积达到3.33万hm2,成了齐河的主栽品种。
合理的种植密度是夏玉米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可以促进夏玉米群体和个体之间的协调发展,改善植株农艺性状,增加产量。过于追求高密度会导致群体空间闭塞,不利于通风透光,影响了植株正常生长,植株瘦弱,倒伏率和空秆率增加,最终导致产量降低。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夏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变化,旨在探索出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当地夏玉米的稳产增产提供可靠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本试验于2013年和2014年在齐河县刘桥乡车王村(36°40′40″N,116°37′00″E)进行,有机质16.28g/kg,碱解氮112mg/kg,有效磷18.6mg/kg,速效钾120mg/kg。试验于6月14日播种,10月2日收获。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2013年和2014年选用登海605(DH605)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栽培密度:52 500株/hm2、60 000株/hm2、67 500株/hm2、75 000株/hm2、82 500株/hm2、90 000株/hm2。小区长15m,宽4m,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肥料按12 000kg/hm2的产量水平施用纯氮300kg/hm2,P2O5 120kg/hm2,K2O 240kg/hm2;氮肥为尿素(含N46%),磷肥为过磷酸钙(含P2O517%),钾肥为氯化钾(含K2O60%)。氮肥分别于拔节期施入40%,大喇叭口期施入60%,磷肥和钾肥于播种前一次性施入。玉米生育期内按高产田管理措施进行。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抗倒性能调查 在夏玉米吐丝授粉后15d,连续测量20株夏玉米植株的株高、穗位高,并于成熟收获前调查倒伏率和倒折率。
1.3.2 穗部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 于夏玉米成熟收获前调查田间植株的空秆率、双穗率,计算单位面积内穗数。
1.3.2 测产和考种 每个小区随机取30个果穗自然风干,调查穗长、穗粗、秃顶长、穗行数、行粒数和千粒重。产量(kg/hm2)=有效公顷穗数(ears/hm2)×穗粒数×千粒重(g)×10-6×(1-含水量%)/(1-14%)。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密度对夏玉米株高、穗位高、倒伏和倒折率的影响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13年在52 500~90 000株/hm2的密度范围内株高和穗位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种植密度高于75 000株/hm2时不同种植密度处理间株高和穗位高无显著差异;当种植密度不超过60 000株/hm2时夏玉米植株并未发生倒伏,高于此密度后夏玉米植株的倒伏率和倒折率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即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增加种植密度导致株高和穗位上升,降低了夏玉米的抗倒能力。2014年的试验结果的变化趋势与2013年相同。
2.2 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空秆率和双穗率的影响 以2013年为例,由表1可以看出,在52 500~90 000株/hm2的密度范围内,随密度增加夏玉米植株的空秆率呈增加趋势,且当密度不超过67 500株/hm2时植株的空秆率为零,而双穗率呈降低趋势。2014年的试验结果的变化趋势与2013年相同,在2a中,相同密度条件下相同指标之间的差异,可能是由不同的气候条件造成。
2.3 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穗部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夏玉米果穗长度缩短,穗粗变细,秃顶长增加,穗行数和行粒数明显降低。2014年的试验结果的变化趋势与2013年相同。
2.4 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在52 500~90 000株/hm2的种植密度范围内,随种植密度的增加DH605穗粒数显著减少,千粒重显著降低;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时夏玉米果穗的穗粒数最多,低于或超过该密度时穗粒数均显著降低,而千粒重在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时表现为最大。另外,由表3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种植密度条件下,DH605的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最大产量出现在当密度为67 500株/hm2时。2014年的试验结果的变化趋势与2013年基本一致,但要低于2013年的产量结果,这是由于2014年在夏玉米收获前期,连续的阴雨天气导致该地区发生了青枯病,千粒重降低,产量下降。
3 讨论与结论
种植密度是影响夏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夏玉米 “一增四改” 高产栽培措施的提出为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提高产量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过于追求高密度会导致群体空间闭塞,不利于通风透光,影响了植株正常生长,植株瘦弱,倒伏率和空秆率增加,最终导致产量降低。杨世民等[1]研究表明,玉米种植密度超过一定范围后继续增加会导致个体植株缺乏营养,株高会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当夏玉米群体过大时,个体间竞争激烈,茎秆变细变弱,抗倒能力降低,穗位高的上升进一步提高倒伏的风险[2-3]。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夏玉米的株高和穗位均有明显升高,但当超过67 500株/hm2后增加不再显著。
合理密植是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提高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能够使夏玉米在单位面积上获得最大产量[4]。有研究认为,从低密度增加到中密度时,夏玉米株数增加幅度大于单株产量受密度影响减少的幅度,所以中密度的产量大于低密度的产量;从中密度增加到高密度时,夏玉米株数增加幅度小于单株产量收密度影响减少的幅度,所以高密度的产量小于中密度的产量[5]。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2a的数据显示,相同条件下在齐河县种植DH605的最适密度为67 500株/hm2,该密度下供试品种的产量最高。该试验研究结果为DH605在我县的高产栽培和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世民,廖尔华,袁继超,等.玉米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12(4):322-324.
[2]星耀武,王慷林,史新海,等.不同株型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5,13(4):92-94.
[3]Duvick D N,Cassman Kg.Post-green revolution trends in yield potential of temperate maize in the North-Central United States[J].Crop Science,1999,39:1622-1630.
[4]刘伟,张吉旺,吕鹏,等.种植密度对高产夏玉米登海661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1,37(7):1301-1307.
[5]李春奇,郑慧敏,李芸,等.种植密度对夏玉米雌穗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2):2435-2442.
(责编:张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