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的哲学新解
——从管理哲学的视角看自媒体
2015-10-20孟翀
自媒体的哲学新解
——从管理哲学的视角看自媒体
孟翀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任
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发布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对其严谨地定义为:“We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简言之,即公民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国内著名新闻传播学者喻国明也把自媒体形象的比喻成“全民DIY”,简单地说就是自己动手想做就做,没有专业的限制,每个人都可以DIY出表达自我的产品,开放性极强。
追本溯源,自媒体乱象出现之必然性。互联网进入中国20年来,自媒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带来的便利与贡献有目共睹,但随后却出现了令人堪忧的乱象。几千年前,老子对事物的发展规律做出详尽的研究,道明了事物发展的原因和动力:“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历来学者对这句话的解释有两种观点:一是说矛盾的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二是说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循环往复。胜败、巧拙、轻重、进退、攻守、荣辱等一系列矛盾,都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孤立存在,须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在网络的大环境下,自媒体是其中的一份子,就如人对于整个世界,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自媒体发展迅速势态良好的情况下,相伴而来的必然是其发展所带来的乱象,而这种乱象从某方面来说也就是自媒体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媒体良好的发展下去呢?由于“反者道之动”的大道是无法违背的,及永远保持某种状态是几乎不可能的,那么就要在“弱者道之用”上下工夫来研究。避免这种乱象,就要保持“柔弱”,这是解决的良方,“反者道之动”,其实是告诉我们事物正在向另一对立面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做好自己该做的,一步一个脚印、得意不忘形,否极还能泰来。
“见利思义”:媒体人的价值取向。赢得关注度、获得高点击量和转发率,甚至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已经成为网络时代人们追逐的目标,对这些数字上的关注导致媒体人忽略了新闻本身的真实性。2015年2月5日,一条关于新加坡总统李光耀病逝的消息在各媒体平台上推送,并且自媒体间的转发量也很惊人。但随后证实这是“乌龙事件”,之后又开始疯狂流传致歉声明。这种不经证实随意转发,追求新闻的速度,发生之后就马上报道,争先恐后想做第一报道人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信息失真现象的出现。本身既作为受众又是自媒体人的个体较专业新闻人缺少对信息真伪的辨别能力,再加之盲目性,这种现象的出现便不难理解了。但不管目的是什么,作为个体,人的基本价值取向不能丢失。孔子曾为世人提出过“义以为上”的立身行事道德准则。孔子承认对于物质的追求是人之常情,但强调这一追求必须符合“义”,用“义”来克制私欲。在自媒体传播虚假消息的时候,作为媒体人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种信息的发布有没有违背“义”,满足了这种“义”上的准则,在接下来利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虚拟网络匿名开放,媒体人之“三达德”。
猫扑网首创过一种搜索方式叫“人肉搜索”,就是拿出少量的信息,发动网民的力量去搜集更多的信息。但“人肉搜索”涉及到了个人隐私以及舆论审判,所以网络匿名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对于“网络的匿名性问题”,美国学者Hayne和Rice认为,互联网匿名性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技术匿名性,一类是社会匿名性。技术匿名性是指在交流过程中移除所有和身份有关的信息。社会匿名性则指由于缺乏相关线索,而无法将一个身份与某个特定的个体相对应。我们接触最多的是技术匿名性,自媒体的登录需要注册,要填写的用户名往往都是用户的网名,而非真实姓名,这种现象无疑是对匿名无言的支持。虽然自媒体用户受教育程度不同,政治文化素养类型复杂,地域性也很广,但媒体赋予大家的权利是一样的,这就使一些传播者利用匿名肆无忌惮的制造信息垃圾,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其精辟的比喻显现出匿名的隐蔽性,在发布消息时,人们似乎有了双重保护,一面大喊我是公民,我有言论自由,一面匿名大胆地批评指责他人,少了后顾之忧的同时发泄了自己情绪。虽然匿名的评论会真实准确地反应媒体的真正想法与需要,但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优点。儒家有“三达德”的思想,孔子在《论语》中,曾3次将“智”“仁”“勇”三种美德视为构成君子人格的三要素,“三达德”是一个以“仁”为核心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整体。“智”若要离开“仁”,就会迷失方向而流于恶,“勇”离开“仁”,势必成为背义之勇,在“智”和“勇”之间,只有两者互补,方能成为智勇双全之人。努力寻找“三达德”与受众者的结合点,也能为媒体人塑造人格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自媒体人首先要有“智商”,这里的“智商”包括知识、能力、智慧3项。其次,自己要对新闻时间有的独特视角,具有知识的深度,也要懂知识的广度,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通才;受众者在读取信息时也要有自己的辨别能力,当今是数据的时代,要善于取舍,才能有得,这样才能保证传播内容的权威性。再次,“情商”也很重要,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善待他人的情绪,不要盲目跟帖转发;最后“德”要求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兼备“勇”,勇于自我批评,勇于说真话。在现代社会更需要从“智”“情”“德”“勇”四位一体的角度,去构建自媒体人和受众者的人格。
监管力度,“无为”的理想境界。在传播者和接受者可以互相转换的自媒体世界里,任何自媒体人都可以成为受众,任何受众也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发布消息。这就意味着发布的有害信息,不仅对其他受众是一种伤害,对自身也是一种无形的影响。自媒体的监管人角色相对主流媒体监管人要弱很多,这种严重的缺失现象对自律意识不强的自媒体人无疑是种姑息,使他们对制造垃圾信息甚至违法信的严重性毫不在乎。众多人在批评监管不到位的同时,要说监管不是重点,只有刑罚和权力,越治越乱的现象的案例已经数不过来了,在当今主张人权的和谐社会,那种“以刑去刑”“君权至上”的思想显然已经不合适。而道家的“无为而治”就显得合理得多,从管理哲学的角度看乱象,主要就是遵其道;以不变应万变,以变应变;加强宣传。自媒体出现乱象,首先反映出来的一定是最实际的问题,想要管理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注意其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过程中必须顺应自然规律、社会个人规律。以不变应万变,以变应变的原则。不变是规律,万变是指具体方法。最关键还是要把“道”深入民心。
自媒体出现乱象,首先反映出来的一定是最实际的问题,想要管理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注意其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过程中必须顺应自然规律、社会个人规律。以不变应万变,以变应变的原则。不变是规律,万变是指具体方法。最关键还是要把“道”深入民心。
对自媒体“和而不同”的认识观。纵观网络的发展,自媒体是一个新生事物,褒贬利弊不应成为关注的重点,构建和谐社会才是方向。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不仅仅是区分小人和君子的标准,更是教给我们一种看待事物的认识观。儒家推崇“礼”“信”的待人之道,老子深信“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庄子道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老子深信无为,庄子偏重自然,与孔子的仁义礼智互补不足。发展要纵观全球,但始终要报以中国情怀,努力探寻和思考。让自媒体发挥本身的正能量,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出其应有的力量。而对于自媒体人和受众,就像德尔菲神庙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只有真正认识来自内心的声音而不是靠别人约束;惟有从自己内心产生出来的才能真正拥有智慧;只有对象本身有自觉约束性,才能以一个健康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